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第二小学 甘肃 金昌 737100
【摘要】减负是一场全社会观念转变的革命,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在这场革命中家长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当前学校实施减负的同时,家长普遍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驱使盲从攀比,给孩子“增负”,让孩子“抢跑”, 陷入了教育误区,结果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关键词】减负;家长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353-01
一、为家长“圆梦”的观念,孕育了“拼娃式”教育
理想是人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追求理想的权利与自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不惜一切地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希望通过孩子所谓的成功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和失败,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是一种自私的补偿心理和行为。
在这个“拼娃”的时代,一些家长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就像赌博押宝一样,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在不知不觉中家长的心态变得失衡,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孩子就背着这样光宗耀祖的“崇高”使命,负重前行。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规划了“美好”的蓝图,让孩子带着家长的梦想出发,无情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孩子在重负之下压抑迷茫,失去自我和方向。
二、攀比、从众心理,造成了“剧场效应”的 教育
目前,教育的“剧场效应”愈演愈烈,不仅在社会、学校中存在,同样在家庭教育中也上演着“剧场效应”。在“剧场效应”的绑架下,家长花钱受累不落好、老师加班熬夜假日少、学生报班补课睡眠少,学校、社会、家庭都成为秩序的破坏者,也成为秩序的受害者。“剧场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教育秩序监管的缺位和教育资源的匮乏,再加上商家过度的宣传和家长的攀比、从众心理,使教育进入了无序竞争的状态,也折射了家长面对当前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而产生的焦虑心境。于是家长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通过择校、择班、补课等方式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剧场效应”已经成为制约教育优质发展的瓶颈,破除“剧场效应”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攻坚战,需要家长转变观念,摒弃盲从与攀比,只有这样,“剧场效应”才能慢慢消退。
三、错误的成才观,导致了“唯智化”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康成长就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现在不少家长错误的把“智育”当作“教育”,把身体健康当作身心健康,更多重视孩子智力投资和开发,倾其所能让他们接受各种各样的补习和训练,孩子德育和心理亚健康的问题日益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传统“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狭隘人才观的影响下,一些家长也把能否考上“好”大学作为衡量孩子成才的惟一标准,把能否有个“好”工作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惟一标准,没有把关注点更多放在满足孩子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方面,认识不到积极向上的性格、持续学习的能力才是更宝贵的财富。他们认为只有成名成家是人才,忽视了人才的多样化、层次性,从感情上不承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认为上重点学校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只知道“自古华山一条道”,不认同“条条大路通罗马”,导致了教育“唯智化”倾向的蔓延。
四、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催生了“拔苗式”教育
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容易让孩子感到压力,产生焦虑心态,陷入恐慌的困境,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全面发展,甚至会剥夺孩子生活的乐趣,孩子将来很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甚至造成家庭悲剧。所以,家长要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尽展其才,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教育,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给孩子增加过重的负担。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的先天秉赋和实际情况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顶尖人才。每个人都有他擅长和不擅长的特定区域,当这边向你关上门的时候,也许在那边有一扇窗等着你去开启。因此家长的期望应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如果家长对孩子设置过高的期望与要求,从根本上动摇对自己的信心。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拔苗助长”,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给孩子的未来发展留下很多隐患。
五、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助推了“抢跑式”教育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造成学生不得不参与到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当中。当前学校实施减负的同时,家长却普遍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念影响,盲目的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为孩子所谓成功的人生铺路、下注, “违规”“抢跑”。有很多的孩子上小学之前,就背起了重重的书包,开始了艰辛的学习历程,在这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闹剧中,孩子没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了现实对“抢跑”惩罚中。父母失去了更多的金钱、拥有着更多的是无奈,孩子失去了更多的欢乐、承受着更多的苦累。所以,家长必须从急功近利的泥潭里跳出来,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中走出来,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沈红梅;“减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突破口[J];北京教育;2001年01期.
[3]任子雄;基础教育减负的博弈分析[J];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作者简介
张莉,(1976,3-),女,汉族,甘肃金昌人,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及家庭教育指导,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现任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第二小学教师。金昌市优秀教师,金昌市骨干教师。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教学成绩优异。近年来主持参与了5项省级课题研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3篇教学案例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多次在市区组织的课堂教学获奖。
论文作者:张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孩子论文; 家长论文; 金昌市论文; 剧场论文; 效应论文; 线上论文; 让孩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