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入产出论文,产业结构论文,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分工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因此也决定了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是中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2004年“两会”上,温家宝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2月15日,“中部崛起”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和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中原经济区等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展中部的决心和举措进一步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资源配置效率大为提高。但同时,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仍处于发展之中,还远未成熟与完善,尤其是各地区间产业结构相似性大,产业合理化水平还不高,产业高级化程度还不够。因此研究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产业的转移与升级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通过总结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分析产业的演变规律,并用主流经济学来解释,可称之为自然演化型产业结构变迁研究;另一种思路是基于工业化国家经验来分析政府如何通过产业政策加速实现产业升级,快速实现本国工业化,可称之为政府干预型产业结构变迁研究。孟昌(2012)在《产业结构研究进展述评》中把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归纳为四个方面:(1)产业结构与经济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主要探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如郭克莎(1996)、周振华(1995)、刘伟和李绍荣(2002)、张军、陈诗一和Jefferson(2009)、郑若谷、干春晖和余典范(2010)等人。(2)产业间的区域分工与产业聚集。主要关注中国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转型、产业聚集和产业的区域转移等方面。如陈淮和江林(1996)、卢中原(1996)、吕铁和周叔莲(1999)、江世银(2004)、范剑勇(2004)、路江涌和陶志刚(2007)、王业强和魏后凯(2007)等。(3)产业政策。研究如何通过产业政策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成长和经济发展。代表人物有江小涓(1991)、陆铭和陈钊(2006)、周叔莲等(2008)、何德旭和姚战琪(2008)等。(4)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的产业结构。主要探索关于自然资源供给短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如张岩贵(2004)、江小涓(2005)、金碚(2005,2008)、刘伟和蔡志洲(2008)等。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有效促进了我国产业理论的发展。 关于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研究,张占东(2005)分析了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彭道宾、彭地(2005)分析了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崛起之策;钟新桥(2005)则分析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依据其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丁建军(2007)研究了优势产业集群与中部崛起的互动关系,认为走集群发展之路是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可行途径;刘洋、罗建敏、王健康(2009)分析了中部地区经济“塌陷”的原因,指出中部地区应该建立区域合作机制,通过六省联动,引导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来塑造区域整体优势,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这些研究在探索中部经济崛起方面提供了可能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但是缺乏实证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比如产业结构的趋同性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地区的优势产业究竟是什么,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如何量化,等等。基于此,笔者利用2007年中部六省的投入产出表以及各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资料,通过各种投入产出系数来比较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对中部六省产业结构进行全面比较。 三、产业关联系数 分析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统计指标有很多,最基本、最常用的主要有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这里我们主要用区位商、中间投入系数、影响力系数等指标。 (1)区位商。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k地区i部门的区位商;表示k地区i部门的产出指标,n为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数,N为地区数。其含义是:当大于1时,表明k地区在i行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否则不具有比较优势。 (2)中间投入系数(率)。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也为直接后向关联系数),即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活动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产业购进的原料和服务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它从各产业部门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角度反映了他们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诱导作用。中间投入率小,表明该产业对上游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 其中代表第j部门生产中直接消耗第i部门产品的价值量,为第i部门的总投入,为直接消耗系数。 (3)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代表k地区i部门总产值的比重,代表全国i部门总产值的比重,m代表地区数,n代表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数。相似系数取值在0~1之间,相似系数越大,表明这个地区与全国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反之则反是。 (4)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系数。影响力系数大于1,则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越大。 (5)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四、实证分析 (一)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现状 由表1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2.41%(这里总量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从地区生产总值看,河南位居全国第5,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但是人均生产总值相对靠后,略高于江西、安徽两省。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是湖北,达38572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中部各省份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有明显差距的。从产业结构看,中部六省差异较大。第一产业湖南最高(13.6%),湖北次之(12.8%),山西最低;第二产业河南比重最高,达到56.3%,其次为山西(55.6%),湖南最低,只有47.4%;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30%,湖南、湖北第三产业发展较好,但是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6%)。从“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中部六省普遍发展态势良好(山西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南发展最快,其次是湖北。 (二)区位商分析 一般来说,市场份额较大的产业就是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反映了市场对产业(产品)的认可程度。但是由于中部六省经济规模的差异较大,直接比较市场占有率是不能客观反映各地区的优势产业的,因此这里我们用区位商来分析各地区的区位优势①。 从中部六省的区位商计算结果(表略)可以看出各地区的优势产业以及产业优势的区域分布状况。从行业看,在六省中,区位商最大的是山西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0.74),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与山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分不开的。其次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3.24)、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3.1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8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78)、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6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6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50),区位商均超过2.5以上,并且绝大多数行业属于制造业,说明中部六省同全国相比,在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工业发展和基础较好,同时我们也看到,绝大多数行业集中在资源性行业领域,这固然说明了中部六省的资源优势,但是这些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其产品的竞争优势更多来自自然资源的可供给性,这些资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的,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要长期保持这种优势是很困难的。中部六省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从各省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各自的优势产业。比如河南、山西两省,其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河南区位商前10位的除了农业和住宿餐饮业外,都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河南是农业大省,但是我们看到农业的地区优势远不及其矿产资源优势,在河南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其他省份有明显区别的是湖南省,其区位商前3位的分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7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50)、农林牧渔业(2.1),这与湖南的产业结构是相称的。湖南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区位商前10位中第三产业占6个,湖南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农产品也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三)中间投入率分析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中间投入率的上升是普遍规律②。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同时生产的再加工程度加深,技术进步使得资本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程度大大增强,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发紧密,由此导致中间投入增加,使得中间投入率也不断上升。 我们利用2007年各地区投入产出表计算了30个地区的总体中间投入率。从计算结果看,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中间投入率普遍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中间投入率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间投入率最低为53.9%(内蒙古),最高为71.8%(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地中间投入率均超过68%,新疆、黑龙江、广西等地中间投入率均在56%以下。 中间投入率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经济发达的省市,其中间投入率也相对较高,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经济不发达的省市中间投入率较低,如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等。人均GDP贵州最低为6915元,上海最高为66367元,二者相差近10倍③。二者关系如图1所示。 由于二者关系是非线性的,这里我们建立简单的回归方程描述二者的关系: 图1 各地区人均GDP与中间投入率散点图 括号里的值为估计的标准误,可决系数为0.525,回归系数t检验值为5.5333,F检验值为30.9500,伴随概率为0,方程具有统计显著意义。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结论。 从中部六省分行业的中间投入率看④(见表2),相同的规律依然起作用。中部六省制造业中间投入率普遍较高。这里我们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从产业看,第一产业中间投入率较低,在38.2%~45.9%之间波动;中间投入率高的大都集中在第二产业里,大多数超过60%,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中间投入率波动较大,最低只有11.8%,最高达68.3%,说明各行业发展极不均衡。从地区看,河南和山西表现出资源性省市特点,两省中间投入率最高和最低是一致的(均为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和房地产业),湖北和安徽也表现出类似的一致性(中间投入率最高、最低行业均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废品废料业)。同时在第二产业里,河南中间投入率差异最小,其燃气生产供应业中间投入率最高为80.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最低也超过50%;安徽中间投入率差异最大,最高最低相差80个百分点。中部各地区之间的这种差异除了受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外,产业政策也是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之一。 同时,我们把各地区和全国平均中间投入率进行比较(见图2),从图形上看,六省中间投入率与全国中间投入率在总体走势一致情况下,犬牙交错在一起。为了进一步比较各省中间投入率的相似性,我们计算了他们的相关系数(见表2),可见中部六省与全国分行业的中间投入率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河南与其他中部省份相比相关性更强一些(相关系数最低为0.722),这可能与河南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有关,从前面分析我们知道河南第二产业份额高达57%,而第二产业中间投入率又普遍较高,从而导致了这一结果。进一步我们计算了产业相似系数,根据计算结果,我们看到山西、河南等资源性省份与全国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其他四个地区则与全国产业结构相似程度高⑤。 (四)产业关联分析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同样是分析产业前(后)向关联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进一步对他们进行分析。 从影响力系数看,六省影响力系数最大的行业分别是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湖南,1.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江西,1.39)、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安徽,1.3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河南,1.2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湖北,1.2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山西,1.43)。其中,河南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有24个部门,湖北有23个部门,山西有21个部门,湖南有20个部门,江西有20个部门,安徽有21个部门,基本上一致,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制造业中,说明制造业对各省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产业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说明农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小于平均水平。第三产业行业分布差异较大。湖北第三产业中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有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安徽两个,江西、河南三省第三产业中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均为1个,山西第三产业中则没有一个行业影响力系数大于1。 从感应度系数看,各省行业差异明显。其中感应度系数最大的是山西的化学工业(4.02),其次是湖南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03),江西、安徽该行业感应度系数也是各自的最大值,河南、湖北感应度系数最大的行业相同,是化学工业。湖北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最多,达17个,其次是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和山西。各省除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感应度系数较大外,其他感应度系数较大的行业大多集中在制造业中。我们注意到一些基础行业,如农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等,它们受其他产业需求的感应度较大,也反映这些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瓶颈制约作用。同时我们看到研究与试验发展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感应度系数很低,大多在0.4~0.5左右,说明这些行业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互动关系,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图2 中部六省中间投入率折线图 根据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大小可以将各产业分为四类,即赫希曼判别标准。我们对六省情况进行了交叉分析,列出了各省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的行业(见表3)。我们可以看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还是有很多相同行业的。这进一步说明各省产业结构相似程度高,而且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山西由于资源优势与其他省份有所区别),重复建设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从全国范围还是地区看,产业结构的这种分布都是不利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 五、结论及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1)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具有较高的趋同性,同时也受资源禀赋影响。从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等方面我们都可以清楚得出这一结论。山西由于其煤炭资源优势使得其产业结构表现出不同特点,河南省产业结构也受其资源影响较大,安徽、江西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同时各省的优势产业也具有较多共性,大多集中在制造业中,进一步说明中部六省之间的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这也是各省产业结构相似的原因,当然这里有行政区划所造成的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2)从中间投入率看,中间投入率高的大多是制造业。第一产业中间投入率较低而且变化小,第三产业各行业中,中间投入率差异较大,尤其是湖南省,其第三产业发展在中部六省中具有明显优势。总体说来,经济发达的省市,其中间投入率也相对较高,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发挥地区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中部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各异,因此,各地区在调整产业结构时,需要在充分考虑到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产业政策前提下,结合地区实际对本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虽然各地区之间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竞争和合作关系,但是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是有差异的,应该扬长避短,避免产业过度竞争,加强地区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探寻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努力形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双赢和多赢局面。 (2)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整体看来,中部地区服务业相对落后,传统服务业占有较大份额,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不能很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要求。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也看出,各地区起主导作用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方面,这正是由于各地区过于重视地区生产总值的总量和发展速度的结果。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进一步融合,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3)加强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中部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和淡水资源,是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地。因此各地区在积极发展新型产业时,也应该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革和升级,如加快铁路干线的建设,形成更为便利的交通优势,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作用,并积极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将沿江平原和湖区建设成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①这里我们计算区位商是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的。更为科学的是直接比较六省之间的区位优势。 ②李善同、钟思斌(1998)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的解释,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可参阅参考文献[8]。 ③这里我们是以截面数据来说明中间投入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主要是因为我们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东中西三大地带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从高到低的三种不同阶段,因此基本上可以说明问题。当然,更精确的应该是看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中间投入率的动态序列。笔者(2012)曾经针对河南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④由于湖南、安徽、江西三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石油天然气行业中间投入为0,因此我们把这三省数据0.9284合并成41部门投入产出表来进行分析。下同。 ⑤这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利用上式(4)计算的,和这里的相关系数定义不同,因此这里没有给出显著性检验,但是从计算结果看,相似程度还是很高的,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十分明显。同时应该注意的是,结构相似系数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计算的。因此,严格说,结构相似系数反映的是某地区产业结构与全国相近。标签:区位商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河南经济论文; 山西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安徽崛起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湖南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