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伦精神病人疗养院 黑龙江绥化 152300)
【摘要】目的:观察家庭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疗效。方法:对80例曾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人,对照组40人。结果:在出院6个月、12个月、18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庭心理教育是病人预防复发,促进心理康复,提高康复疗效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家庭心理康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中图分类号】R74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211-02
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是复杂的,有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因素等,近年来有关家庭及社会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心理教育就是把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教育纳入治疗过程中,向家属传授有关精神疾病及康复知识。为此,我们对80例曾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出院后的家庭康复进行了跟踪调查,进行了病人再住院率和病人、家属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80名患者均为2012年~2015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R)诊断标准[1],经系统的住院治疗,达临床痊愈出院,以随机抽样原则,抽40名作为观察组,剩余4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及家庭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家庭结构、文化层次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的家属只在出院时交待定期来院复诊,不能自行停药等一般性帮助解释工作,而观察组患者家属则对其制定有计划的措施:(1)定期召开家属联谊会,在出院后第3、6、9月进行集体授课,传授有关疾病和康复知识,如何识别药物副反应及应对方法,维持用药及预防复发。(2)利用家属来院取药的时间与家属单独交谈,根据病人近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指导,了解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结合家庭情况讲授生活特点和交往方式,调整家庭交流方式,改善家属的过高期望,协助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落实维持治疗,解决一些具体困难。(3)提供对患者各类病态行为非适应性行为的应对策略和技能,提高照料质量及水平,促进病人康复。
2.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再住院率比较 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再住院率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再住院率比较,观察组再住院率为11/40(27.5%),而对照组再住院率为27/40(67.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
随访观察一年,发现观察组94%的患者报告出院一年来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有改善,80%患者主观生活满意,76%认为提高了他们应对应激与参与社会交往的能力,78%提高了参与家庭内外的社交能力,一半以上有户外娱乐活动,包括散步、游泳、大多数业余时间看电视、听收音机。而对照组患者和家庭生活质量各项均明显低于观察组。
3.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在易感素质和环境中的不良影响、生活中的应激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病人生活环境,及时解决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急慢性应激,对康复期病人给予家庭心理教育十分重要。家庭心理教育能有效降低家庭成员中“高情绪表露”的水平,减少过分的批评指责或过分保护等不利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同时还要向家属介绍有关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知识,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通过讲解疾病发生的相关科学知识,减轻家庭成员的内疚感和罪恶感,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提供对患者各类病态行为和非适应性行为的应对策略和技巧,提高照料质量和水平[2]。
3.2 精神疾病不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常常造成患者家庭成员的负担,长期的日常生活照料责任落在家庭成员身上,给家庭照料着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作为精神病人心理与社会康复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高低既受病人疾病与治疗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病人疾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因此,应指导精神病患者家属鼓励病人广交朋友,拥有私人物品和享受个人生活,充分建立与社会、家庭成员及周围环境的接触,制定合理作息时间,使其生活规律,每天给病人安排一系列有益的生活活动和工作。如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及家务劳动,搞好个人卫生,重新培养社会技能、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及进行体育锻炼,纠正住院给病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病人真正达到预防复发,促进心理康复,提高康复疗效,使整个家庭生活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2]王善澄.实用康复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83-111.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患者论文; 家庭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病人论文; 家属论文; 心理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