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配电线路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所处野外环境也非常恶劣,特别是随着现代电力系统功能日趋完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现代电力系统正在向更高的电压等级、更远的输电距离和更大的容量等方向发展,这就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加强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提高输配电线路的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输配电;运行;管理
引言
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转和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提高供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保证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多的去优化能源的使用结构,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更加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输配电线路产生故障的原因
1.1 主观原因
主要在工程质量不佳、运行维护不到位、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作业不规范几方面。输配电线路在安装建设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因为人为的主观因素,造成输配电线路在投入运行后出现故障。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输配电线路的短路及单相接地的问题。在山丘中进行输配电线路的安装作业,如果掌握不好输配电线路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就很有可能发生送电后输配电线的单相接地现象。另外,在线路运行过程中,如果运维人员没有按规程要求及时巡视发现及清理线行下的生长出来的树障或没有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治,也会造成单相接地甚至短路跳闸。
1.2 客观原因
输配电线路由于具有危险性,考虑到对居民的生命财产负责,所以在进行线路规划时一般建设在远离城市人群密集区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就是山区或者郊野中,所以会经常受到自然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我国而言这些自然因素主要有:雷击、台风、暴雨、暴雪等。自然界的力量不容小觑,因为它一旦发生带来的伤害将是巨大的,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挽回的。在这些自然因素当中,雷击造成的损失是最频繁的,也是最难以解决的,因为输配电线路本身容易引雷,一旦被雷击,线路会瞬间承受过电压及产生很大的雷电电流,如线路的绝缘水平不足,就会就近对地放电,击穿线路上的绝缘子或设备,造成线路永久性故障。
2 输配电线路中运行维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输配电线路中的外力故障
近些年,由于地震、雷击及冰凌等外力因素,我国输电线路事故频发,对供电线路的破坏力比较巨大,占据输配电线路事故的五成左右,甚至会造成供电系统的大面积瘫痪。尤其是随着我国输配电线路宽度、高度及档距的加大,线路经常出现雷击问题,这需要线路管理部门予以重视。
2.2输配电线路中的设备故障
在输配电的线路运行维护当中,设备故障也是主要的问题,出现设备故障的原因主要由两方面引起的,其一是技术原因造成的,对设备质量与安全产生了影响;其二是设备未得到及时维护造成的,设备带病工作就会引发设备故障,如设备长时间的应用后,原来的功能会失灵,电磁元的磁性消失,避雷针无避雷作用等,而我国的技术运用不成熟,给输电线路的维护带来了困难,需要我国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及科技投入力度,以提升设备安全性。
2.3 输配电线路中的人为故障
在输配电线路事故当中,人为故障也占据了相当大的原因,我国的电力企业人员比较多,其技术水平高低不齐,有关专业培训未做到全员参与,致使一些一线员工不能完全掌握设备性能,也不能及时发现线路运行中的隐患,以至于维护管理不到位。还有些线路上悬挂重物,致使线路出现短路问题。另外,有些线路施工中,勘探部门未能及时反映电缆埋入情况,一些施工者在不知情下,将被埋的电缆挖断,致使线路出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措施
3.1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首先需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对输配电线路的巡视、施工及维护等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规定,让线路在规范管理过程中安全运行,确保输配电质量及可靠性,对输配电的整体线路给予严格监控管理,并采取有关措施检查线路实际运行质量,让整个线路处于安全运行中。管理制度设置中,对整个线路过程要给予综合考量,并有效控制全部运行细节。完善的管理制度可在线路运行状况、值班巡视、设备检修及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予以体现,管理部门要依据实际状况,对线路运行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并在岗位职责、考核制度与奖惩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为线路管理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数据资料。线路建设要依据有关规章制度来严格执行,以保证线路运行的质量。
3.2 加强输配电线路的维护运行
在线路运行维护中,要做好巡视、维修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总结线路维护经验,掌握线路运行规律,以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具体维护措施如下:一是加强线路运行的巡视工作。线路巡视主要包含常规巡视、特殊巡视、诊断性巡视及事故巡视等,每种巡视工作要在不同需要下进行,线路事故出现后,要对事故地点进行巡查,以找出事故原因,对巡视地点的周围环境与气象条件进行了解,并做好相关记录,对线路事故给予分析,对未采取事故防范措施的、事故原因不是很清楚的、事故责任者未受教育的以及未得到处理的要给予科学管理,特殊区域要给予针对性地工作管理;二是加强线路检测工作的完善。对输配电线路中的接地极导地线进行检测,对绝缘子进行零值测试及清扫,对塔杆倾斜及锈蚀情况进行检测;三是实施群众护线工作。对于线路管理部门来说,实施群众护线能有效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运行管理单位可依据护线工作的需求,对群众护线会议进行定期召开,及时总结护线经验的交流,对护线常识进行普及,并实施奖惩制度,落实资金专项应用;四是强化设备缺陷的管理与健康统计。管理单位要强化线路设备缺陷方面的管理,积极做好相关的缺陷记录,对设备给予定期统计,设备缺陷主要包含一般缺陷、重大缺陷及紧急缺陷三类,管理人员要依据缺陷程度进行合理处理,对于紧急缺陷要及时到现场巡视,并报告给工区领导,同时,做好线路事故统计工作,为制度修订及反事故提供数据资料,从而进一步完善线路运行制度。
3.3 加强先进技术学习,培养维护管理人才
在输配电线路当中,线路技术的滞后,对我国线路的运行维护具有较大影响,为了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性,需要树立全局观,积极学习线路先进技术,并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发挥科技在线路中的重要作用,将运行维护与科技进行有机统一。设备管理维护中,会因长时间应用出现故障,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维护保养,做到线路管理的科学合理化。同时,做好线路安全警示、消防及安全工具的管理维护工作,向维护管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安全学习与岗位操练等活动的开展,如安全例会、自查自纠活动、安全日活动及反事故演习等,让员工熟练掌握安全作业的标准与操作技术,并不断提升员工自我保护能力及安全意识,同时,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根据实际状况,采用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如短期讲座、现场培训、基本功演习及岗位操练等,对于新入职员工,应考试合格之后再上岗,并积极引进奖惩制度,以保证线路运行的正常化。
3.4 构建输配电的预警系统,加强线路信息的收集
在输配电线路当中,加强预警系统的构建,对线路四周大气环境的污染值、绝缘子的盐密值及气象的参数值等进行监测,以及塔架上的雨量、风速及风偏角等进行综合分析,让这些数据值达临界值时预先报警。同时,加强输配电线路信息的采收集,也是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基础,依据线路检测装置,对线路信息进行收集,有些电力企业已应用直升机采集信息了,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4 结语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维护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电网系统的安全。我们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实践经验相互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问题所在,避免造成线路故障的情况发生。同时,我们要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科学认识。通过在输配电路系统中不断融入新的技术手段,推广新的设施材料,加强科学工艺的应用,来保证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天智.浅析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4(10).
论文作者:李金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线路论文; 输配电论文; 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故障论文; 缺陷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