两当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甘肃陇南 7424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建筑项目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并且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做好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能够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全面、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但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同时有利于施工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保障安全施工的重要途径。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工程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提高;工程质量
1、新形势下提高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首先,施工现过程中施工原材料的管理问题,因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建筑材料的管理不严格,使施工材料出现破损、质量不达标、以不合格材料充当合格材料的现象,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其次,在建筑工程量的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施工单位急需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而具有准也的施工技术人们并不多,这就不由得施工单位降低施工人员准也要求,聘请一些准也技能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施工,因此降低了施工的质量;最后,在施工解析设备管理的问题上,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合理化管理,才能够使机械设备得到有效的利用并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年限,但很少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减少机械设备检修次数,导致机械设备因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而出现了故障问题,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
第一,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应用不能因地制宜,不同地域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有所不同,如沿海地区与内陆西北地区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就有所不同,在沿海地区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由于地质松软,必须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所使用到的技术为软土施工技术;而内陆西北方很多地区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由于地质坚固,基本都不进行软土地基工程施工,所以也就使用不上软土施工技术。但部分施工人员就会按部就班、张冠李戴,将适用于南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北方建筑工程施工中,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和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第二,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这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技术落后,没有接触和学习到新的施工技术,也没有机会接触使用到先进的施工设备,从而影响了施工进度。
1.3、技术质量方面的问题
技术质量直接关系建筑工程质量,也就是技术质量越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越高,相应的整体工程质量就越高,也就越能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所以技术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直都得到了高的重视。但是近几年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的建筑要求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建筑工程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了,这就意味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新型施工技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含量为目的,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新形势下提高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强化质量意识
加强施工图会审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提高施工质量重要性,并提升到制度层面。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加强对提高施工质量必要性的宣传力度,引导全员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并渗透到施工活动当中。管理者要从自身做起,加大施工管理力度,切实消除质量管理形式化问题,还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人员质量意识,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工作,避免停工、返工现象,最大限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工程质量。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在施工前,应加强对施工图会审。会审时,要组织领导、设计及监管人员,认真对施工图细节进行会审,及时发现问题,并充分把握各项设计,为施工活动有序开展提供支持。同时,还要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管理,针对工作内容、技术选择等要做好记录备案。工程完工后,将上述资料提交给专业人员,为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定评定质量。不仅如此,对于工程后续维修和管理,也能够查阅有关资料,从而促使建筑工程综合效益有效发挥。
2.2、实施质量预控
建立质量体系质量预控是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采用事前技术、管理措施加以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质量预控主要涉及质量计划、防治及防护计划等多项内容,通过预控,就方法上,能够做到方法可行、管理严密等目标,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隐患。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也要围绕有关标准,及时更新和完善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在实践中,针对质量体系的建设,要考虑到组织机构、程序等多项影响因素,使得各个部分能够相互协调,从而为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不仅如此,为了确保质量标准发挥作用,企业每年要对各质量职能部门进行审核,通过运行、审核等,确保质量体系能够有效发挥指导作用。
2.3、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人员素质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要综合企业内外部情况,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加大对市场动态化监督力度,不仅要及时优化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还要创新管理制度,为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避免质量、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施工人员是施工质量提升的核心,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对此,企业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根据人员工作形式就特点,进行层次化培训,侧重对施工人员最新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并进一步优化人员知识结构,强调施工人员对先进施工工艺的掌握,提高施工的有效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施工管理工作当中。
2.4、加大监督力度
落实工程验收构建合理、多层次工程项目施工监督体系,能够高效解决质量问题,减少对工程质量的过度干扰。施工企业要突破传统管理理念,根据新时期建筑工程的特点、性质等,优化并创新监督管理方法,如采用随机检查方法,在制度规范下,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针对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要予以指正,确保施工质量。或者实施责任制,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员身上,明确人员权责,引导他们能够在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动态管理。不仅如此,还要实施奖惩制度,针对违规操作的人员,要根据其对工程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相应的惩罚,警示其他施工人员。而对于那些遵守施工制度的员工,施工企业要给予一定奖励,做到奖惩兼具,通过调动人员积极性,提高工程质量。再者,工程项目竣工后,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验收,核对施工图纸与各项数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监管,保证各项工作形成一体,促进工程有力有序的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各个因素环节价格的变化情况以及具体施工的设计修改情况,及时对工程造价展开有效的管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理念的有效落实,而且还能够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戎小虎.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7,(23):238.
[2]孙健峰.浅谈建筑施工管理中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7,(22):269+271.
[3]黄灿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江西建材,2017,(20):291+294.
[4]樊海涛,葛学军,张健.关于提高工程质量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110.
[5]秦峰.浅析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04):8-9.
论文作者:李惠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