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交通人才开发对策论文

基于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交通人才开发对策论文

基于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交通人才开发对策

叶 映 李 燕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 “十三五”期间,广西将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构建“一中心一枢纽五通道五网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但广西交通行业现有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区域分布、创新等方面,达不到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人才标准。本文从人才观念、多元化投资渠道、人才创新政策、区域协作开发等方面探讨了广西交通人才开发对策。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人才;人才开发

一、广西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广西将统筹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建成高效便捷的“一中心一枢纽五通道五网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现代化港口集群,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高多式联运水平,打造全球竞争力强的国际港口。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南宁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桂林区域性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北部湾综合交通枢纽。“五通道”指:一是依托北部湾区域国际航运中心,面向东盟各国以及海上丝绸之路途径东盟国家的通道;建设推进与东盟国家间的跨境铁路、公路的陆路东盟通道;建设南宁至贵阳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延伸渝新欧国际班列至柳州,打通连接“一带一路”的西安、兰州等重点城市的南北陆路国际新通道;开通衔接滇黔湘三省的高速公路、铁路、疏通红水河及右江航道。建设对接粤港澳的铁路、高速公路、西江干支线:建成“一环(以南宁为中心)四纵四横”铁路网络,实现高铁通达各市,铁路复线率、电气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但在北部湾城市群、桂中城镇群等内部,而且在桂东南城镇群与珠三角之间建成快速铁路网;建成“六横七纵八支线”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内河水运网络的通畅便捷,西江全线河段通航,打造“三主四辅”的现代化港口群以及高效迅捷、“两干七支”的航空网络,实现民航全覆盖,增加与东盟和国内主要城市之间航班和航线。建设布局完善的城市管网和城市加油站、沿江加气站等油气管网。

二、广西交通人才资源匮乏

1.交通人才数量、质量及结构亟需优化

人才资源会自动流向经济实力雄厚、产业集中度较高、创新平台好的区域,因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故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想引进创新、高层次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面临较大压力。2015年底广西全区人才资源总量仅约270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03.8万人,高技能人才28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占比仅10.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仅约23%,与发达省份人才数量、人才贡献率存在较大差距。“十一五”期间广西交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专业技能人才中,研究生学历仅占1.30%,本科学历占19.30%,说明广西交通人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标准及全国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广西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求。广西高职称高学历交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交通行业顶尖人才及特殊专业人才稀缺,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量均偏低,在综合运输、现代物流、智能交通、节能环保等现代交通新兴领域中高层次专业人才十分缺乏。而目前全区交通运输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数量有限且整体实力不足,现有专任教师队伍中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仅占26.5%,难以满足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

⑦Zahra,S.A.,& George,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pp.185 ~203.

2.交通人才区域分布不合理

广西全区交通人才地域分布分割明显,布局分散结构失调。广西交通部门基层人才较少,县级高层次人才总量偏低,现有高层次人才多集中在交通厅直属单位或南宁、柳州、桂林等几个主要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及大型交通企业,二级城市高层次人才匮乏。交通人才分布不均衡,同时交通人才跨区域、城市自由流动受限于体制及政策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交通事业的均衡、快速发展。

重力流管道中分水口流量越大,末端关阀引起的流速改变量越大,导致的水锤危害也最大。管道沿线5个分水口,分水流量见表1,其中 5#分水口桩号26+470处的分水流量最大,4#分水口桩号19+950处的分水流量第2大。

3.交通人才投资开发不足

2015年广西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11%,全区人力资本整体投资水平低于全国,广西经济发展属于投资拉动型、资源消耗型,相比于加快经济发展转型要求,人才资源投资开发不足,人才贡献度较低,2015年仅为18%,2020年预测只达20%,远不及经济发展需求。伴随广西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广西交通人才队伍逐渐壮大,总体素质也逐年提升,但依旧与交通行业快速成长、结构调整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缺。虽然“十二五”期间广西交通行业组织了交通运输系统管理干部7263人、业务骨干和技术骨干2101人、基层工作人员与行业一线技术人员5455人参加培训。但从培训内容和对象来看,与全国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和广西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构建目标还存在差距。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培训少,举办业务骨干和技术骨干培训共20期,仅涉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道路运输驾驶员、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员等专项培训。

4.复合型、创新型交通人才稀缺

为落实科教兴桂与实施交通人才战略,应建立国家、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梳理部分重大项目列人国家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布局规划及重点项目,争取获得国家扶持资金;整合广西交通运输领域资金、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等,建立交通人才开发培养专项经费,优先对广西交通紧缺人才引进、开发与奖励的经费投入,增加对交通人才开发重大项目的投资比重。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员工以多种形式投资人才开发,构建起多方共同参与、多元化的交通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充分利用交通行业政策,争取交通运输部对教育培训的奖励性和引导性资金,加大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全区各级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应逐步建立稳定、长效的资金渠道,重点支持交通行业专业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人才、技能型人才及管理骨干的开发培养,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成绩卓著的交通企业给予经费补助。为确保交通行业人才教育经费的落实,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按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比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同时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交通创新人才缺乏,人才创新政策落后

人才问题是关系广西交通行业发展的关键,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一大批交通人才资源。首先应树立科学人才观,充分认识到人才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把人才开发提高到本行业建设战略地位,应把人才开发工作纳入到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中同步考量、统筹安排,实施科技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发展计划。各级人事管理机构要坚持对交通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引用与培养进行宏观指导,深化改革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在交通系统企业中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气,发挥自身优势,互相合作,提高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待遇,改善人才发展硬、软件环境,留住人才,为交通人才资源开发铺平道路。

三、广西交通人才开发对策

为了更进一步整合教育、科技、交通行业资源,鼓励以交通企业为主体、多种形式产学研联盟建立,有利于广西高层次交通人才开发及其创新团队建立,实行交通企业高层次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与双向交流的人才开发培养制度。广西交通企业应利用好本地智力资源,通过与高校项目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实训、项目合作等方式增进产学研合作深度,提升广西交通企业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同时又为院校师生提供实践机会,为交通行业培养储备人才,也可通过建立项目孵化器招聘高校师生到企业兼职。通过实施“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各类交通人才。

1.树立人才观念,重视交通人才开发

广西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造现代化港口集群,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陆路国际新通道的水陆空等综合、高效、安全的纵横交错网络、通道,都需要数量和结构优良的具有创新、国际化的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交通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广西由于经济欠发达,高层次、国际化、开放型、创新型人才开发和保留都存在自身优势不足,无法有效培育、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

2.开拓多元化交通人才投资渠道,确保资金保障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泛珠三角经济圈形成,广西已处在国际化前沿。现代化交通业已由过去单一运输方式向综合运输体系转型,逐步实现各运输方式相互之间、单一运输方式内部各环节相互协调并有机整合衔接,提升组合效率。随着广西交通运输综合一体化进程加快,高层次人才日益紧缺。为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需要,亟需建立一支具备综合多种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队伍,开发培育经营管理型、技术管理型、复合交通人才。尤其是具有现代交通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交通运输、施工建设等,急需不断创新开发满足于广西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复合型人才。

3.实施产学研合作开发交通人才政策

广西“十三五”末将建成联通东盟国际大通道、中西南地区发展交通要道、“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枢纽,为实现上述目标需有效开发、培养和引进所需高层次人才,提高交通人才使用效能,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对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服务和保障作用。

国培、省培、校培、行业培训、企业培训,新技术、新方法、新管理、新理念,各种培训可谓五花八门,但纵观国内各种类型的师资培训绝大多数都是“授之以鱼”,这种培训不能完全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所以培训基本都是打酱油。其原因是讲授者“一言堂”式的课堂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对于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综合能力也就无缘谈起,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跟新理念并创新一种模式,具体做法是建一个校企合作平台来开展项目课题合作研究,通过课题合作培训教师的教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授人以欲”和“授人以渔”的双重目的。

4.制定人才开发创新政策,鼓励人才创新

以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营造尊重知识与人才的社会氛围,以交通人才的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开发为核心,建立工作创新的激励机制。尊重首创精神,大力推动交通人才的选拔、吸引、流动、开发、激励及保障制度不断创新,为工作创新提供平台和制度保障,大力推广工作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宣传和表彰工作中的创新性成果。提升交通人才使用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交通人才的创新智慧和创造活力。制定支持广西重点项目重点区域人才发展创新政策,培育一定数量、在国内交通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交通人才团队。引进海外人才来桂创新创业,引进和培养掌握我区交通行业重点领域相关核心技术,能解决交通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和难题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培养熟悉国际国内交通运输市场、具有管理创新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的管理者,培养掌握核心技术、擅长技术攻关的交通领域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和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确保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做强做优。

5.促进跨地区之间的人才协同开发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作为大西南的出海通道、物流枢纽的广西需加快发展,适应国际采购、配送、中转业务要求的多式联运。为能更好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联运枢纽作用,广西需加快推进地缘性区域人才开发合作,在交通人才政策、人才交流、人才开发培育、人才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交通人才开发交流与合作。推进跨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有针对性地组织交通企业到区外交通人才聚集区域举办专项人才招聘,与各地人才服务机构开展交通人才招聘合作,引进外省市籍优秀高职称、高技能交通人才来广西就业创业。推进多元化协同开发,积极拓展广西交通人才市场服务外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协会及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密集区核心人才市场开展多元化合作,充分利用其人才资源优势,共同助推广西交通企业科技创新。

水表在使用期间,主要注意两点:①排出水中空气。空气滞留在上部调整器,可能导致水表不计数,排出空气可以在管道上设置放气阀。②不要频繁开关阀门。开关阀门的同时,会导致管道压力改变,且产生水锤现象。试验表明,水表闸门在关闭时,会降低水表的计量准确度,提高计量误差;关闭2/3时,误差会增加至10%以上[5]。对此,日常使用中,应避免频繁开关阀门。

6.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广西各级交通部门须树立“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观念,意识到员工教育培训不仅对人才开发也对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加强广西交通企业专业性培训管理,优化交通行业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根据广西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定位,针对广西水运、航空、公路、铁路等各类人才缺口,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经营管理等人才培训和培养。同时加强以交通重点学科、国际前沿知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的高层次交通人才培训,以国际贸易和创新能力为主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和社会资源,选拔出类拔萃交通人才到高校、国内外先进企业培训深造,确保交通行业内各领域各层次人才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程轮,黄琼念,彭朝晖,等.广西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现状调查与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7,(3):112-115.

[2] 陈恒,初国刚,侯建.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1):164-172.

基金项目: 广西大学校级课题《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广西交通人才开发研究》(DD110040)

作者简介: 叶映(1970—),女,硕士,在读博士,副教授,广西大学商学院;李燕(1981—),女,硕士,高级经济师,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标签:;  ;  ;  ;  

基于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交通人才开发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