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知识是在活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把教转化为学。进而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带着激情走进数学。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那么,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师生角色转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数学教学理念进行了全新的定位。要求教师不断对自身的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并且把工作的重点放到转变自身传统数学教学观念上来。教师要尽快从传统数学课堂所扮演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另外,教师应善于激励学生,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此外,在学习过程当中,应当关注学生的情绪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新标准,教师应当是课堂的引导者、促进者与参与者。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教师要善于处理师生间的关系,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细节上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要以这种交流与探讨的方式使数学问题得到解决,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为数不少的教师还在信奉着“师道尊严”,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也是唯一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完成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将现成知识灌输给学生。”新课改积极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在学习湘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时,我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敞开胸怀与学生平等交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做学生的合作伙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正是这种角色的转变,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每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进了课堂,但心中还想着课间的玩乐,此时若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引人课堂,可以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刺激,引起他们兴奋中心的转移。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第九册“相遇问题”时,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来导人新课:“早上,韦晓栋和蒋吴达分别从学校东西两头向校门口走去。韦晓栋每分钟走50米,蒋昊达每分钟走40米。两人同时走了3分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想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个个全神贯注,积极动脑,纷纷举手发表各自获得的许多信息,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三、善于引导学生创新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对学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勇于在实践中进行摸索,且敢于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比如,在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学习时,可引导学生收集社会上各种行业的数据,进行自己编制应用题目,然后同学间互相交换题目,进行探究数学知识。当然,对于学生自身编制的数学题目,教师应当给予相应的审核。在这种学习方式的进行中,教师不但可以对学生的情况加以了解,而且学生也会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这样,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不断被点燃起来,整个数学课堂也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善用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发展
为了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把“课堂评价”和“班级小组考核”“学期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做好了制度保障。
从预习到展示,从说一次到说多次,从说错了到说得很好,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尽量从过程的细微之处着手,适时地给予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适宜的评价。在“课堂挑战赛”,以及“阶段检测”“班级十星评选”等活动中优胜的小组和个人,老师发给他们精美的“奖励卡”,并给小组加分。这种评价机制,以人为本,注重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品德的培养,将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评价”成为了推动同学们前进的动力,最终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总之,教师应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落到实处,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让数学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地方。
四、善用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发展
为了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把“课堂评价”和“班级小组考核”“学期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做好了制度保障。
从预习到展示,从说一次到说多次,从说错了到说得很好,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尽量从过程的细微之处着手,适时地给予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适宜的评价。在“课堂挑战赛”,以及“阶段检测”“班级十星评选”等活动中优胜的小组和个人,老师发给他们精美的“奖励卡”,并给小组加分。这种评价机制,以人为本,注重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品德的培养,将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评价”成为了推动同学们前进的动力,最终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总之,教师应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落到实处,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让数学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知识是在活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把教转化为学。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展,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论文作者:赵晓黎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小组论文; 情境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