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分析与预测_普通高中论文

农村职业高中发展分析与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高中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7)05—0084—04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区段是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之所在[1]。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取得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中级和高级职业技能的工人。作为培养中等职业技能工人的重要机构,农村职业高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农村职业高中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直处于滑坡状态,虽然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其发展势头有所回升,但目前状况仍然堪忧。要想摆脱发展困境,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必须调整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因此,基于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的现实,提出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的宏观思路,以此为指导对农村职业高中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设计相应的政策路线,将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的现状

(一)从发展规模来看,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职业高中整体处于滑坡状态,欠发达地区更为严重

全国县镇和农村地区毕业生升入中职的比例由1996年的26.9%下降到2001年的17.7%。尽管同期普通高中发展较快,但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却由44.2%下降到43.1%,五年没有上升反而略有下降。2002年农村职业高中招生数达到104.41万人,比2001年增加8.35万人,呈现回升趋势。但与农村高中阶段人口数量的增长相比,缺口仍然较大,且职普失衡状态有增无减。2001年农村高中阶段在校生职普比为1∶4.48,2002年下降为1∶4.76,不少县市已经出现普通高中的一枝独秀的局面。根据宗晓华、陈静漪(2006)的研究,属于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息烽县、内蒙古林西县、四川省井研县的职业高中招生数量明显低于普高的招生数量,职业高中招生占高中阶段的总招生的比例分别为0.21、0.09、0.09。发达地区的长兴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基本与普通高中持平[2]。因此,欠发达地区的职业高中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目前正是我国高中学龄人口高峰期,而且财政对职业教育中贫困生资助范围的扩大和力度的增加,这使得农村职高的招生数有所增加,但是在人口高峰过后农村职业高中的发展形势将会变得严峻。

(二)从办学条件来看,农村职业高中普遍存在资源短缺,设备陈旧,图书匮乏,实验实习基地不足,适应市场能力弱等现象,陷入低水平运作的恶性循环,甚至出现职业教育资源向普通高中、初中大量转移的现象

我国职业高中的生均教育经费长期低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多项办学基本指标(如专任教师人数及学历合格率、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率、理科实验设备达标率、图书达标率、体育馆面积达标率等)仍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要求;而且,远远低于普通高中办学的基本指标,增长速度也多数低于普通高中。农村职业高中更是如此。农村职业高中毕业生大部分要去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就业,财政投资的外部性太强,地方政府积极性极为有限,况且县级政府财力本身薄弱,最终导致农村职业高中经费拮据,资源匮乏,许多学校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备设施和设备,教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更是无力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职业高中普遍出现教学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不大,为农村和城市经济服务的能力不强的现象,陷入低水平运作的恶性循环。

(三)从师资力量来看,农村职业高中教师合格率明显低于普通高中,文化课教师占的比例太高,具有一定职业技术素质的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极为短缺

教育部曾多次出台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一方面依托高等院校,建设了52个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03年又新增两所学校,使基地总数达到54个;另一方面依托大型企业建设了6个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此外,各地还相应建立了125个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并开展了相应的师资培训工作。2003年教育部又将承担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任务的学校由13所增加到22所,招生计划增加到1560人。然而,农村职业高中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仍然没有扭转。县级财政薄弱,编制控制很严,农村职业高中没有能力吸引高水平的教师。再者,农村职业高中多是由薄弱学校改制而来,文化课教师较多,专业课教师较少,比例失衡,学历达标率较低,这些与农村职业高中的教学是极不适应的。农村职业高中教师基本没有进修培训的机会。多数农村职业高中教师靠自学来勉强教授开设的课程。

二、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的思路

(一)由于生源数量不足的根本症结不在社会歧视职业学校等需求方面,而在供给方面,即职业学校资源匮乏,横向和纵向衔接不畅,无法满足生源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因此,发展重点应放在改善供给上

首先,职业教育的生源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派生市场。如果农村职业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和技术教育,在文化课的教学质量上又比普高低,那么初中毕业生就没有动力来上职业学校,企业也没有任何激励来聘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而不录用普高的毕业生。目前农村职业高中正处于这种困境。

其次,学生就读职高或普高的选择都面临着风险,为了化解教育选择的风险,各国中等教育都建立了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渠道。目前,从横向上看,农村职高并没有和普通高中建立合作和沟通关系,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不能转学到普通高中;从纵向上来看,虽然农村职高有对口升学指标,但是总体上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招生仍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而非职高,职业学校的纵向衔接关系并不顺畅。每个人都有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选择一个向上继续发展的机会很小的教育机构就等于自我封顶,甚至自弃。因此,目前农村职业学校无法为学生选择化解风险,也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向上发展空间。

最后,对职业学校经费支持不足,不是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而是由于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地方政府的投资收益很不对称,所以县级政府或乡(镇)政府也没有大力投资职业教育的激励。

农村职业高中滑坡的主要问题出现在供给方面。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政策着力点应该放在供给方面,以供给方面的改革作为突破口,集中精力提高教育质量。

(二)由于县级政府的财政实力薄弱,农村的普职比例没有必要和城市的普职比例进行攀比,农村职业高中在校生数量也没有必要和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曾提出要“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这是根据我国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和劳动力市场状况而提出的总体规划,但大体相当的普职比例是对全国总体而言的,并不是一定要强硬地贯彻到农村地区。这里有两个观点需要明确:第一,农村居民并非仅到农村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他们可以到城市,甚至到劳动力输入地的城市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第二,为“三农”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并非必须设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机构也并非主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高有着根本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它需要合格的专业教师来传授专门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更需要专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或实习基地来进行实地操练。因此,要办好职业高中,其成本较高。考虑到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的财力十分薄弱,农村的普职比例没有必要和城市的普职比例进行攀比,农村职业高中在校生数量也没有必要和普通高中持平。

(三)由于我国产业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集群,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实习基地、劳动力需求信息、双师型教师等重要教育要素上处于比较劣势,因此,应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功能,恰当地估计其能力,提倡多种办学模式,发挥其比较优势

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把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非农产业就业,用城市化来带动农村的发展。产业向城市和发达地区集群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现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以后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由于产业集群,企业之间、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信息沟通高效,要素流动和技术扩散速度加快,职业教育在产业集群地区发展得天独厚。因此,完全有必要重新考虑一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发掘其与生源地接近,交通成本低,生活成本低等特征,创造多种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对于非产业集群区域的农村职业高中,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可以考虑:第一,承担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通识型知识和基础技能培训;第二,通过合作办学,承担职业教育中偏重文化课和职业技能理论方面的教育任务,将实习和现场技术操作的任务转移到产业集群区域职业学校进行;第三,扩宽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渠道,使其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预备学校。

三、农村职业高中发展预测

根据上述宏观发展思路,我们选取了反映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的四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职业高中发展提供依据

预测的基础数据来自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OECD发布的Education at a glance。预测的基本方法是:(1)基于对学龄人口的预测和分析[3],以及对农村高中的预测[4],遵循农村普职非均衡发展原则,并结合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普通高中升学比例和初中升学比例形成对结构的预测;(2)基于高中阶段生均经费指数的国际比较和课题组成员宗晓华、陈静漪关于财政收入的预测和分析,遵循职业高中生均成本逐步赶上并高于普通高中的原则,以及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原则,形成对经费的预测;(3)根据国家《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和《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的标准》,形成对教师的预测;(4)根据现状数据和《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的标准》,以及财政性经费的增加速率,遵循逐步达标原则,形成对办学条件的预测。具体的预测结果见下表。

四、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的政策建议

对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的预测是建立在其能够平稳、健康发展的假设之上,是一种动态优化分析方法。虽然在预测过程中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仍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合理的政策支持。

(一)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高中进行统筹,适度集群,发挥规模效益,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使其摆低水平运转的陷阱

职业学校具有规模效益,进行适度集群有利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对职业高中进行统筹,调整布局,适当集群,将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中央和省财政必须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县财政的实力。在县财政实力增强的前提下,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我们预测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逐年增长就体现了这种导向。如果不加强财政投入,不改善教育服务的供给能力,农村职业高中的恶性循环将很难打破。

(二)改革教育体制,加强农村职业高中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加大引进合格、优秀专业教师的力度

虽然中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但是中等职业教育并不等于终结职业教育,它必须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向上发展空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已明确倡导:“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从各国的实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横向上与普通学校,纵向上与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沟通与衔接是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之一,也是教育体制成熟、完善的标志。因此,我们必须将教育体制改革提上日程,逐步加强农村职业高中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基地。加强与高等职业院校的联系,也为引进优秀的教师创造条件。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编制不够是困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财政和人事等相关部门要对农村职业高中加大支持力度。

(三)规范有关职业资格,明确就业准入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及早将农村职业高中一年级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实行免费、强制职前教育和培训

要改变目前农村普职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改善普职生源比例,规范有关职业资格、明确就业准入制度是必要的配套改革。农村地区有许多初中生辍学进城务工,没有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大多在不具备任何职业技能的情况下就业,这不但不利于学生本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稳步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和完善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结合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现实情况,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把农村职业高中一年级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实行免费、强制职前教育和培训。在实行免费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不同的政策选择,如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发行职业教育券,用以促进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和资金的利用效率。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繁荣哲学和社会科学计划2003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批准号:03JZD0035)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07—08—02

标签:;  ;  ;  ;  ;  ;  

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分析与预测_普通高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