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6105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接收的98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9例。开腹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治疗有效率47例(95.92%)显著高于开腹组38例(77.5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6.12%)显著低于开腹组12例(24.49%),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反复呕吐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经过临床体检,可触见肠型以及肠鸣音,可以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若未采取及时的治疗,将会使得患者病情加快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上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视。近几年来,伴随医学研究的更加深入和发展,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愈加成熟和完善,国内医学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腹腔镜手术技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试验均经过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书开展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接收的98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9例。其中,开腹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29例,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46.04±5.24)岁;发病到手术治疗的最短时间为12h,最长时间为55h,平均时间为(38.8±15.3)h;腹腔镜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297例,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46.74±5.83)岁;发病到手术治疗的最短时间为15h,最长时间为58h,平均时间为(40.2±16.5)h。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发病直到手术时间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手术方法
开腹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后,使用剪刀分离患者粘连脏器,并使用大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手术过程中避免对于患者肠管和腹壁正常组织的损伤,手术完毕后进行止血治疗,缝合切口即可。
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准确评估患者的手术条件,首先,进行全身麻醉,随后于患者肚脐周围作一切口;其次,插入气腹针,并于患者腹腔内放置腹腔镜,全面探查患者的肠梗阻位置,针对肠道粘连位置进行松解,并进行肠管牵引。经过检测等到患者达到分离条件后,则可以实施超声刀手术治疗进行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分离肠管和切口时,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包括:钝性分离、锐性分离等,并做好电凝止血处理。手术完毕后实施胃肠减压、消炎处理等常规护理,给予氧气支持。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并发症观察指标包括:粘连性腹痛、肠梗阻再次发作、切口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均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开展临床数据和指标的分析和整理,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选择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治疗效果比对
腹腔镜组的治疗有效率47例(95.92%)显著高于开腹组38例(77.5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各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比对
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6.12%)显著低于开腹组12例(24.49%),卡方值=6.376,P值=0.01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患者体内腹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患者肠道功能难以正常运作,使其体内纤维蛋白长时间聚集在肠道内,增加肠梗阻的发生几率,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出现腹痛、腹胀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2]。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肠梗阻的再次发作,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临床上通常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在实际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将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脏器组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机体健康,术后也将会增加再次粘连的发生几率[3]。近几年来,伴随医学研究的逐渐生固体,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愈加完善和成熟,通过利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将会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术后再次腹腔粘连的发生[4]。
经过本组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的治疗有效率47例(95.92%)显著高于开腹组38例(77.5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6.12%)显著低于开腹组12例(24.49%),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通过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与开腹手术方法相比,通过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更加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效果十分理想而又确切。
参考文献:
[1]姜启永.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9):678-680.
[2]王祥龙.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J]. 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906-908.
[3]秦建华.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6983-6983.
[4]李海军,王举,王永强.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对比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3):6510-6511.
论文作者:李元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肠梗阻论文; 患者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