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论文_姜砚华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论文_姜砚华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实验学校 2568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由教授学生知识向教授学生学习的趋势上转变,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主要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探究,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把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到初中语文上,不仅仅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 应用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坐在下面直接获取知识,除了提问问题和回答问题,教师和学生几乎没有别的互动性。一方面,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缺乏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另一方面这种授课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初中语文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具有开放性和情感性的特点,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将探究性学习与初中语文的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能够激发对初中语文的兴趣,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围绕探究性学习展开,对探究性学习对初中语文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落实以及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

一、探究性学习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教师在讲课前让学生预习,讲课的时候教师在讲,课后学生需要背诵,不需要背诵的可能就不会再嘱咐学习了。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真正的知识并不理解,形成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局面,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前对相关的语文知识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找到自己学不懂的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引导,解决遇到的难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一方面,通过探究性学习,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现在的主动探究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在先前的预习过程中,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个大概的了解,对自己在本节课中学习的弱势也能有清晰的把握,在教师进行讲解的时候,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能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也能更好地查缺补漏。

2.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国家对教育行业的重视,教育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与发展,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像“启发性教学”或者其他一些教学方法都是教育改革的成果但仍然是“治标不治本”。具体来说,原来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坐在下面听老师讲,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后来的改革只是由“听”变成了“答”,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就像“启发式教学”,它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主导权还是在教师的手里,教师问学生什么问题,学生就会回答什么问题,只是方式发生了改变,本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探究性教学则是将主导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各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实现对自身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情感性比较强的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选用更加自由的学习方式。目前在学生的学习中,有一个很不正确的认知,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会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上,对语文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会出现语文课睡觉或者做其他科作业的现象出现。从内容上来说,初中语文确实有些枯燥,引起不了学生很大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将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前期的预习,帮助学生与课本内容之间建立一定的交流与情感联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通过预习与课堂上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进一步把握,更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时,由于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对知识框架进行建立,对本章学习内容能够进一步理解与把握,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更好的将探究性学习应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

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时间有限这个问题,同时再结合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设置。在设置过程中,要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标出来,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将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之中,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一方面,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跟着问题的思路走,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对具体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举个例子来说,像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上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一篇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本篇文章的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像“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街市是什么样子的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同时,用多媒体呈现出普通的街市的图片;再问学生“图片上的街市和你们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呀”,再听同学们的回答;最后再问学生“这是现实生活中的街市,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子的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听取他们的答案,把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篇文章读给学生听,并请同学们进行体会。在进行本篇文章的学习后,再问同学们“这个是郭沫若先生给我们呈现的天上的街市,通过这篇文章你们学到了什么呢,对你们课前的疑问有没有帮助?”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愿意去探索书本内的知识,同时养成带着问题去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很难得,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还能够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质疑”,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这里的“质疑”并不是怀疑学到的知识正不正确,而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举个例子来说,在初中语文《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中,通过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愚公及子孙的不懈努力才将其移走,其精神可贵。那么在当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有用吗?它有没有什么弊端呢?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像愚公这样,会取得怎样的结果呢?以此提出问题,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此篇文章的“愚公精神”质疑与思考,让学生能够从其他的角度看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一方面,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整个课堂不再枯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效果更好的呈现;另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激发他们学习情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它能够巧妙地弥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这种学习模式不应该仅仅存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在其他学科中也应该得到肯定和推广,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美华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9,(06),25-26。

[2]郑丽莺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6,(05),25-26。

[3]陈剑平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设计[J].中学课程资源,2016,(04),24-25。

论文作者:姜砚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论文_姜砚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