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高考课程标准卷与全国卷中的化学实验题分析与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标准论文,化学实验论文,全国高考论文,全国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作为全国第一批实行高中新课程的试点省份,在2007年实施了新课程高考。2008年增加了江苏实验区;2009年将新增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和辽宁5个省市总共10个省市实施新课程高考。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推进,新课程高考将全面实施。那么作为化学学科特征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重要途径的实验在新课程高考中是否彰显其鲜明的新课程特点呢?这将是高中新课程化学改革顺利推进的导向和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本文通过对今年5套高考课程标准卷和全国卷(Ⅰ、Ⅱ)中实验试题进行分析与比较,揭示出各自命题特点,以期抛砖引玉。
一、实验试题在试卷中的结构分布
各课改实验区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制定了各自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各大纲在“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和“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在“化学实验基础”中进一步指出“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要求“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2008年首次实施新课程高考的江苏省,在考试说明中除了上述要求外,还特别在选考模块《实验化学》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了解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在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中的应用”,同时要求学生“能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等。而非课改实验区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的化学实验部分只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等,而无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2008年5省(区)高考课程标准卷比全国卷更加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涉及实验的试题在卷中分布趋势合理,题型灵活,分值增加,突出了实验在学科中的地位。具体结构分布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2008年高考5套课改卷中实验题的总分与比例都比2套全国卷高。尤其是广东卷、江苏卷、山东卷和宁夏卷,他们的总分比例都在36.0%以上,其中最高的是第二期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广东省,总分比例为42.7%。海南卷2008年总分比例只占27%,而2007年海南卷实验题总分比例为41%。这可能是2007年这部分考题考生得分率低造成的。这也说明实验探究是该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薄弱环节,新课程改革需要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相信以后的高考命题像2007年一样彰显新课程的鲜明特点。2套全国卷实验题,全国卷Ⅰ中只有13分,仅占学科总分的12%。而全国卷Ⅱ中实验题总分有25分,占学科总分到23.1%,比2007年全国卷实验题占学科总分的19.4%高,呈上升的趋势。这是一种有利的导向作用。命题能渐渐地依据新课程理念,有利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表1 2008年高考新课程卷与全国卷中的实验题结构分布
由表1我们还发现,2008年5套课改卷的实验题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2种形式,但非选择题赋分较重。广东卷选择题为9分,占实验总分的14.1%,占试题总分6%,而非选择题实验题分值高达55分,占实验总分的85.9%,占试题总分的36.7%;江苏卷选择题为21分,占实验总分的33.3%,占试题总分的14%,而非选择题为42分,占实验总分的66.7%,占试题总分的28%;山东卷没有选择型实验题而只有非选择题,分值达30分,占试题总分的38.5%;宁夏卷选择型实验题为6分,占实验总分的17%,占试题总分的6%,而非选择题为30分,占实验总分的83%,占试题总分的30%;海南卷选择型实验题为6分,占实验总分的22.2%,占试题总分的6%,而非选择题为21分,占实验总分的77.8%,占试题总分的21%。可见,江苏卷实验题型分布合理,比其他4套课改试卷更注重以选择题方式考查实验;其他卷更看重非选择型实验,特别是山东卷,全部是用非选择型方式考查实验,这可能与各省的高考方案的不同有关。
二、实验试题在试卷中的内容分布
2008年5套课程标准卷与全国卷在实验考试内容上不尽相同,具体内容分布见表2。
表2 2008年高考新课程卷与全国卷中的实验题内容分布
分析表2可知,2008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均重点考查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方法,内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而课改卷更侧重对考生“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进行“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的考查。课程标准卷中出现了大量以数据、图表、装置图、流程图、关系图和文字表述等方式给出的实验信息,丰富了试题的呈现形式。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是新课程高考的重中之重,而实验探究是考查的重要方式。所以课程标准卷更侧重于对考生“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的“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在5套课程标准卷中的实验题,有些设计了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的考查,如广东卷第20题和第21题;有些只设计了实验探究过程的某部分因素,如江苏卷第18(2)题,宁夏卷第34题中设计了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力考查,海南卷第16题中设计了对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考查。考生要答好这类题除思路清晰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新课改中实验题解答的开放性较强,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如广东第20题,要求设计多个实验方案,第21题中提出合理假设(多个假设),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及写出实验过程,学生都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解答。
从考查的内容还可以看出,2008年新课程卷实验题的选材大多来自实际应用情境和真实情境,内容涉及了诸如材料、环境、能源、医药、化工等领域。如广东卷第19题关于造纸、玻璃、纺织和制革等重要行业的重要原料碳酸钠的提纯;第23题关于半导材料硅的制备;第26题关于合成药物、香料中的重要反应——醇氧化成醛的反应等。江苏卷第11题关于重要香料之一香兰素的合成,第15题关于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等工业产生的含氰化合物污水的处理,第17题有关工业制备,第18题的温室效应问题等。这使学生在具体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增进了理解,通过综合地迁移和运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达成。这符合《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要求,也与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无论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方面,还是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STSE思想”相吻合。
三、启示
通过对5套课程标准卷和2套全国卷从实验试题结构分布和内容分布进行分析与比较,对以后实验命题有如下启示:
①高考命题应体现新课改精神。2008年有21个省(区)使用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其中12个省(区)使用的是全国卷Ⅰ,余下9个省(区)使用的是全国卷Ⅱ,2套全国卷均适用于非课改省份。至2007年秋季,全国共有16个省实施高中新课程,2008年秋季还有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包括兵团)等4个省份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这样全国将有一半以上高中生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作为起导向作用的高考,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试题的命制应体现改革的精神。
②要高度关注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5套课程标准卷实验题体现了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技成果的结合,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以及所具备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今后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考查。
③选考模块中相关实验内容的考查。广东省选考的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2个模块,山东、海南和宁夏选考的是《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3个模块。选考模块中涉及实验内容的有广东省《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宁夏选考模块中《化学与技术》涉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山东卷选考模块没有相关实验内容的考查。海南省依然保持2007年试卷的特色,3个模块均设置为3个选择题和1个填空题,并且在《化学与技术》模块中实验题占13分。而2007年首次参加新课程高考的江苏省,选考的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2个模块,分值为12分,这更体现了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征,是本次新课程高考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值得肯定。所以,选考模块中涉及相关内容的考查,这是一个命题的趋势,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