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易顿规划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在城市建设中,解决城市经济发展造成的水资源短缺或浪费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海绵城市概念的引入,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将海绵城市的概念引入城市景观工程设计中,有助于提高园林的质量,响应环境保护的号召,促进城市建设。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园林设计;探讨
1 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1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遵循生态有限原则
在实施海绵城市概念时,应将当地的河流、湖泊、沟渠等水资源区纳入自然排水系统,确保雨水的自然积累和净化。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生态循环系统,增强了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修复了过去损坏的部分。
1.2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遵循安全防范原则
在提高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的过程中,应减少人工干预的过程。但是,在蓄水和排水方面,需要进行人工规划,以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消除安全隐患。以防灾减灾为前提,确保水安全和人民安全。
1.3 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环境不同,在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控制目标。从当地自然条件和水文特点出发,综合考虑本规划,选择沉降绿地、透水路面和多功能仓储设施,并结合系统组合的方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寻求好运。
1.4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遵循整体规划原则
在海绵城市理论建设中,应从整体出发,在早期规划设计中充分发挥海绵效应。在城市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认识水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加强海绵理论的实施,减少开发雨水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管理和设计指导作用。
2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
2.1 艺术、科学和自然性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注重艺术、科学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人与自然的边界上运行,在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的外部边界与周围的自然形式和过程之间建立一个过渡区。这对城市大型住宅和园林、城市边缘区域公园、城市和郊区园林、城市广场的设计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景观设计是一门为人们创造一种清新开阔的视野体验的艺术。它也是一门能够准确理解其技术和材料的科学。它与自然直接相关,表现自然。它融合了自然材料和场景。在园林设计中,艺术、科学与自然密切相关。与大多数艺术一样,景观设计不仅要解决美学问题,还要解决技术和功能问题。花园可用于园艺和装饰。
2.2设计元素
传统的设计元素包括空间、质量、线条或轮廓、颜色、光线和阴影以及纹理。此外,城市景观设计还与气候、季节、生长等因素有关。空间是由物理元素和视觉想象的空气或大体积气体组成。空间元素包括土地、岩石、草地、混凝土、沥青、石头、砖、木材、瓷砖、毛毡等。
除了这些元素,城市里还有街道、广场、公园和公共建筑。庭院可能有围墙、花园围墙和格子,但公园里有很多松散的空间,包括许多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树木、地面形状和灌木。在开放式景观中,有许多明显的空间尺度,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的组合与搭配。
2.3 景观建筑方面
花园和景观设计是重要的一部分,但绝不是景观建筑专业的所有工作。景观建筑还包括场地规划、土地规划、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环境规划。
(1)场地规划涉及特定开发项目的计划,其中显示了建筑物、道路、公用设施、景观要素、地形、水景和植被的精确布置。(2)土地规划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开发,包括细分为几个或多个地块,包括土地和景观分析,经济、社会、政治、技术和生态约束的可行性研究以及所需的详细场地规划。(3)总体规划用于较大规模的土地利用、保护和开发,涉及开放空间、公园娱乐、水、排水、交通、公用事业等景观和地形的综合区域、单位或系统;(4)城市设计是城市化地区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涉及建筑师合作的建筑模型、交通和公用事业模型工程师、街道设施的图形和工业设计的可行性、土地规划和社会照明的主人;(5)环境规划适用于自然区、城市化区和重要区域。详细分析了开发对土地和自然系统的影响、土地和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土地和自然系统对保护和保护的需求。土地和场地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限制。
理想情况下,所有这些规划和设计阶段都以连续的顺序过程紧密相连,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各级规划设计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进行。
园林景观设计处理未被建筑物覆盖的土地区域,这些区域对于视觉体验至关重要。通常这些土地区域有4种类型:(1)与单一建筑物密切相关的区域,如前院、侧院和后院,或更广泛的建筑空间。(2)校园、市民和文化中心、商业和工业综合体等建筑群。(3)毗邻和平行的交通和公用走廊,如公园、高速公路、水路、电力地役权。(4)公园休闲的开放空间和系统。这些区域可以是任何大小,从小型的城市庭院和郊区花园到数千英亩的区域,如国家公园。尽管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天然地面上的绿地,但也可以包括游乐场、城市广场、购物中心和屋顶花园。因此,景观设计可与各种天然材料和加工材料结合使用,并能在特定的当地气候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些材料包括土地、岩石、水和植物及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石材、砖、木材、瓷砖、金属和玻璃。
3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方式
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借助滞留渗透系统、传输系统和调蓄系统三种方式进行的,且各具特色:第一,滞留渗透系统。具体包括:雨水花园,这是一个集景观、生物和建筑于一体的人工湿地系统。利用天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绿色土地,构建集植物、土壤、雨水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格局,实现自然水循环。绿色屋顶,通过防水层,针对城市园林建筑的屋顶。上部种植植物达到生态效果,由于其占地面积小,所以雨水的承受能力和收集能力有限,需要与其他的蓄水入渗系统结合使用;凹形绿地,是一种微小的、分散的雨水径流处理厂。T技术,主要是对原始地形进行梳理,形成凹地空间,集约用地。地表径流维护成本低,应用范围广。透水路面是利用透水砖材料填充多孔结构,使雨水迅速渗透的技术。它的突出特点是能够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实现水的净化。第二,传动系统。具体包括:植草沟,这是一种类似于凹形绿地的雨水渗透处理技术,但有明显的区别。主要由线性植被地表沟或带状低洼绿地组成,将周围聚集的地表径流和超过绿地承载能力的雨水径流转移到节约设施中。它具有很强的净化和过滤功能,但其规格更严格,设计更复杂。汉西也是一个水系统完备的人。人工湿地由地面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在雨季和非雨季都能发挥良好的雨水输送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一个新的管理理念,有助于避免雨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能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灵活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在景观设计中引入这一概念将有助于城市更具“水弹性”。在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可以实现雨水的储存和利用。它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还涛.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探析[J].现代园艺,2018(10):153-154.
[2]李方正,胡楠,李雄,戈晓宇.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响应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8,23(07):39-45.
[3]陈硕,王佳琪.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36(03):128-131.
论文作者:廖石荣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自然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土地论文; 系统论文; 《房地产世界》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