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杰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吴川供电局 524500)
摘要:为了提高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性能,论述了多级级差实现配电网继电保护配合的可行性。分析了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情况下级差配合的适应范围。给出了多级级差保护与配电自动化协调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策略的配置原则,讨论不具备多级级差保护配合条件时的处理和分布式电源接入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电网多级级差继电保护配合是可行的,可以实现用户故障不影响分支,分支故障不影响主干线。即使安装了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情形仍然有一部分区域具备级差配合的条件。配电自动化与继电保护协调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故障处理性能。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短路电流;故障定位;健全区域供电恢复
1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概念综述
1.1继电保护的意义
当电力系统中有故障发生时,继电保护装置要能够迅速地判别出故障发生部位并采取切断隔离措施,保证电路中其他设备和元件不受影响。执行动作要力求准确、可靠,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故障可能带来的危害性后果。一般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根据瞬时电流的大小来进行判断,这种方式被称为电流速断保护,当瞬间通过电流量超过电路设定值时电路会被迅速切断。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要具有一定灵敏性,这种性能指的是电路中各种设备或线路本身发生故障或者处于不正常的运行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做出保护措施的反应能力。若继电保护装置灵敏性合格,就能够在故障发生时按照初始设定的动作口令执行正确反应动作,不会因为故障位置和类型出现偏差,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对最大运行方式之下三相短路的情况执行正确反应,并且在最小运行方式之下也能够对过渡电阻的两相和单相故障做出正确反应。
1.2配电自动化的意义
所谓配电自动化,即利用主站进行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监控范围覆盖馈线,整个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计算机控制、通信设备与电子自动开关设备。应用这一系统能够更好地完善系统自动化水平、实现长距离监控配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对配电工作效率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并且还能够对配电事故进行预测。在系统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例如箱式变电自动化、环网柜自动化、开闭所自动化、馈线自动化等等,能够与外部系统建立稳定链接、实现馈线自动化FA和采集信息压ADA。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使用继电保护提升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的可行方法
2.1利用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相配合处理故障的相关理论
当供电过程中显现出一些问题时,以上的两种保护方法都能根据具体的安全漏洞或是故障区域传送出报警信号,以便于管理者进行及时消除隐患,最终实现保障配电任务的效果。其中,在故障发生产生的当时,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可以将故障点迅速找出,同时做好精确的定点,并及时分割开故障区域,以此避免故障段对其他正常段造成的影响。而继电保护的装置则可让配电网与配电设备能够互相脱离,同样达到维护的功效。二者虽然在具体处理方式上面存在差异,但所获得的保护目的却有着共通性。
2.2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相互配合处理故障的方法
将二者共同结合起来的处理方法,可由线路类型的不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简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当隐患、故障处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干线位置时,技术人员首先应当对故障类型做出判断。在出现故障问题时,断路器可以通过自动跳闸的方式对故障区域的电流进行切断,再经过一段时间后,断路器又可以恢复供电线路的照常运行,这种情况通常被判定为暂时性的配电网故障。如果经过延时后,断路器没有自行进行恢复,而是仍旧保持跳闸状态,则这种情况则应被认为是永久性的配电网故障。继电保护的装置可以令配电网与其他电力设备相互脱离,当出现暂时性的配电故障时,技术人员可将馈线终端所反馈的异常信息做好认真记录。供电系统中的开关馈线设备终端往往会对其自身状态进行持续的检测并逐一记录,因而技术人员要对其最终的功率数值、电流电压等相关参数进行查看。技术人员也可对电量展开观察并模拟出相关参数内容,或者通过查询参数,实行相关的遥控操作。而当其出现永久性的配电网故障时,线路的终端馈线可以将反常的信息内容传送至DMS系统,而主站点DMS系统也会对终端内容进行定时轮询,并将信息及时存储到数据库中,做到数据的不断更新。另外,这些数据还可以利用显示器进行呈现,通过对供电开关的遥控指挥,也可以对其运行方法进行改变,实现最终恢复供电的目标。当故障出现在分支线上或在用户家中时,也同样需要对故障类型展开判断。在故障区域周围的分支线上,断路器或者是用户断路器,出现了立即跳闸的情况,并瞬间切断电流供应。要是该位置恰巧出现在架空的线路上,则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合上的被认定为暂时性的配电网故障,反之则应为永久性的配电故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供电系统中设置者经常会将断路器用作馈线开关,这样当隐患、故障出现时,距离故障位置最近的断路器则可以隔断故障区域电流,进而减少故障对于整条线路的不利影响,但在现实操作中,却容易出现由各级开关配合失误而造成越级跳闸或多级跳闸的问题,并且这种设置方式也给暂时或永久的故障性质判定也带来巨大困难。据此,供电企业也会在用电居民的支线口附近布设带有单相接地与过电流储能功能的跳闸开关,以此满足主动对用户的侧位故障进行隔绝的目的。使用继电装置的目标在于让相关设备、元件免于故障损害,而这种维护作用又主要通过相关的电力设备与配电网互相脱离的方法而达成,由此,在面对永久性的配电故障时,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故障区域周围开关,完成非故障区与故障区系统间的互相隔离,以恢复正常区域的配电。此外,在对任一项具体故障进行处理时,技术人员都应当将相应的处理、维护信息记录下来,为以后的管理维护工作提供依据。
3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互相配合对于处理电网故障的意义
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相互配合的方式对处理配电网故障有着多方面的意义,简要来说包括了以下几部分内容:对配电系统的正常供电工作起到维护作用。这种利用继电保护配合配电自动化的故障处理方式,能够切实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起到显著效用。例如在发生永久性的配电故障时,技术人员需要对线路进行检修,那么发挥继电保护与自动配电的优势,则可以保证整个检修过程的安全性、成效性。让二者相互配合的方法为辅助技术人员从根源上、本质上解决问题提供了便捷路径。例如,自动化配电系统中包含了故障定位与故障检测功能,全面启动这些功能,既能够实现功能的精确定位,同时也利于对故障区域进行分隔,并通过及时发出报警信息,维修技术人员也可立即对故障展开排查、修复。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的相互配合也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二者的相互配合,不仅在最大限度内保障了供电系统的安全、顺利运行,并对配电系统的性能起到了积极的提升作用,同时也能保障用户安全用电,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为我国电力产业稳定、持续发展也奠定了有益基础。
4结束语
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之间的有机结合能够为人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两者之间的配合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供电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实现配电系统的性能稳定性,还能够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性,减少因为电路大面积故障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而,我国电力系统能够早日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靖楠.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13.
[2]付英卫.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黑龙江科学,2016.7.21.58.59.
[3]张丽丽.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科技展望,2016.26.29.89.
论文作者:龙杰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故障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系统论文; 电流论文; 配电网论文; 级差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