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在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乐剧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高雅的音乐戏剧被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被舞台和电视广播挤得没有容身之地。于是有一些歌剧工作者从西方的音乐剧得到启发,企图用通俗的音乐剧体裁来争取观众,来收复失去的阵地。他们创作和引进了一批这类作品,象《芳草心》、《山野里的游戏》、《请与我同行》、《日出》以及最近的《鹰》等,都是由中国的作家们写的。引进的则有美国的音乐剧《乐器推销员》和《异想天开》,是将国外的作品照原谱由我们的文艺团体排演。也有邀请国外团体如日本的浅利庆太剧团,他们两次赴华上演了《安徒生的故事》和《李香兰》。值得思考的是:无论是创作的还是引进的都未能达到音乐剧在百老汇动辄数百场以致上千场爆满的盛况。我曾在剧场观摩《李香兰》时听见两位年轻人说:“看这个真没劲!”这到底是甚么原因呢?又如《异想天开》这出趣味隽永的小戏在它的本国曾创造了在半个世纪内连续演出超过万场的纪录,但是它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及南京演出时的效果却十分平淡,是不是江南的桔移植到了淮北就变成枳了呢?
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从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看;生搬硬套国外的流行音乐的节奏如摇滚、爵士等等就不一定恰当。实际上国外许多音乐剧都是从内容出发而选择音乐形式的。例如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改编的《大河》,由于它表现的是十九世纪中期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作曲家罗杰·米勒就以美国乡村音乐来作它的音乐基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如风靡八十年代的音乐剧《悲惨世界》,它以法国民歌风的优美旋律和气势磅礴的革命歌曲取胜。而恰恰就在七八十年代正是摇滚乐最流行的时期,上述两剧的作者们却作了反潮流的英雄!历数从二十年代的里程碑式的《水上舞台》到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品《窈窕淑女》,从最美国味儿的《俄克拉荷马》到表现欧洲生活的《屋顶上的提琴手》,再加上近年来最轰动的《歌剧院的幽灵》和《西贡小姐》,它们的流行都没有乞灵于摇滚。当然,也有部分地运用了摇滚风格音乐的优秀音乐剧如《群舞演员》和《埃维塔》,都是因为作品的生活内容需要如此体现而绝不是为了摇滚而摇滚。更重要的是,任何流行音乐运用于剧中时都随着它的内容而升华。正如乔治·格什温所说:“音乐剧的曲子是用比流行音乐更好的材料作成的。”这话可作为音乐剧创作的钥匙。
为何音乐剧的曲子要用比流行音乐更好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表现比流行歌曲更深刻的内容。这就要求有很好的剧本,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均佳的剧本。首先,一部优秀的音乐剧无论是现代题材还是古典题材都要贴近人民生活,都要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例如:上演于1927年的《水上舞台》就表现了当时社会上最敏感的种族歧视问题;在美国的某些州里黑人和白人不准通婚,连只有八分之一黑人血统的女演员裘丽,外表几乎和白人没有区别,却因为有人告密便被迫与爱人分离,从而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和对种族歧视的愤慨。再加上剧中那支脍炙人口的名曲《老人河》,它将黑人所受的压迫作了形象的描绘与概括,其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是一般流行歌曲所无法比拟的。再看看从萧伯纳的话剧《匹格梅梁》改编的《窈窕淑女》,仅从学习文雅的语言仪态这一件小事就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难以逾越的阶级鸿沟,它描绘人物心理之细致入微,表现社会之广泛生活均堪称典范,与之相配的音乐的品位当然也就不凡了。
有了好的剧本和优美动人的音乐之后,还得有能歌善舞演技高超的演员来表现,还要有出神入化的舞台美术来体现,力求作到将这音乐剧演得赏心悦目以至发人深省。西方的音乐剧界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培养出了一整套的编导、表演和舞美人才,还有科学的从创作到排演然后到演出的生产程序,才可能从历史上成百上千的音乐剧之中筛选出几十部精品来。在这里,世界一流的大师的参与对提高音乐剧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作曲家连纳德·伯恩斯坦和库特·威尔,舞蹈编导杰罗姆·罗宾斯,导演哈洛德·普林斯等。此外,将经典的文学戏剧作品改编为音乐剧并赋与它们以现代意识也是提高音乐剧水平的一方面的途径。除了前面提到的如《悲惨世界》与《大河》之外,象反《唐吉珂德》之意而改编的《来自拉曼察的人》就很成功;保守、不适应新事物的老骑士在这儿成了不计个人得失的勇士,他在该剧的主题歌《求索》中唱道:“要克服难以克服的艰险,去战胜不可能战胜的敌人,哪怕我双臂乏力,也要触摸天上的星辰。”唐吉珂德虽然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牺牲了,可是他却激发了周围人们的自觉,正是一切改革的先行者的写照。
至于如何作到在移植引进的工作中能让桔不会变枳,这就要从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这两方面着手。音乐剧不像大歌剧,它要求更广泛的群众性,仅仅将剧词从外文翻译成中文来上演不一定是好办法。国外的音乐剧甚至大歌剧的历史上都有将外国的音乐戏剧作品按照本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加以改编的例子。远的如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和作曲家库特·威尔将十八世纪的英国歌谣剧《乞丐的歌剧》改编为适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社会生活的音乐剧《三分钱的歌剧》,戏剧结构和情节大致不变,只是剧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都变成当代德国的了,并且重新作曲使之更符合当代德国观众的欣赏习惯,结果大获成功!近的如前些年由法国人创作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要搬到英语地区上演,它的制作人麦肯托什认为,将这部故事内容为法国观众家喻户晓的音乐剧介绍给并不都熟悉它的故事的英语地区的观众,不能简单地将剧本译成英语便指望它能成功,于是他另请了一位精通法国文学的英国剧作家参加进来,和原作者一同编写出了适合英语地区观众的版示,音乐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从而取得了更广泛的成功。这些经验都值得研究和借鉴,使我们在引进外国的音乐剧时能让桔子在哪儿都结出鲜果来。
中国的音乐剧可说是刚刚起步,无论是编剧、作曲还是导表演方面我们都没有象国外那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尤其是还未能培养出一批能歌善舞擅长表演的音乐剧演员来。在舞台美术方面除了和世界音乐剧界的整体差距外,尤其缺少称职的音响导演。在文艺界和社会上还存在着“音乐剧就是将戏剧配上流行音乐”的误解。在音乐剧的演出上也还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要求音乐剧的演出活动一蹴而就地达到西方的水平是不现实的。看来,我国音乐剧要象体育那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也要象体育工作者那样地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夫才行。
愿音乐戏剧同行中的有心人们齐来努力。
1994.10.22
音乐家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