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是国家人才的主力军之一,他们是国家的新鲜血液,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而大学生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一个大学生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素质要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在新形势下,需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加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时代潮流;教育模式;创新
在现在的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加强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变化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环境不断变化,在教育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的创新已是迫在眉睫。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不仅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教育工作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素质要求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
大学生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思想素质也同样比起以往更加提升。但是同样的大学生的生活更接近社会,面对比以往复杂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巨大变化,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关键性作用。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必然需要对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科学性的创新。
(二)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要求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敏感、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初步具备了冷静、客观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的问题,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的自我观念在不断地增强。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深受多媒体时代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的广泛,更加的多元化。但是往往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并且容易受到西方的思潮的影响,特别多元化思潮导致在价值取向上时而存在着很大的功利性。对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选择更倾向于以利益为导向,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思想纪律上存在着懒散的行为,纪律观念淡薄化。所以需要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实现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在不断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以主体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程度,也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纪律观念。
(三)教育理念的发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
优秀的教育理念可以推动教学的发展,它是黑夜里的一团亮光,指引着教学前进的方向。时代的变化需要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随着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而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复杂的局势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难题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中进行创新,对新的工作模式进行构建。
(四)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进行传统式教育,教育模式过于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未能到达预期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如此,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新思想、新内容,其中许多内容已经过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体现了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际的效果。所以在教育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的创新已是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构建
基于新时代的大前提之下,基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素质要求、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要求、教育理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进行创新与构建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 完善教育教学机制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首先需要完善教育教学机制,切实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要做到思想教育与个人能力、个人素质培养的一致性,找出适应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机制的完善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完善规划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制约机制和反馈机制,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限制性因素能够及时的进行创新优化,是促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反馈制度的建立,更清晰地从学生的角度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相关信息,反映给高校教师,促进高校教师进行反思,将会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二) 完善相关平台教育
一是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号召大学生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增强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搭建网络平台,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扩大学生获取的思想政治教育面更加广泛,促使线上和线下双轨联动,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三是搭建校园文化平台,通过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等物化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内容,促进学生政治教育与综合素质的发展,更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其中需要融合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主要是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完全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新时代中,高校教师更倾向于选择引导式教育方式和自主式探究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结束语】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和构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无论是对于大学生个人还是对于国家层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该跟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要更注重思想建设的成效而非和原来固有的教育模式一样只关注形式,我们需要抛掉所谓的形式主义,积极的进行科学的、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构建。
参考文献
[1]崔振魁.关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的几点思考[J].国际公关,2019(08):90.
[2]刘正.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理论观察,2018(05):45-47.
[3]姜杨,张炼,陈雷.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党史博采(理论),2018(01):65-66.
论文作者:莫卫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模式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