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百隆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中,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使得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也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提高施工的效率,是一举多得的正确选择。基于此,本文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的施工部分,具体的施工人员在整个过程中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因此施工现场的人事管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于此同时,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设备的种类多样,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施工的材料以及设备对于施工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此外,在施工安全的管理上,需要综合其施工人员与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对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及沟通技巧具有较高的要求。
1、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要点
1.1高层建筑强度控制要点
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要点指的是混凝土强度的质量安全管理。根据规定要是用混凝土,因此,在混凝土选择时候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评测判定:①混凝土应该按照规范和标准来进行配比,在施工前,工程试验机构应该对该工程混凝土进行试验检测,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混凝土的配比是否符合规范,如果不符合,施工人员应该根据规范来重新配比混凝土,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配比规范性与适当性;②根据养护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的养护工作,加强安全管理,才能减少潜在隐患。高层建筑混凝土养护是重要的一环,需要让专业人士来制定养护计划,结合养护工作中各个细节,监督并管理养护工作,使其得到顺利的推进;③最后一步就是合理评测判定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参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来分批次评测判定其工程混凝土强度。
1.2高层建筑测量控制要点
高层建筑从整体出发,其测量控制的要点主要分为两方面,垂直度与轴线方面。因为高层建筑的基坑深度一般都比较深,因此,要参考实际的轴线控制点,朝外部适当合理的引出轴线,距离保持在5m,此时,还要设置龙门桩,如此能保证更完整规范的轴线控制桩。在测量基槽的时候使用经纬仪,并且以50m的钢卷尺对承台、桩位等地方进行放线,可以有效控制尺寸。且就垂足度控制要点而言,需要确定角柱的位置,在其基础上,以吊线的方法来科学测量垂直度。在确定垂直度的时候,还要对准模板,完成加固步骤,以促进混凝土的浇筑完成。
1.3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要点
加强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在施工之前应当做好施工现场的全面勘察,如果发现施工地区的地形较为特殊,那么在进行基槽挖掘之后加强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化的勘测,针对相对软弱的地方开展一些加固处理,使得其能够更加坚固;其次,就沉降缝来看,需要采用自由沉降的形式进行处理,更好地规避裂缝的产生;最后,规范化地进行膨胀带的设置,合理运用相关的补救方案进行收缩混凝土的补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整体施工的角度来看,可以采用如下的对策进行建筑裂缝的控制:首先,做好混凝土坍落度的全面控制。如果其坍落度较大,那么其通常会具有较多的水分,因此,混凝土的干缩比较大,也比较容易沉降;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要恰当地进行模板的湿润;最后,夏天或者大风天气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容易产生较多的干缩裂缝,要在其终凝前以及初凝后开展两次抹压,同时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早期养护,尽量在其表层覆盖一些草包、麻袋等,促使其保持湿润的状态。
2、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树立人员的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的意识
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作,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管理的人员具有较高的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意识,然而一线施工的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对于质量的重要性与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因此,在施工时,视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为对于施工的不必要干涉,采取了“打游击”的方式,当管理人员未能够进行管理监控是,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就不符合规范,需要管理人员进行严密的监控。然而,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的疏忽,于是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工作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质量监控以及安全管理理念认知上,需要通过必要的手段使得全体的工作人员达成一致的认识。可以采取观看安全类纪录片的方式,或者学习国家的建筑安全标准的方式,提升全体人员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意识。
2.2建立重点控制与管理区域
在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的工作呈现出不同的需要重点控制区域。因此,管理的人员需要在管理时对于这些重点性质的管理内容,进行更为频繁的管理与控制,与施工的人员之间进行密切的沟通与联系,共同的推进工程的进度。在这些重点控制区域中,需要应用专门性的管理细则来实施管理的工作。比如卸料平台和塔吊活动的区域要反复检查,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地方。另外要求专职安全员对安全管理的方案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2.3重点监控材料与设备
在事故案例的调查中有许多工程的质量问题与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与设备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对于材料与设备进行重点控制,及时的将不合格的材料与设备检查出来,移出施工现场。
2.4建立规范化的质量以及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离不开规范化管理制度的构建,只有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够确保施工过程有制度可依,为施工的规范化与安全化开展做好基础和铺垫。应当在施工开始之前做好安全责任人的明确,针对于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模块都委派专门的责任人进行跟进,并签订具体的责任书,督促其合理履行安全承诺,并做好安全计划的设立。确保安全管理责任人能够及时针对于施工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跟进,及时发现施工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寻找安全隐患,及时消灭安全隐患。另外,还要针对特殊施工编制相关的专项施工方案,比如,如果高层建筑需要进行夜间施工,那么应当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需求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夜间施工防护对策。还要建立规范化的防雨、防火以及防台风等对策,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2.5建立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规范化的监督机制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施工单位内部的监督,施工单位应当做好内部监督机制的构建,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建立规范化的监督体系,并派专人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及时进行问题的了解和解决;其次是政府方面的外部监督,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提升监督的有效性。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会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例行检查,但是这些检查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通常是走形式,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简单浏览,并没有深入到其中进行全面检查,因此,无法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安全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以及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为了更好地提升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做好该方面的管理,并建立规范化的监管体系,使得政府人员能够定期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提升检查的深度和力度,确保检查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不符合规定的内容,并及时责令相关人员进行改正,更好地推动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符合规定。
结束语
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裂缝控制以及测量控制的施工要点,来完善新形势下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层建筑施工方案、加强高层建筑施工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建立监察部门以提升质量与安全管理监察力度,来推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谭川.在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3):117-118.
[2]毛叶陶.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特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1):153-154.
论文作者:杨继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要点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