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的起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_人文精神论文

时代精神的起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_人文精神论文

时代精神的滥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滥觞论文,时代精神论文,人文精神论文,精神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02;G02;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7X(1999)03—0050—04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在技术上的价值和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1] 的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但是,对于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精神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对于科学精神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以及科学精神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影响重视不够,导致人们在运用和享受科学的技术性成果的同时,产生大量精神上的困惑。譬如对科学的价值和人类的未来产生怀疑和悲观失望情绪等等,影响了科学的社会总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辩证处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近代以来,科学作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实践活动和社会建制,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为人类的心智成熟和精神完善奠定了文化基础。这种心智成熟和精神完善的重要标志就是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和态度,是“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2]。它是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敢于怀疑、不断进取、宽容开放、 坦诚无私、严肃认真、批判创新的精神。尼采曾把人类精神形象地比喻成骆驼、狮子和儿童,恰如其分地容摄了科学精神的实质。那忍辱负重跋涉荒漠的骆驼象征着献身真理的执著,那百威无敌弱肉强食的狮子代表着改造自然的勇气,天真烂漫的儿童则预示着人类的黎明和科学的新生[3]。事实证明,科学精神不仅能够通过科学知识的创造、 普及和传播,提高人的智慧和理智,增强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文明化,而且能够通过科学精神注入社会,推进人的思想和行为道德化。科学史上著名的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波义耳、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们的伟大人格,不仅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也成为人类道德文明的宝贵财富。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作为蕴含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之中的观念形态,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在总结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历史上的科学精神可分为近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和后现代科学精神三种形态。近代科学精神产生于近代科学的基础之上,它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机械力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精神的反映,总的特征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现代科学精神是在原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工程和电子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了关于自然的认识和关于人的认识的相互关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特点。后现代科学精神则主张差异性、多元化、相对性、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等,一定程度上走上了与近代科学精神相反的另一极端,呈现试图以人文精神消弥科学精神的倾向。可见,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精神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

人文精神是指蕴含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现代人文精神是在经济转轨时期,为克服“工业经济时代”出现的、为追求财富和利润使人沦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避免在谋求物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指导下人类文明畸形发展的灾难,为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谋求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提出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文精神有其时代的主题和历史痕迹。迄今为止,它被分为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三大类型[4]。 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它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为口号,宣传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资产阶级人文精神从人的抽象本质出发,解决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仍然是充满矛盾、残缺不全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以“仁爱”为核心的、极富民族特色的伦理道德思想。然而,它具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的特点并且与封建专制相结合,从本质上背离和消解了人文精神的底蕴。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虽然根植于西方人文主义的土壤,但是它从现实的人出发,主张经过实践斗争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建设新的人文精神指明了方向。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水平,追求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物欲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将使人总体上难以摆脱物质财富的诱惑和支配,人的精神追求受到对物的依赖性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人文精神的精华,构建当代人文精神,才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推崇理性至上,探索无禁区;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推崇感性和多样化,认识有禁区等等。这些特点使它们主导了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和维度。它们都是认识与观察世界不可或缺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然而,人类在步入近代工业文明之后,面临了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随着以机械力学为基础的近代科学的兴起,自然科学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导致了科学主义乃至唯科学主义的错误和倾向。科学规范、科学思维模式和科学方法乃至科学精神无条件地渗透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使历史、艺术、文学等人文科学所倡导的普遍价值观受到排斥,由此在某些方面引起了真理与德行的分离、价值与事实的分离、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在普遍的意义的失落和价值的危机中,人们感到焦虑、躁动、迷惘,经济技术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科学主义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上的片面性,导致了与科学主义相对峙的人本主义的产生。人本主义鉴于人们对科学理性的幻灭,走向了无限夸大人的非理性、将人文精神发挥到科学主义相反的另一极端。它过分夸大人的意志、情欲、生命、潜意识直至本能的作用,同样造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严重分离,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后果。

当代各种全球问题的出现,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提出了客观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原子弹、化学武器、细菌武器等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破坏,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与爱因斯坦等联合发表反战宣言,号召科学家们要关心科学研究的成果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1972年6月, 联合国第一次召开了规模空前的“人类环境会议”,就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正在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21世纪议程》目的是要通过对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革,使得人、科技、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由世纪之初的5%~20%增加到60%~80%,甚至80 %以上。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而且越来越显示为最有活力和起决定性作用的首要因素,世界许多地区正在走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不但带来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管理方式、教育方式带来了巨大影响。科学技术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价值、思维、管理、教育和宗教等诸多人文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涌现出大量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科学与价值、人与自然、科学的社会应用、科学家的道德责任以及如何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等问题顺理成章地提出来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分离的局面已经完全不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大趋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冲突到交融,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有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因。现代科学综合化、整体化、主体化的趋势,验证了列宁早已提出的科学论断:“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主义时代也是存在的。在20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5]边缘学科、 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的迅速发展,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打破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壁垒和分界,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对话创造了条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者普利高津,提出必须改变对科学传统的狭隘的理解,把科学界定为人与自然的对话,相信只有实行新的综合,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哲学的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创造性地把心理学和社会学引进科学哲学,为科学哲学走出科学主义的迷雾做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家们这些远见卓识说明了,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促进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冲 突走向交融的发展进程[6]。

毫无疑问,人不可能穷尽科学的对象,科学也不可能穷尽人的世界,但是科学与人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人类文化本质上的统一。人依靠劳动和科学技术将自己从动物界提升为人,并演进为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主体;而科学认识的成果,是人创造出来的文化现象之一,并在人的推动下发展。因此,作为人类整个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创新精神等。正是这种关系,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和交融提供了内在依据。正如马克思所断言的“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7]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这种内在统一性,规定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的必然性。

上述分析表明,在当今大工业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迅速推进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正确认识科学与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并使之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说,现代化过程中文化的核心问题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无论西方和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都面临着两者由断裂到交融的趋势。西方所谓人文精神的危机,并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自然科学和技术本身并不必然排斥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而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及其市场经济体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表现。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推动社会向富裕、文明、科学、民主的方向发展。不断扫除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封建的人文精神,如人身依附观念、保守主义、狭隘的地方意识、家族意识以及封建迷信思想等。扫除资本主义人文精神的糟粕,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等,吸收东西方人文精神的精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对于创造一个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具有深远意义。

探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的时代精神,不仅能够从理论上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彼此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对于我们自觉地在这一时代精神的引导下,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战略目标,培养既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科学精神,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回顾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由占绝对优势的古典文科教育到古典文科教育受到动摇、科学教育逐渐兴起,直到科学教育独领风骚、人文教育受到冷落的过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这种此消彼长,维系了几千年之久。按照现代人应有的文明水准,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先进教育手段,历史的这种摇摆将在21世纪逐步收敛,而趋近于一个新的平衡点。也就是说,人类教育在经历了漫长的古典人文教育、独领风骚的现代科学教育之后,将进入更加成熟的现代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重的时代。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已经丧失过两次历史机遇:第一次是近代以来,当世界上许多国家从人文教育向科学教育发展的时候,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的政治体制、强大的儒学正宗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腾飞。因此,当欧洲科学革命的狂飙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把西方科学迅速推进到近代,中国却由过去的昌盛时代逐渐滑落了下来。第二次机遇是二战以后,当许多国家的著名学府在发展科学教育中冷静地保持了人文传统,并适度地推进了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时,我们却在相当程度上实行重理工轻人文的教育,并采取了过窄的专业教育模式。目前,当21世纪即将到来时,我们面临着第三次机遇,即人们正在以新的眼光审视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现代条件下的平衡与互补[8]。

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畸形的教育模式。如理工科教育学科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作为大学最基本的综合性、学术性、人文性要求得不到必要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思想底蕴;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学生在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中缺乏科学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和科学的方法、手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功利导向过重,学科设置纷纷向有利于近期市场需求方向调整,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等。面对这些现象,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邓小平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思想,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德、智、体、美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迎接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科技教育,但是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机器奴隶”;面对全球范围内拯救人文精神的浪潮,要求我们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同时,不能放松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尤其在高科技时代要防止学生成为被封建迷信所俘虏的“科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求我们调整教育机制,但是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经济动物”;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我们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然而更要求我们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于高等理工科教育,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整体结构,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人文教育体系。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的时代精神,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提供了内在依据,有利于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中自觉实践。同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也必将从更大程度上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标签:;  ;  ;  ;  ;  ;  ;  ;  

时代精神的起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_人文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