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现代环境文化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政府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政府是环境文化的建构者
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不同的、出乎预期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这段论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经常地被人们引用来作为塑造环境意识的经典根据。实际上,恩格斯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描述揭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那就是不仅人们需要树立环境意识,而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拥有环境文化。一个拥有环境文化的国家或民族,是能够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个没有环境文化的国家或民族就无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就会以自然界的征服者和统治者自居,结果是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环境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环境意识的总和,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中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崇拜各种各样的自然之神,到儒释道各家丰富的自然观,再到以“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为核心的环境文化体系的形成,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这种文化不仅可以使整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人从其中找到树立环境意识的根据,而且这种文化总是现实地发挥着作用,以文化因子的形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这种文化不仅提供给人们一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尺度,而且实实在在地整合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有着感情和谐的体验。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深厚的环境文化分不开的。
然而,正如一切传统的东西都在现代社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样,中华民族的环境文化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是极其严重的问题。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这一文化根基,它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就会迷失方向。好在环境意识的觉醒己成为一个世界潮流,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危及到人类生存的问题,即一个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与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对于中国传统的环境文化来说,是一个延续和发展的大好时机。在当今世界的环境保护运动中,中国传统环境文化会不断地给予人们以启示,一切希望人与自然关系走向和谐的人们,都会在对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认识和把握中来改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重塑自己的生存模式。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环境文化有着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发掘这种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关系着人类的命运,关系着地球的未来,正如李鹏委员长在桂林举行的《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上的演讲》所指出:“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人们在回顾已走过的历程的同时,都在认真思考应该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子孙后代。”我们已经看到,在当今中国,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要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战略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种重视环境保护的发展策略中存在着一个基本思路上的问题,那就是出于自然的压力而提出环境保护的方针,没有从环境文化建构的高度作出战略选择。
如果说中国的传统环境文化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遗产的话,那么继承和发展环境文化则是当代政府必须自觉的责任,政府在现实的环境压力下,应当有着明确的建构环境文化战略,积极地引导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研究和梳理,使之现代化,这将是中国对“处于转折点上”的人类新作出的又一伟大贡献。应当说,中国政府关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的环境保护方针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建构环境文化体系,那么一切环境保护的措施都必将成为一种权宜之计和随机性的选择。所以,我们认为,政府不仅是环境保护的主体,而且是环境文化建构的倡议者和引导者。
二、环境文化建构的现实考量
人类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谐共处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通过生产、消费活动,消耗自然资源而使自然发展;自然通过转化人的废弃物而使自身得到恢复和发展。当人对自然的索取超过其自我恢复的能力时,当人向自然抛出的废弃物超过其自我净化能力时,就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其结果是危及人类自身。联合国环境署、开发署、世界银行和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发表的《1996-1997年度世界资源》的报告,向人们提出了警告:全球都市化正在改变人类的物质和社会生活环境,加剧了全球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报告列举了许多数据,如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的能源消耗增长了50%,而到202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还将比现在增长50-100%.世界有近10亿人口主要靠鱼类资源获取蛋白质,但过度的消耗已使全球海洋鱼类资源减少1/4以上。据美国矿产局估计,按1990年的生产速度,世界黄金储备只够用24年,水银为40年,锡为28年,锌为40年,钢为65年,铝为35年,石油探明储量只可供开采44年,天然气为63年。据哥伦比亚大学一个研究小组估计,普通北美人每人每年消耗的资源相当于12英亩农田和林地提供的可再生资源。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按这个速度消费,需要相当于4个地球的生产用地。如果全世界都按照北美人的速度向空中排放污染物,那么我们至少还缺9个地球,或者说9个大气层,才能安全地吸收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存已经受到了极大威胁。我国的情况更突出,6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丘陵;33%的国土面积是干旱区和荒漠区;55%国土面积不适宜或较难适宜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四大资源,我国人均占有量只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七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而另一方面,人口基数却很大,并在继续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16亿,这无疑给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增加压力。我国的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前所未有的:1.水土流失面积大于治理面积。风蚀和水蚀达3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2.北方沙化面积160万平方公里,且每年新增2460平方公里:南方沙漠化面积346万平方公里,且每年还以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日益频繁和严重的“沙尘暴”的袭击,就是生态环境、特别是地面植被遭到破坏而得到的回报和惩罚。3、三分之一的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每年还新增面积2000多万亩。4、工业三废污染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酸雨面积扩大,水污染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5%上升到目前的40%以上。全国七大水系中,1/3以上河段的水丧失了使用功能。52%以上的城市河段为5类和劣5类水质,污染较重。各大淡水湖泊75%以上富营养化加剧。5、水资源浪费,约70%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仅为40%。6、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净流失耕地300多万亩。人口增加、资源消耗、耕地减少、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等自然灾害加重、荒漠扩展、环境污染加剧、温室效应、酸雨危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全国每年由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流经城市的136条河流中,水环境恶化,属4、5类和超过5类标准的高达76.8%,约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一半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全国600多个城市,有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生产值高达2300亿元。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报告称,中国环境污染状况属世界前列,目前全球10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了8个,城市空气中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大大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其中太原是规定标准的8倍,济南接近7倍,北京和沈阳接近6倍,每年有17.8万大城市人口死于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农村因室内空气污染,每年有11.1万人死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国内专家测算,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占当年GDP的4%-8%(按1995年水平),约540亿美元,基本抵销了经济增长量。加上生态破坏损失,共占当年GDP的12%以上。大量事实说明,环境问题已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并危及了一些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存。如果在21世纪继续沿袭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势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多的代价。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70年代初联合国的一个专门小组发表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报告,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及发展大会,发出了严峻警告: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话,前景就是毁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居住在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共同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国家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历史重任。当然,我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重视环境保护,但是环境保护的力度始终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究其原因,那就是环境保护仅仅是一种政府行为,虽然我们相继拥有了系统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但这些法律得不到贯彻执行,不仅公民普遍的环境意识淡漠,而且政府公务人员也缺乏环境意识,甚至在各级政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倾向。生态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危机,传统的发展模式所形成的文化价值观,片面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认为文明就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把生活水平的提高归结为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人们在与自然对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建构环境文化要求人们改变长期以来已经习惯的生存才能,发展方式,把发展视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和谐,人类与宇宙的共生共处,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任何一个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意识都是根源于其文化的。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进行环境文化建设。只有构建起环境文化体系,才有可能唤回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这样一来,我国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就能够具有环境的忧患意识,自觉地洞察环境潜在的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加强各项环境保护和预防环境状况恶化措施的力度,纠正急功近利、追求“政绩”,不顾长远目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暂时发展的错误做法和思想。
三、行动中的环境文化建构
环境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基本的是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应当指出,我国政府在环境文化建构的理论探索方面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在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结这些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文化建构的思维导向,将会有利于我国政府在环境文化建构中的科学定位。
从环境文化建构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的行动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确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并要求“各地要把全国生态建设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干到底;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其实,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文化意蕴在于对这样三个关系的认识:一是要有处理好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的观念,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期行为,切不可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利益,拼优势、拼资源,掠夺自然,要有给子孙后代的生存、繁荣留下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的意识。二要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观念。要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的防治。要重视风景名胜旅游区的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工作。要加强农业和农村污染的治理,充分重视乡镇企业的污染和农药、化肥、农膜推广中造成的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开发”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三要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的观念。要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却是无止境的。要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关键是要在经济发展中,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资源不致过度消耗且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强化产业的环保素质,对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限制发展,并逐步关闭。总之,我们要追求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与目标,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法制文明中的环境文化
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环境生态文明观,法制手段必不可少。因为,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观的外在表现是行为方式。而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和确立,一是靠教育,二是靠法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在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十分严重,法律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大量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当滥砍滥伐森林屡禁不止的时候,当一些严重污染源造成巨大危害的时候,当某些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的时候,不采取严厉的法律措施是不行的。
我们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了以若干法律为基础、多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法规体系,环境法律法规还是比较健全的,目前,已有6部环境保护的专门法,9部资源法,30多件环境法规,900多件地方法规,400多项环境标准。《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都已相继颁布和实施。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知法犯法的情况比较突出。这里首先是环保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有待增强,其次是有的地方也的确存在行政干预环境执法的行为,影响了执法效果。法制是一种文明,法制更体现了一种文化,不仅法制、法规是文化体系的构成部分,而且这些法律法规能否得到执行,也是法制文化所决定的,或者说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本身就是法制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我们认为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就是环境文化的构成部分,而这个法律体系的制度化,即在实践中成为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就是环境文化的外显和实现。
当前,环境文化的法制内涵首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发挥环保法规的维护者的作用。一是要依靠立法机构,结合各地实际,不断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二是要加强环保法规的学习和宣传,让广大干部懂法,并自觉地接受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三是领导干部要依法规办事,身体力行,带头遵守和执行环境法规,加强执法的力度;四是要坚持依法行政,支持和监督环保部门认真执法,减少和避免行政干预环境执法行为,把环境工作切实纳入法治化轨道。
3.建立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心理积淀,环境文化是全民的环境意识的总和。所以说,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的事情,仅靠少数人的觉悟、少数人来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形成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和国内召开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和讨论会上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阐明了我们的基本国策,强调了环境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今年三月,中央文明办等11个部门和团体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的活动,这是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营造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要加强宣传教育,更新人们的环保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地球环境是所有人(包括现代人和后代人)和所有生物所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为了局部和小团体的利益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不顾。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顺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要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开展教育,要从儿童、青少年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最近李鹏委员长题词在全国亿万中小学生开展保护资源教育与实践活动,动员小学生“争当美丽家园小主人”,以强化小学生资源环境意识,国家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资源》(小学版)教材,与此相应,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新闻媒体的作用也形成多层次的环保教育格局,造成保护环境的强大社会舆论。营造起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就可以建立起一系列公众参与的制度,从各地实际出发,发动群众共同制定环保行为规范,使环境保护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群众就会自觉地投身到各种环保社会活动中来,就会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文明风尚。
4.发展环境产业
环境产业,可一般化地定义为“满足用户的环境需求并从中创造出经济价值的产业”。它是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产业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末端污染控制。其着眼点在于对生产链的终链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实施环境破坏的控制与治理;二是洁净技术。即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链的延长(如回收与再利用),减少与消除环境破坏;三是绿色产品(或称洁净产品)。这类产业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资源的高效利用,且不会或较少导致环境破坏,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使用户或其周围环境受到危害,在废弃后不会使接纳它的环境受害;四是环境功能服务。着眼于利用环境资源,向人们提供环境功能服务。如生态旅游、生态休闲、健身、人类生活区与生产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与建设,等等。
发展环境产业,一是受政府制定的环境法规和政策的驱动;二是受政府对公共环境事业投入的驱动;三是受环境企业的成本和效益的驱动;四是受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的驱动。中国处于环境产业发展的初期,在四种驱动机制中,第一、二种机制显得更为重要,环境法规是环境产业发展的制度动力,而环境投入则是环境产业发展的物质动力。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这两种驱动机制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这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产业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把环境产业视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没有把环境产业与中国加入WTO后必然面临的形势联系起来,没有把环境产业与吸收高质量的外国投资联系起来,没有把环境产业与即将成为21世纪消费主流的绿色产品联系起来,没有把环境产业与中国的旅游业联系起来。
环境产业也可称之为“政策驱动型产业”,没有必要的投入是发展不起来的。我国政府从1998年起已开始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并将环境列为国家基础建设投资的六大领域之一。环境投入主要来自两个部分,即政府的投入和企业的投入。政府的环境投入主要用于公共环境问题的治理,公共环境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企业的环境投入主要用于企业本身的环境污染治理。我国当前的环境投入政策应重点强调多元化、商业化和国际化,要鼓励各级政府、国内投资者和国外投资者共同对我国进行环境投入,以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丰富环境文化的内容,更好的营造建构现代环境文化氛围。
国际《自然保护大纲》提出:人类史无前例的创造性和无以伦比的破坏性与日俱增,是当代社会最突出的两大特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在加快开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要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就在于建构起现代环境文化,使整个社会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道德观,深刻认识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明确自己在环境文化中的角色定位,勇敢地担当起历史重任,维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
标签:环境保护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生态文化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