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一轮复习 迎接高考百分百——《生命活动调节》的复习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百分百论文,策略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生命活动调节》部分所占的分数比值是较大的(详见下表),而且常常难度较大,所以答好这部分习题,就成了答好全卷、使生物成绩遥遥领先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做到得心应手地去答题呢?
一、明确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从表1中看出近三年试题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基础,强调对基础知识及重点知识的考查。例如每年都考神经调节,虽考查的侧重点不同,但考查的内容符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命题范围,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的重点知识。正因如此,考生要非常清楚考查范围及这部分知识的重难点是什么。现总结如下:
1.考查范围
2.重点内容见下表
二、一轮复习应对策略
1.狠抓教材,夯实基础
近几年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考查形式稳中有变。
【例1】(2009全国卷Ⅰ33)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例2】(2010全国卷Ⅰ32)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试题分析】例1答案为:(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下丘脑;(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反馈。
例2答案为:(1)皮肤,脊髓;(2)突触的结构;(3)能不能 不能 反射弧结构不完整。
例3答案为:C
以上三道题所给图形是由课本上的图形(必修第一册图4-8、图4-10,选修图5-10)变化而来。例1考查的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激素分泌的调节;例2考查的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感受器的分布,反射的概念及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例3考查的是酶活性调节,这些都是《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
【复习建议】一轮复习要依据“三本(指课本)两纲”,即要做到反复研读课本,将课本中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图形、图表要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2.理清易错易混的概念、原理
【例4】(2010全国全国卷Ⅱ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例5】(2009广东生物卷29)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试题分析】例4答案为B。
例5答案为:(1)T,B;(2)⑦能分泌抗体而④不能,mRNA合成蛋白质;(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4)②将抗原传递给④,病菌(抗原)直接刺激④。
【复习建议】整理出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结合课本上图解反复记忆,并加强有关这些知识点的专项习题训练,就能保障在考场上狭路相逢我必赢。
3.打破思维定势,活化图文转化
高考命题已由原来的知识立意完全转变为现在的能力立意,图表、图解试题能综合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等能力。
【例6】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a是胰岛素,肝细胞上的受体与a结合后,可引起糖元的合成速率加快
B.乙图中的b是细胞表面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丙图中的抗体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内质网运输,高尔基体再加工后经外排方式分泌的,该过程说明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有联系的
D.发生丙图中生理过程的e细胞至少接受过两次过敏原刺激,它释放的d物质为组织胺
【试题分析】此题答案为D。这是一道多图综合题型,此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就D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分析,图丙表示的是过敏反应发生时体内部分细胞的变化,c能分泌抗体,可以肯定c为效应B细胞,而效应B细胞不接受过敏原刺激,当过敏原首次侵入机体时,接受过敏刺激的是T细胞和B细胞。因过敏反应发生时产生的抗体吸附在体内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所以释放d的e细胞至少接受一次过敏原刺激就能释放组织胺,而机体需要至少接受两次过敏原刺激才能发生过敏反应,千万不要认为机体接受两次过敏原刺激就是e细胞接受两次过敏原刺激。
【例7】(2010全国卷Ⅰ31)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试题分析】此题答案为:原因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原因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在做题时思维要灵活,不要认为“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就不存在浓度差,也可能是因为“生长素浓度下降”而导致浓度差的存在。
【复习建议】首先《生命活动调节》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图表较多,高考题又多和图表联系在一起,所以要对教材中的图表进行逐一分析,弄清楚每幅图的内涵及外延,加强对教材中的所给图表的深层理解,体会生命现象的过程及其应用。其次解题时别管题目、图表有多熟悉也要进行观察和思考,要认准图表中所给的结构,然后综合分析、挖掘图表中隐含的信息,并完成“图→文”的转化,即做到识图、用图。最后,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进行表达,此过程要注意将“对图表的认识”与所学的基本知识、原理进行印证,避免由于思维定势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4.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实验与探究”作为考查的重点,一直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要答好这部分题,不仅要求考生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考生要有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例8】(2009广东生物卷12)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下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
【试题分析】例8答案为A。
解析:芽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高,所以随尖端数量增多,生长素含量增多,生长增快,弯曲角度增大。
上述例2、例7、例8都是以实验为背景材料的考题。2010年全国卷Ⅰ虽然没考实验设计,但所考四道非选择题都是以实验作为切入点。不仅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考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等生物学素养。
【复习建议】复习好课本上所有的原始实验,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探究“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脊蛙的搔扒反射,动物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及设计实验步骤,糖尿病的原理及检测,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