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空间建筑防火方案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_成寅妮

超大空间建筑防火方案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_成寅妮

上海帝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129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也呈现出建设规模扩大化、施工技术复杂化、指导理念多元化以及应用价值集成化的显著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各种规模的建筑火灾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高质推进。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超大空间建筑的火灾特点,探讨了对其进行防火方案设计的具体策略,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超大空间建筑;防火方案;现存问题;设计策略

引言:

相较于普通规模的建筑,以体育馆、话剧院、展览馆、会场等为代表的超大空间建筑在发生火灾的过程中,普遍凸显出受灾范围广且影响价值大的特点,因而其防火设计工作的开展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关注。而能否科学设计并有效应用防火方案,不仅直接影响着建筑本体规划、设计以及建造价值的实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高低,同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联密切。基于此,探究超大空间建筑防火方案设计及应用,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超大空间建筑概述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建筑技术,为建筑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之下,出现了如体育馆,剧场,展览馆,大型仓库以及车间等许多类型的超大空间建筑,这些建筑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为工程项目规划以及建造过程中的防火设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之所以要专门研究超大空间建筑的防火设计工作,主要在于该类型建筑发生火灾过程中所凸显的如下几个特点:

(一)人员疏散难度较大

实践证明,现阶段的各类型超大空间建筑主要用作商业用途,因而普遍存在着人员数量大且较为密集的特点。再加上缺乏必要且强有力的防火分隔,所以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内部人员的紧急疏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救援工作的开展难度,甚至消防人员还需要提防因人们无组织、无目的逃散下的踩踏事件,实际疏散工作的开展难度可见一斑[1]。

(二)火灾探测较为迟缓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建筑物都安装了专门的火灾探测器,旨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的苗头,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发展。但是,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超大空间建筑时,实际的应用效果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具体来说,因火灾探测器多直接安装于建筑顶棚,并且以空气的温度或者是浓雾烟气作为探测的主要信号,但是因为超大空间建筑的顶棚多超过普通建筑的高度,在6-10m的范围之内,因而普通的火灾探测器很难在第一时间预报险情,这就限制了有关人员对火灾形势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受制于超大空间建筑内部的热风压,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也将大大下降,实际的安装与应用价值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三)消防装置难以应用

现阶段,我国普通建筑在防火设计中普遍应用到了火灾预防的自动喷淋系统,一旦顶棚的温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或者是空气中的烟雾量满足了喷头的启动要求,自动喷淋系统就会进行洒水灭火[2]。但上文中我们分析到,火灾探测技术很难有效应用于超大空间建筑之中,所以以此为基础而应用的自动喷淋系统,也很难在超大空间建筑中发挥自身的安装价值。

(四)结构耐火性能较低

就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实况来看,现阶段用于建设大空间建筑的材料多为钢结构,并不具备较高的耐火性能。要注意的是,钢材虽然隶属于非易燃材料,但如果在长时间的高温燃烧这一情况下,它很难保持原有的稳定性与强度。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如果燃烧温度达到550℃,钢这一材料的屈服强度将会下跌至正常温度状态下的一半。一旦温度超过600℃,这一材料的强度以及硬度将会完全消失。如此以来,一旦在超大空间建筑中发生火灾,并且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会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重视这一类型建筑防火方案设计的原因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超大空间建筑的防火设计

上文中我们分析到了超大空间建筑面临火灾时所凸显的特点,下文中我们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超大空间建筑的不同分部入手,探讨这一类型建筑防火方案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屋盖系统的防火设计

现阶段,我国超大空间建筑多应用到的是钢结构的网架屋盖体系,并且普遍使用钢管杆件作为其主要的结构杆件,这对于提升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大有助益。在这一背景下,防火设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在屋盖表面覆盖一层不燃材料,从而避免火灾形势的扩大化发展[3]。另一方面,可以在其屋盖处安装并应用水冷却系统。如此一来,既有利于实现对屋盖系统的全面保护,同时也可以有效限制火灾的范围,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人员疏散的防火设计

因为超大空间建筑所凸显的人员数量多且密集的特点,所以在开展防火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员疏散层面的设计工作,这也是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具体来说,这一方面的设计应当落实到如下几点:建筑内部应当设置充足数量的安全出口,并确保其宽度可以满足有关规范要求的最大值,且建筑内部任何一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应当不超过30米,从而为火灾中人们逃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如果建筑为多层结构,则楼梯的设计应当采用封闭式模式,并且在选择楼梯间门的过程中,应当选择乙级及其以上的防火门,在其周边避免设置门槛或者是踏步,从而有效降低紧急疏散情况下发生踩踏事故的概率,并且确保对火灾形势的有效控制。最后,超大空间建筑内部必须配置起一套科学、长效的防火机制,涵盖了火灾预警、应急照明、事故广播等要素,并且在建筑内部各个显眼的位置,做出相应的疏散指示标志,最大程度上提升人员疏散的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当在建筑内部预留一定数量的消防安全通道以及应急避难所,最大程度上规避火灾对于广大人民的不利影响。

(三)防火分隔的有效设计

在建筑内部如果可以根据其实际需求,合理设置防火墙的位置、规模等,那么将会实现对于火灾形势的有效控制,将其对广大人民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因而在超大空间建筑内部应当对防火分隔进行有效的设计。具体来说,其防火墙应当直接设置在地基之上,或者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之上,并且确保其不高于屋面,从而实现对不同燃烧区域的有效阻隔[4]。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建设天窗端面的过程中所选用的为易燃材料,则必须在防火方案设计过程中强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全面提升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始终将火灾的发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四)其他部分的有效设计

现阶段,超大空间建筑中普遍应用到了防火玻璃以及玻璃幕墙,所以在防火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其的隔断设计。这一目的的实现,应当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做好防烟设计工作,即所选用的幕墙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同时也要对管材的空腔做好密封处理工作。另一方面,在防火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幕墙骨架连接部位的特殊设计。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腰型孔的模式,从而有效规避因为温度升高而对幕墙密封性能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无论是防火玻璃还是玻璃幕墙的选用,都必须重视其整体的耐火性,即这些材料必须具备独立、完整的特性,从而降低其在火灾发生时出现断裂或者是倒塌现象的可能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各种规模的建筑火灾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因超大空间建筑在发生火灾时所凸显的人员疏散难度较大、火灾探测较为迟缓、消防装置难以应用以及结构耐火性能较低等特点,有关主体必须重视对这一类型建筑的防火方案设计工作,从屋盖系统的防火设计、人员疏散的防火设计、防火分隔的有效设计等层面入手,实现对火灾形势的有效控制,最大程度上降低其对人民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占伟,房华.大型室内温泉建筑防火设计难点与解决方案[J].低温建筑技术,2017,39(11):43-45.

[2]李絮.超大空间建筑防火方案设计及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7,24(03):229-230.

[3]杜春宇.浅谈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中外建筑,2016(11):134-136.

[4]李引擎,张向阳,李磊,刘文利,肖泽南.建筑防火安全的新思维——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发展历程[J].建筑科学,2013,29(11):70-79.

论文作者:成寅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超大空间建筑防火方案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_成寅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