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中三国管理理念的比较研究_管理理念论文

美、日、中三国管理理念的比较研究_管理理念论文

美国、日本和中国管理理念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美国论文,中国论文,管理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美国、日本和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正日益加强。其标志之一就是在1996年日本已成为中国的第一位贸易伙伴,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位贸易伙伴。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日本与中国企业管理理念的特点及其发展背景,详细阐明了选择有效管理理念的标准,并依据选择标准及未来的自然、经济、技术和文化环境预测了管理哲学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指导美国企业、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如何开展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具有巨大意义。

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1)美国管理理念的特点;(2)日本管理理念的特点;(3)中国管理理念的特点;(4)选择有效管理理念的标准;(5)对管理理念发展趋势的预测。

一、美国管理理念的特点

美国是一个由来自各国的移民组成的国家,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两者产生了美国管理理念的基本特点:强调个人主义与机械性的社会组织观念,通过契约关系来组成现代公司,用契约来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同时满足个人与公司两方面的需要。主要内容可以概述如下:

(1)公司主要被看作是一组资产,它的收益在短期内应最大化。换句话说,一家公司被看作是为业主生产货币收入的机器,它的经理要尽可能地从这架机器里榨取更多的利润。

(2)构成公司这架庞大机器的零部件是公司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与各位员工,它们之间的连接与运行完全按照契约条款和在各种规章制度中的具体规定。

(3)依据上述两点,美国公司的上层管理者认为,公司的职业经理仅属于公司的半内部人,而位于操作层的员工,不管是白领还是蓝领,统统被认为是外部人,他们都像一架机器里的零部件那样可以被随时调换。因为从技术上讲,任何具有相同岗位资格的人都可以填入这些岗位,完成所要求做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种机械性的社会组织观念,甚至渗透到了以感情为基础的美国家庭。据统计,美国人第一次结婚的离婚率高达60%,第二次结婚的离婚率高达30%。不少恋人,甚至在结婚前已经签订好了在将来离婚后如何分配家庭财产的合同。

美国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它能做到:在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以理性的契约、法规来整合个人利益,协调各种冲突,实现公司组织的目标。即能维护公司组织这个法人的独特个性,保证每个成员工作的基本质量与效率,因为达不到这一要求的成员将被立即调整。采用美国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就像用西医治病那样,能立见成效。

美国管理模式的缺点是:公司组织的每一个成员仅按照契约和岗位责任制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会主动去承担其他必需但尚未规定的工作。而实际上,在顾客眼里,公司是一个整体,公司产品的质量是由公司成员积极合作来保证的。因此,不主动进行协调,不主动承担未规定的责任,这往往是美国公司在历史上不能像日本公司那样好地实施全面质量营销策略的重要原因。其根源是没有把公司组织看作是一个由全体成员构成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共有一个生命的生物体。

二、日本管理理念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生活在火山列岛上。日本的自然环境险恶。如日本索尼公司前总经理盛田昭夫所说:一年365天几乎都处在大地震的威胁之中,还有台风、海啸的危险与暴风雪的侵袭。自然资源更少得可怜,举目望去,除了水以外,几乎一无所有。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养成了团结一致、努力工作、追求技术的优秀品质。上述因素产生了日本管理理念的基本特点:信奉共有一个生命的生物体的社会组织观念。其主要内容可以概述如下:

(1)公司是一个生物体,各个成员像一个人的手、脚、心脏、大脑一样组成了一个共同的生命,他们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即便在公司遇到困难时,公司也不轻易辞退员工,倾向于实行终身雇佣制度。

(2)公司也像一个和谐有效的家庭生产单位。为了提高效率,每一个人虽然有分工,但随时愿意尽力帮助其他人更好地完成工作,也愿意随时接受新的分工。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个人之间不存在着推卸责任的现象。各个成员像构成一个人的各种器官一样,会主动合作与协调,为了共同的生命或利益,作出最大的贡献甚至牺牲。像一个人搬东西一样,左手不行,右手来帮助;双手还不行,双脚会自动来帮助。

(3)一家公司的所有成员都属于公司内部的自己人。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有三个,如日本三洋公司前总经理井植薰先生所说的那样:第一是造组织,第二是传授技术,第三是运用资金。要造组织,首先就要招聘、培训好员工,使员工认识到他们必须在一起努力配合把工作做好。如日本大仓集团管理的宾馆,都有一本定期出版的宾馆通讯,上面将每一位新员工称为新社员,刊登每一位新员工的照片、爱好与格言,并刊登员工新生婴儿的照片,实实在在地让员工感受到公司是一个人人应该为之奋斗的家。

日本管理模式的优点是:这种公司组织能将全体人员协调得像一个最优秀的个人那样,来随时对公司产品的质量承担全部责任,使顾客非常满意。

日本管理模式的缺点是:需要整个社会存在许多具有高度自觉性的劳动力,同时,也需要公司的业务量始终充足,利润状况良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行以具有高度自觉性为前提的共有一个生命的生物体的管理模式,实行终身雇佣制。

三、中国管理理念的特点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缺乏的国家,为了整体的生存,像日本一样,强调采用具有一个共同生命的生物体的组织管理理念,其基本特点是采用以和为特征的儒家学说。其主要内容可以概述如下:

(1)“仁义治天下”,“克己复礼”,注重感情投资,道德教化。如管理者要先勇于吃亏,让群众先获得实惠,这样才可以受到群众的拥护,取得领导权。喜欢采用中医治病那种慢慢调理的方式来化解矛盾,进行管理。

(2)“不患寡,只患不均”,喜欢采用缩小差距、追求结果平等的分配政策。

(3)“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群体力量,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如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儒家经典——《大学》中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所以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强调和谐,稳定与团体意识,这对于避免团体间尖锐的矛盾冲突,更好地分配与利用有限的资源,具有重大的作用。

这种管理模式的缺点是:(1)注重“人治”,而非“法治”,结果一切规章制度都形同虚设,执行时往往因人而异,常常被打破,由此造成公司没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公司工作的专业化与标准化程度较低,因此导致工作不稳定和效率低。(2)提倡平均主义与好人主义,忽视了公司成员中实际上存在着好、中、差三部分人,这样做的客观结果是使处于“中”、“差”状态的人制约着公司的发展,使公司经常处在“不死不活”的落后状态。(3)片面信奉“仁者爱人”观念,在客观上助长了许多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干扰了公司正式组织的有效运转,甚至使正式组织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四、选择有效管理理念的标准

选择有效管理理念的根本标准是要使一个群体——现代公司组织能在全球化竞争的环境里,能战胜竞争对手,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下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选用的管理理念应该使现代公司的三个活动主体——公司业主,公司员工和公司顾客的利益最大化。

第二,选用的管理理念应该适合公司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如美国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那里的公司可以采用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机械性组织的观念。又如,日本和中国缺乏自然资源,因此它们需要更强调公司内部的和谐与合作,采用共有一个生命的生物体的组织观念。

第三,选用的管理理念应该适合于公司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公司所选用的管理理念是应该能为它带来竞争优势的管理理念。

第四,选用的管理理念应该适合于公司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如随着电讯技术发展,沟通方式更加便利化,这可以使得不同规模的公司能够选用不同的管理理念。小的公司可能会发现,它采用机械性的社会组织观念可能会更有效率,原因是它喜欢雇佣大量的临时工或兼职人员。大的公司可能会认为,它应该选用共有一个生命的生物体的管理理念。因为它想使它的员工队伍稳定下来,特别对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并使员工的作业标准化。

第五,选用的管理理念应该适合公司的文化环境。这既包括该国的传统文化,又包括由全球化经营所带来的外国文化,特别是竞争与合作对手的文化。

五、对管理理念发展趋势的预测

依据选择有效管理理念的标准,虽然不同国家的公司由于原先选择的惯性缘故,可能会继续保持它们自己管理理念的特点,但是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将迫使它们采用类似的管理理念,即能给它们带来竞争性优势的管理哲学。如已被全世界公司广泛采用的全面质量营销理念就是一例。

全世界管理理念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将美国的机械性组织管理理念与日本的生命体组织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以美国的机械性组织管理理念——契约与规章作为公司管理的基础,它的含义是一切人都要订契约,一切工作都要按制度办,这样做可以明确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保证工作的基本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和行为,可以随时调整。以日本共有一个生命的生物体组织管理理念——为整体自觉地多作贡献作为公司倡导的精神,和全体人员追求的目标。虽然它不是普通员工必须要遵守的纪律,但它必须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守则。上述两种管理理念融合的结果,既适合于不同层级的员工的自觉性程度,又可以充分发挥公司整体的巨大潜能。客观上,不少美国公司与日本公司正在朝这一方向发展。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鼓励员工购买公司的股票,就是想把员工融为公司生命体一部分的举措;而日本的东京三菱银行的合并裁员,就是为了使公司成为一架更有效率的生产盈利的机器所作出的努力。

标签:;  

美、日、中三国管理理念的比较研究_管理理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