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近年来,绿色建筑得到广泛应用。减少建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活环境,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对环境无影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建设条件下不破坏环境的基本生态平衡。本文主要讨论绿色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希望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发展趋势
1 绿色建筑概述
建筑发展是一直围绕着人、建筑、环境来进行的,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的生存方式。所以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在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最大化建筑的生命周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利用空间。所谓的“绿色建筑”是指建筑物在使用中符合要求的前提不会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基础和危害人的健康,并可以在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建设一种建筑,也被称为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物等。
2 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中,社会发展进入了绿色生态的新纪元,绿色建筑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绿色建筑的意义是科学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资源的损失,合理利用空间,通过建筑的先进设计理念变为人与自然、人造建筑和有机整合的自然环境,协调新的建筑形式,其建筑充满实用、环保、开拓、和谐的绿色建筑特色,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完全符合建筑发展的主题。
3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3.1绿色环保原则。保护建筑周边自然环境和水资源,防止大规模人为施工化,合理使用植物绿化,加强人与自然的交流。绿色建筑首先要遵循生态原则,即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利、海洋能源、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尽可能地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通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3.2节能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天然材料不破坏自然环境,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实用、耐用、抗老化,近期建设和长期使用有机结合,使用现代技术和技术手段实现人造空间环境的建设和使用条件。促进经济节能材料的开发,使建筑更环保,资源节约更多。
4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途径
4.1 绿色建筑的场地选择和设计
绿色建筑不单纯是技术手段下的功能空间创造,同时要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现有资源和形式特征相适应,达到绿色与建筑水乳交融。因此,绿色建筑在场地选择和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气候和场地因素。如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尽可能利用天然热源(太阳能)、冷源来实惠采暖与此同时降温,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降温除湿。绿色建筑在整体设计上讲究科学,集成绿化配置、通风和采光的设计上都强调自然化,对于围护结构采用低耗能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的使用上,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废物排放减量无害、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功能灵活适宜、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六大特点,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4.2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
以前人们总是寻找轻巧、结实、便宜、美观的建筑材料,现在则着重选择对环境保护有利的建筑材料了。这种材料就是绿色建筑材料,它无害、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无污染、无辐射。尽量减少木材。设计、施工中坚持不用含用有害物质的材料,油漆、地面胶、地毯、地面材料、墙面装饰材料等须经严格审核才可用。尽量回收建筑材料,在建筑中重新利用,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垃圾。选用低能耗产品。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和耐用材料,减少长途运输所浪费的能源和产生的废气污染等。
4.3 绿色建筑的建筑设计技术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节约能源的最有效办法是减少供暖(冷)热量的损失。这里,建筑的密度、单元的组合、建筑的朝向、建筑的结构和体量的安排,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都是要考虑的因素,此外,材料的类型、墙体的厚度、窗户的面积、门窗节点的构造也同样不能忽视。现代主义的国际风格表现在建筑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大面积的玻璃窗。这种设计是建立在便宜能源的基础上的。浪费的能源十分惊人。夏季,它须耗费大量额外的空调制冷的能量;冬季,它又大量消耗暖气的热量。因此,我们设计时不能盲目追求时尚,大面积开窗,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开窗。在需要保温隔热的地方,建筑的门窗还要做密封设计和处理。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精心设计历来是建筑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把节能放在第一位,则是绿色建筑提倡的。建筑的外围护由墙、屋顶、门窗三部分组成。因此,严把外围扩关,防止能量散失十分重要。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建筑细高比越大、热损耗/热吸收也就越大。以立方体建筑为例,最经济的比例是1:4(高:宽)。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从节能的角度宜首选高层和中高层建筑。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建筑层高固定时,对于确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同时,减少体型凹凸变化,采用规则平面形式。一个好的建筑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的资源来减少建筑的热和改善室内的环境质量,仔细划分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区,使不需要窗户的功能区域尽量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使具有相似使用功能的功能区域尽量位于同一区域,以利于建筑物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及节能。尽量依靠物理学原理,利用风压和热压,在室内组织自然通风,既减少了对空调设备的依赖又能防潮、除湿、换气、改善空气质量;而且,就对人的舒适度而言,自然空气是远胜过设备产生的空气的。
5 案例分析
浙江严格遵守国家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严格落实国家和浙江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全力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杭州市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1.35亿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逾862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面积逾2400万平方米,建成和在建太阳能光电装机容量约为48兆瓦。建有6个绿色生态城区和园区,建成投产8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设计年处理能力达665万吨。杭州市成为省内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建设密度最大和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绿色建筑创新奖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6 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探索,对行业提出了一个原则和要求,以全方位视野,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看,以最低的能源消耗,以可持续的方式解决问题。室内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室内环境应满足必要要求,应具备适当的温度、湿度、必要的风速、新鲜空气、大量的光线和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和噪音干扰。要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在自身和环境的需要下,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使用资源,也要在用户保护的过程中,不要污染环境。
7 结束语
绿色建筑不仅有助于促进全球环境质量的提高,而且还有助于人们提高生活质量。重视绿色建筑研究,从环保的角度或能源观点都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政府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带来各种利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逐步提高绿色建筑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编委会.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A].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卓. 试析绿色建筑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 四川水泥,2014,07:230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建筑论文; 环境论文; 节能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