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同时为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基础。在地下建筑工程的建设当中,渗漏问题一直困扰施工人员,这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于渗漏问题的治理,是开展地下建筑工程的基础与前提,应该针对渗漏类型、位置和原因等,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尤其是在当前住房需求逐渐上升的趋势下,渗漏治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除了会对建筑的使用功能造成影响外,渗漏还会影响结构安全。本文将通过分析地下建筑工程渗漏原因,探索地下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地下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
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不仅增加了高层建筑的数量,随着建筑用地面积的减少,地下建筑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地下建筑工程是满足当下城市住房需求的关键,其施工质量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随着地下建筑工程深度的增加,其面临的渗漏威胁就会越严重,以当下防水标准为依据开展渗漏治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满足生活与工作需求。地下建筑工程位置和环境较为复杂,很多因素都会对施工工作造成影响,比如施工技术、材料和设计等等。在治理过程中,应该综合分析建筑工程特点,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勘察,遵循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开展截、防、堵、排等工作。防水混凝土应用于迎水面主体结构当中,根据建筑工程防水等级要求的差异,采取相应的辅助治理措施。
一、地下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分析
(一)设计因素
设计是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后续施工安全性具有直接关系。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否,关系到地下建筑工程的渗漏状况,如果在设计中忽视渗漏水防治,那么就会导致施工不合理,进而在投入使用后出现渗漏问题【1】。另一方面,在开展设计工作中,由于未对地下建筑工程的周围环境进行有效勘察,尤其是没有关注到区域内地下水状况,导致渗漏问题严重。
(二)材料因素
选择合适的防渗漏材料,是提升地下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但是,采购人员如果未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导致施工中应用了不合格产品,就不能够起到应有的防渗漏效果。与此同时,未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导致防渗漏材料的规格等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也会降低其使用价值。与此同时,在使用防水材料时需要用到相应的配件进行检查,比如稀释剂、阴阳角、基层处理剂和密封材料等等,如果防水材料配件不合格,也会导致防渗漏系统不完善,不能够起到应有的防渗漏作用。
(三)施工因素
开挖建筑物地下土层,是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必要工作,渗漏水状况与地下蓄水层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对工程区域的地理状况进行勘察,尤其是对蓄水层信息没有进行合理调查,那么就会导致在施工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建筑工程地基会遭到渗漏水事故的破坏,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引发建筑物裂缝或者坍塌。
二、地下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
(一)堵漏处理
在地下建筑工程渗漏治理当中,堵漏是一种有效措施,能够为大面积防水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同时对现有渗漏问题起到良好治理效果。“由易至难、由高至低”是堵漏施工中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注浆的方法应用于结构性渗漏的处理当中,而刚性材料适用于表面渗漏处理。在选择堵漏材料时,应该确保其能够较好的粘接基层,可以有效控制其凝结速度,满足施工中带水作业的需求,起到良好的抗裂防渗效果。在确定渗漏点之后,应该进行疏水减压工作,为堵漏处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渗漏缝进行剔凿,清除混凝土残渣和水泥砂浆,并控制其深度在20mm以上。在缝隙或者孔洞中填充堵漏材料,采取外抗压措施,并对其进行修平。
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化学灌浆的方法进行堵漏处理。注浆材料主要包括了高渗透改性环氧液、超细水泥浆和聚氨酯发泡材料等等。丙烯酸盐灌浆料和非固化沥青涂料等,适用于帷幕防水处理。对注浆针头进行合理埋置,以工程中注浆材料、混凝土厚度等因素为依据,合理控制埋设深度与间距。渗漏区域外500mm以上,是注浆的主要范围。可以应用跨缝钻孔注浆的方法(图1),应用速凝堵漏材料对缝隙进行封堵,设置合理数量的排气孔。清理工作应在完成注浆的3天后进行,并对针头和残余注浆液进行处理。
图1.跨缝钻孔注浆
(二)防水处理
在处理基面时,应该确保混凝土面层的密实性,以满足防水层处理要求。在涂料防水处理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刚韧性材料,对其抗渗性能、耐水性能、抗压性能和粘结力进行检测。为此,可以选用高分子益胶泥、水泥基渗透结晶性材料等。根据防水处理面积的大小,选择喷涂法或者直接涂刷的方法。为了确保喷涂无死角,可以运用机械喷涂法,防止开裂和空鼓问题的出现。在完成涂料防水处理后,如有必要应该进行保湿养护处理【2】。在整体渗漏处理时,可以选用卷材防水的方式,可焊接合成高分子卷材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类卷材等,都是卷材防水中的常见材料,必须保障与基层粘合的牢固性。混凝土加筋保护层应用于防水层中,可以有效增强防水效果,在施工中注意分格缝的预留,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
(三)室外渗漏治理
严格控制渗漏治理的材料,综合考量技术性与经济性因素,合理使用新材料与旧材料。为了便于施工,可以选择改性沥青类涂料。破损处向外延伸500mm以上,为室外渗漏处理的主要范围。对于防水基面进行清理,快速实现渗漏点的确定,清理损坏的防水层后,反复涂刷涂料防水层。基层处理剂的运用,能够实现原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的有效粘结【3】。在膨润土防水毯保护层处理时,确保混凝土厚度在50mm以上,应用水泥砂浆对防水层和墙体缝隙进行填充。确保基坑回填时内部清洁性,防止污泥和积水的存在。对黄土和白灰等进行过筛处理,避免石块等掺杂其中。合理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并控制大约300mm的土层厚度。
(四)细部节点渗漏处理
在处理变形缝时,应该对其盖板进行拆除,引走渗漏水。修整中埋式止水带,保障与两侧混凝土的连接的牢固性。利用高渗透改性环氧液对松散混凝土进行处理,并对注浆管进行预埋。填充材料可以选择聚乙烯发泡体,聚硫防水密封胶用于嵌填。应用PVC止水带或者1.5mm改性三元乙丙进行外贴,采用嵌入式方法进行锚固处理,保持其稳固性。地面保护层可以选择防滑钢板,在施工缝处理时,应该合理控制剔凿凹槽的规格,一般为20mm×20mm。在漏点的封堵中可以采用速凝刚性材料,并进行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液的刷涂。
结语
对于地下建筑工程进行渗漏处理,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防止对建筑使用功能和结构造成影响,确保其安全性。施工材料和设计因素会对整个地下建筑工程造成影响,如果存在材料不合格或者设计不合理之处,就会在建筑施工或者使用中出现渗漏问题。为此,应该采取合理的堵漏与防水措施,加强对室外渗漏与细部节点渗漏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曹征富.地下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8(12):18-29.
[2]张玉玲.地下工程渗漏治理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J].中国建筑防水,2011(04):5-11.
[3]吴青松,王小波,曹继勇,孟海涛.由地下工程渗漏原因谈防水渗漏治理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134+137.
论文作者:高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地下论文; 材料论文; 防水层论文; 混凝土论文; 渗漏水论文; 注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