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调控的演变及其特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0)03-0022-09
宏观调控赖以建立的基础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机制的市场经济。在中国渐进性的市场化进程中,我们先后经历了以抑制需求和扩大需求为目标的若干次宏观调控。而根源于市场经济的非成熟性,我国的宏观调控又明显地具有转轨时期的显著特点。因此,历史地分析我国转轨中的宏观调控演变及其特点,从中总结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
一、抑制需求的宏观调控
(一)1979年—1981年的宏观调控
1.宏观经济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压力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一度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集中表现在:(1)消费需求膨胀,市场物价持续上涨;(2)投资需求膨胀,基建规模失控;(3)财政赤字严重,货币超量发行;(4)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逆差,国际收支缺口扩大。
2.宏观调控政策
针对1979-1980年财政和信贷扩张而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宏观经济局面,国家确立了推进改革前提下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和稳定物价的调整目标,从1981年起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
(1)严格控制投资需求,压缩基建规模,要求停建、缓建大部分非生产性建设项目。严格了基建投资的审批手续,加强各项基建资金来源和用途的管理,将原来基建资金的无偿使用逐渐改为有偿使用。
(2)严格控制预算内收入的增长和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控制,特别是对社会集团购买力进行了较为严厉的压缩。
(3)发展出口商品生产,增加出口量,平衡国际收支。首先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控制需要大量补贴的产品进口,减少国家对外贸的财政补贴;其次是对出口创汇企业实行政策倾斜,鼓励扩大生产出口商品。
(4)通过商业部门调节商品的供求,平抑市场物价,加强对市场和物价的管理和监督。一方面对农产品价格实行基本稳定、个别调整及整顿价格补贴等政策;另一方面,严肃财经纪律,控制奖金总额和超额津贴,鼓励居民储蓄。
(5)国家对地方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在确保中央必不可少的开支的前提下,明确各级财政的责权利关系,减少财政的赤字。
(6)实施以控制中短期贷款发放总额和贷款余额的信贷规模控制政策,包括有选择地增加货币量的供应,调整信贷结构,使银行信贷资金保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市场需要、效益好的短线产品的生产。
上述措施的实施,基本实现了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和物价稳定的目标。然而,紧缩政策的实施,经济也随之陷入了市场疲软,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降低到5.2%(注: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3.宏观调控的特点
总的看来,由于这个时期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才开始迈步,无论是对宏观调控的认识、政策手段和调控方式,还是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方面,都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干预的色彩,还不是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调控。
(1)从目标上看,虽然调控的总目标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但因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很低,其对象仍以实物量为主。国家采取的主要是抑制需求的紧缩政策,通过压缩基建项目,控制消费基金增长等措施来降低总需求从而平衡财政与信贷。在稳定物价方面则主要通过商业部门调节商品量供求,以及调整对农产品的征购数量等措施来实现。
(2)从调控手段看,是以行政手段为主,通过政府强制各部门严格执行实物分配计划来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膨胀。虽然也利用经济手段,但它的作用范围和力度仍是有限的,至少在这个时期不是主要的。
(3)从调控方式看,是以直接方式为主。这是因为在市场化程度太低和微观经济主体缺位情况下,宏观调控的方式更多的只能是直接的。
(4)从政策工具选择看,是以财政政策为主。由于商品货币不发达,银行基本上附属于财政,不仅没有拆借、债券等金融市场,甚至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体制也未建立起来,因此,只能利用计划手段调控信贷规模这一简单的货币政策工具。
(二)1984-1986年的宏观调控
1.宏观经济背景
在中共“十二大”提出“翻两番”战略目标的激励下,我国经济从1982年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经过连续两年多的扩张,至1984年第四季度,经济已明显显现了过热的势头:(1)经济增长连年创出新高,GNP增长率持续在高位区间;(2)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失控,财政收支不平衡;(3)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多元化的投资新格局开始形成;(4)为满足高速经济增长中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弥补财政赤字,货币超量发行,通货膨胀率直线上升,1984年10月中旬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抢购风潮”。
面对宏观经济面的严峻形势,国家于1985年开始实施以平衡信贷、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
2.宏观观调控的政策
(1)财政政策:通过采取一系列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
(2)货币政策:1)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增加部分消费品的进口,以缩小购买力的缺口,回笼货币;2)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计划的指令性管理,严格限制信贷规模;3)调整银行的贷款利率,通过较大幅度地提高固定资产的贷款利率,压缩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需求;4)限期收回在1984年第四季度超额发放的贷款;5)恢复工资基金管理制度,控制奖金发放数额;6)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信贷资金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范围。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热的经济势头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回落
3.宏观调控的特点
(1)这一时期宏观调控的总背景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宏观经济非均衡,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总供求趋于均衡,创设稳定安全的经济运行环境。
(2)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主要集中在控制通货膨胀以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方面。鉴于通货膨胀主要是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引起的,其根源又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的结果。所以,1985年实施的紧缩政策主要是针对较高的通货膨胀问题的,当通货膨胀率有了较快回落后,财政政策从1986年起又有区别地开始放松,目的是防止经济走向另一个极端。
(3)宏观调控的手段仍以行政手段为主,但经济手段的力度迅速增强,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这个时期的紧缩政策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通过行政干预,甚至是指令性计划的强制命令方式来贯彻实施的。
(4)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和金融市场的形成,创设了货币政策工具的制度框架,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就宏观调控应该有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这点而言,这一次宏观调控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宏观调控的始点。
(5)与市场化相适应的间接调控方式和经济手段逐渐被强化。例如,企业流动资金实行由银行全额信贷后,直接的计划干预大大减少,也开始了宏观调控向规范化方向的发展。
这次宏观调控是在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渐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来推行。也是我国在宏观经济管理方式上由直接的行政和计划干预向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间接调控过渡的第一次重大尝试和标志。但是,由于当时经济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还不高,各种政策工具也尚不完善,因而对经济的调控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三)1987-1991年的宏观调控
1.宏观经济背景
(1)1988年财政“包干”体制的实施,一方面是中央财政收入所占份额继续降低,另一方面是地方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迅猛扩张。
(2)为弥补财政赤字,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
(3)通货膨胀日益严重。1988年全年平均零售商品物价指数上升至18.5%,消费品价格的上升进一步又拉动生产资料价格的更猛上升。
(4)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不断扩大。1988年我国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达2243亿元。针对需求总量膨胀—财政赤字—货币超经济发行—物价上涨之间的恶性循环已严重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从1988年第四季度起推行了以紧缩为重点的“治理整顿”措施。
2.宏观调控政策
(1)将调整预算外基础投资作为压缩投资需求的重点,通过征集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来限制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合理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
(2)大力削减消费需求,主要是严格控制集团消费。把专项控制商品由19种扩大到32种,限制奖金等工资外收入的增长幅度,通过大力吸收存款来减少现期购买力。与此同时,对一部分高档耐用消费品采用专卖的办法。
(3)紧缩中央财政开支,力保财政收支平衡。首先,实行税利分流:一是国有企业的利润先以所得税的形式上交国家;二是企业税后利润的一部分以利润形式上交给国家,余留部分归企业。其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规模压缩行政管理费支出。再次,进一步推行出口退税以扩大出口。
(4)在货币政策方面,先后采取了不同的货币政策措施。
首先,面对业已过热的经济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88年9月开始对经济进行以紧缩为重点的强硬的治理整顿,措施包括:1)加强货币信贷的计划管理,建立起全社会信贷监控制度;2)对企业信贷实行“限额管理,以存定贷”的办法;3)对贷款限额实行“全年亮底、按季控制、按月考核、适度调节”的办法,提高贷款质量,保证贷款用于生产性建设;4)加强信贷结构调节,保证重点生产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压缩一般性的需求;5)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实行专项管理;6)提高存贷款利率;7)清理整顿各类金融性公司,加强对资金市场和信贷的管理。
其次,当严厉的紧缩导致1989年的生产萎缩、经济滑坡之后,中央转而于该年9月起推行信贷结构调整前提下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具体内容有:1)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数量和银行的信贷规模;2)1990年两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以解决企业资金严重短缺而造成生产萎缩的问题,并对粮食、对贸、商业储备和国家重点建设等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的倾斜政策;3)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对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和乡镇企业的贷款规模,支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4)注入专项资金大规模清理企业的“三角债”;5)中国人民银行以点贷的方式,划出大批资金直接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放“启动贷款”和“安定团结贷款”,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正常运营。
在上述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作用下,1991年的经济回升到正常的增长速度(9.1%),全年物价总水平的自然上涨幅度约在3%左右,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基本实现了低通胀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宏观调控取得预期的效果。
3.宏观调控的特点
这次宏观调控是在经济改革全面展开之后第二次出现经济过热的背景下进行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上一次宏观调控的继续。然而,1988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也存在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1)虽然引起这次经济过热的是投资与消费需求的膨胀,但其中主要又是预算外资金支出的失控而引发的,因此,调控政策的重点是,通过调整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来压缩投资需求,通过严格控制奖励支出和福利支出来调整消费需求。在信贷方面,则重点收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的银根。
(2)调控手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明显地加大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力度。表现在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面,积极利用税收、银行信贷和利率杠杆等工具进行间接调控,尽量减少直接的行政命令方式。而且,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努力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相互协调。间接政策工具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标志着我国宏观调控日益逼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的背景和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有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提供了较好的微观经济基础。其次,企业和个人的理性预期逐渐形成,为宏观调控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接受能力,降低了政策的实施成本。最后,企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外贸等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减少了经济的结构摩擦和交易成本,使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框架得以建立。
(四)1993-1997年的宏观调控
1.宏观经济背景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激励下,中国经济开始了新一轮周期的启动。到1993年上半年,持续高涨的投资发展热情和宽松货币政策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全面释放,中国经济再度过热起来。
(1)投资需求的持续扩大推动着经济超高速增长,出现了全国各地的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明确确定,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进,经济的商品化和货币化进而也是市场化程度极大地提高。
(3)由于经济增长持续升温,特别是刚起步的证券和房地产市场过高的投资收益率,引发了货币的超量投放。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货币贷款的强烈需求越来越多地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以外的社会集资等直接融资方式来满足,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大量出现的银行违章拆借,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社会的集资热,整个金融形势陷入了混乱局面。
(4)财政形势日益严峻。财政赤字连年扩大,1992年和1993年分别是258.83亿元和293.35亿元。
(5)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的超常增长,使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开始全面释放出来,到1993年6月份,通货膨胀率已达到两位数。
(6)国际收支有恶化趋势。贸易赤字不断增大,人民币大幅贬值。
面对经济过热而出现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和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国家从1993年7月开始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的政策
这一次的宏观调控并不是简单地实施压缩总需求的紧缩政策去求得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而是有步骤分阶段地根据主要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1993年的政策
(1)金融政策:自1993年7月11日起提高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和新发行国库券的利率;要求所有专业银行在1993年8月15日前收回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放款最高限额的贷款;勒令所有专业银行收回非法贷款;将专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从商业性贷款中分离出来。
(2)财政政策:行政管理费用削减20%;要求所有地区在7月15日前完成国库券销售工作。
(3)投资政策:重新审查地方批准建设的开发区,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
(4)其他措施:改革外汇留成制度;禁止用打白条的形式支付购买农民粮食的费用;禁止地方政府向企业和农民的乱收费和摊派集资活动;派遣检查组,对金融秩序较为混乱的20个省和自治区的金融纪律情况进行检查;在年底前停止出台可能造成物价上涨的新的价格改革措施。
16条稳定宏观经济的措施使失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得到抑制,金融秩序混乱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但是,通货膨胀在粮油和其他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拉动下,进一步加剧起来。
1994年的政策
1994年的宏观调控目标是宏观经济稳定,对财政、税收、银行、外汇、投资体制等实施“一揽子”的经济改革。
(1)财政、税收方面:1994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通过“两分一返”,即: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中央和地方分设税务机构,分别收税;中央集中大部分财力,然后对地方实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理顺分配关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制框架。
(2)货币政策方面:1994年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具体是:1)严格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2)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3)继续实行信贷规模限额制度,要求新增贷款主要用于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农副产品收购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必要流动资金需求三个方面,同时着手建立政策性银行,以便把政策性贷款与商业性贷款分开;4)继续整顿金融纪律,取缔非法集资,停止发放政府赤字融资信贷;5)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银行体制;6)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试点;7)将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新的外贸交易总换制,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3)投资政策方面:要求在没有得到事先审批的情况下,停止上马任何新的国家投资项目。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实施,使以开发区和房地产为主的各种投资和投机热得到了有效抑制。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的滞后效应和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的农产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率仍居高不下。
1995年的政策
实施财政和货币“双紧”的政策,主要目标是降低通货膨胀率。
(1)财政政策:1)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数量和调整支出结构;2)改进国家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减少预算外资金对总需求的冲击;3)改进国家税收的征管,减少各种规避税收的行为;4)改进对出口企业增值税返还政策的管理,决定从7月1日起将出口退税返还率从17%降低到14%;5)增加支持农业发展的财政拨款。
(2)货币政策:1)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现金和信贷规模的增长;2)调高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积极回收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3)实行保值储蓄,提高通货膨胀保值贴补率,引导一部分消费资金转向储蓄;4)推广商业票据,扩大再贴现货币工具的应用范围;5)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6)禁止地方政府强迫国家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使高企的通货膨胀率被成功地降到了1996年初的两位数以下(8.3%),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也接近至稳定增长的水平。
1996年的政策
(1)财政政策
在财政收入方面:取消对进口资本货物的税收优惠待遇;结束各地方政府对外交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出口增值税的退税率;大幅降低进口税率(由原来平均的35.9%降低至23%)。
在财政支出方面:限制财政的资本性支出,将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农业、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
此外,改革政府债券市场,拍卖所有公债,并允许公债立即在二级市场上市(5年期储蓄债券除外),扩大公债品种。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2)货币政策
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并将货币总量的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实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基础的贷款规模管理,并运用本外币进行对冲操作;在上海建立全国性的银行同业间拆借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国债回购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推进银行利率的市场化;撤并非银行金融机构,新批设立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加强中央银行对金融的监管;颁布《商业银行法》,改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在5月和8月两度下调利率;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银企关系,实行主办银行制度;深化外汇体制改革,统一银行同业外汇市场,允许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历时三年半的宏观调控,成功地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位数以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9.8%的合理增长范围内,国际收支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平衡。经济的“软着陆”目标至此宣告成功实现。
3.宏观调控的特点
本次宏观调控是在市场化程度有了极大提高,而且明确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进行的。这就使它无论从目标选择,还是手段采用或是调控方式与具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均显示了不同的特点。
(1)虽然总目标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前提下的总量平衡,但却是有步骤分阶段地首先通过操作目标作用于所选择的中间目标,然后通过中间目标的逐步实现进而再趋近总目标。在整个宏观调控过程中,宏观调控政策自始至终是按照“软着陆”的方针来选择和执行。因此,既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又使经济保持在合理的稳定增长范围之内。
(2)在总体上是以紧缩性政策为主。基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总需求膨胀和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因此宏观调控的对象主要侧重于总需求方面,通过实行紧缩性政策来求得宏观经济总量的均衡。当然,其间也并不是完全排除对总供给的作用,例如,从发展农业以增加农产品供给量,从改进国有企业财务状况以解决国有企业效益不佳和就业问题等,都是从增加总供给方面考虑的措施。
(3)直接干预的行政手段大为减少,间接调控的经济手段得到了极大地利用。
(4)与前面的宏观调控相比,这次宏观调控的时间长,中间目标和操作工具也最多。这就避免了过去在宏观调控问题上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成功地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
二、扩大需求的宏观调控
1.宏观经济背景
199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日益显现的一些深层问题不断地动摇着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1)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在我国告别短缺而进入“过剩经济”时代的同时,经济也陷入了消费需求不足——商品库存增加——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居民收入下降的恶性循环之中。
(2)物价持续低走,货币供应量增幅持续下降,通货膨胀逐渐转变为通货紧缩。自1997年8月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首次进入负增长时期之后,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又相继于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出现负增长态势。
(3)失业问题日趋严重。一方面,在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压力下,相对有限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公开失业人数日趋增加。另一方面,作为体制转轨时期特殊失业现象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也不断扩大。
(4)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减缓了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限制了需求的扩大,减少了外国资本的投入。
针对上述经济形势,我国1998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确保8%的经济增长率的基本目标。
2.宏观调控的政策
(1)财政政策
1998年开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包括:1)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2)扩大政府支出,增加9亿元对农业的投资;3)为支持外贸出口,分批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从9%提到11%),加大“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同时正式启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有偿使用项目专项资金;4)向非国有商业银行发行450亿元专项国债,促进其增加贷款发行量;5)先后三次发行凭证式国债2000亿元,为配合人民币存款降息,下调了凭证式国债的利率;6)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专项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7)发行1000亿元10年期国债,作为国家预算内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投资;8)清理涉及企业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同时还宣布取消财政周转金,转变财政职能。
(2)货币政策
1)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2)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合并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帐户和备付金帐户,将法定准备金比率从13%下调至8%;3)为增加信贷规模,扩大贷币供应量,在1996年以来三次降息的基础上,1998年又连续三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4)调整再贷款利率,恢复公开市场业务中的证券回购业务;5)出台了多种鼓励消费信贷的措施。
3.宏观调控的特点
1998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是在背景和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下进行的。它在目标、方式、手段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与成熟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近似的特征。
(1)它是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的,目标是控制通货紧缩,通过扩大总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这次宏观调控在总体上依然是将总需求作为调控对象。但在投资需求的具体方面,则把投资重点放在农田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公用事业、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经济适用往房等六大基础设施方面,而投资来源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消费需求方面也一改过去的严格控制和压缩,第一次转变为鼓励与促进。
(2)政策手段和工具日益完善。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达到了较为充分利用的程度。在我国出现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后,国家财政政策由紧缩转向扩张,运用扩大财政支出的乘数和加速数原理来促进经济增长。其中,发行国债和调整税收政策等措施都充分体现出了财政的配置和调控方面的职能。货币政策在过去主要是规模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等更符合市场经济运作的工具。宏观经济政策表现出反周期调节的特征。
(3)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例如,为配合银行的降息,财政部相应下调了凭证式国债的利率;为增强银行的风险防范和调控能力,财政部发行了特别国债;为转变财政职能,整顿金融秩序,取消了财政周转金,等等。
(4)以财政政策和货币积极的政策为主,反映出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间接方式特征。就财政政策而言,纯粹的数量方式大为减少,侧重的是财政的配置和间接调控职能。货币政策上也减少了规模限额方式,强调的是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通用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当然,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一定程度的行政手段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5)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滞后性特点,更重要的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尚有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次扩张性的财政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并未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在解决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还需要有其他改革政策(如供给方面的政策)的配套进行才能有效发挥出来。但必须承认的是,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方向是正确的。
三、简短的结语
在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必要的条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因其内部的传导机制形成不同的乘数一加速数效应,而这种效应的有效释放又必须具备充分和必要的外部促成内部传导的条件,它包括能对政策作出灵敏反应的坚实微观基础、有效的体制条件,以及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基于没有市场基础的国家干预必然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又必然是经济的剧烈波动,在中国,要摆脱宏观经济运行中“不调易乱,一调又死”的怪圈,有效发挥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方面构建宏观调控的坚实微观基础。
收稿日期:2000-03-20
标签: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银行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财政政策工具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