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中医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对儿科住院患儿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法,观察这种方法对护理质量的改进情况。方法:选取特定时间内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22名患儿,将这些患儿作为本次项目的研究对象,依据患儿病号服上的单双数进行分组,一组被称之为基础组,另一组被称之为实验组。将普通的护理管理方法应用在基础组患儿临床治疗中,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另一组患儿临床治疗中,将两组患儿区别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相对要高,基础组的护理效果相对较低,两组之间的差距明显(P<0.05)。于护理满意程度而言,实验组高于另一组(P<0.05)。结论:在儿科中使用人性化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333-01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服务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近几年医患纠纷事件越来越多,已经高频度进入大众的视野,因此实行人性化管理已成为当前需求,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就必须培养护理人员向上的态度和更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普通资料
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某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22例,将这些患儿分为基础组与实验组,每组患儿人数为61例。对基础组中的患儿使用普通护理管理,该组中有含有女33例,男28例;年龄在2-7岁,其中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有35例,患有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有11例,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15例。实验组中女26例,男35例;年龄在3-8岁,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15例、支气管肺炎33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13例。两组患儿在各个方面的资料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这些差异并不影响两组患儿区别护理后效果的对比。
1.2方法
1.2.1基础组病人使用普通护理管理方法
主要是对61例患儿检查指标、身体指标等进行详细观察,并做相应的记录。定期对患儿及其家属开展有关疾病的健康指导或者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该组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比如:护理人员素质较差,患儿不配合护理等问题。
1.2.2实验组
该组患儿开展的护理需要针对基础组患儿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调整,并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病房环境。患儿年龄小,对医院陌生环境存在紧张心理,对吃药、打针存在畏惧心理。因此,为减少患儿的恐惧紧张心理,护理人员要为患儿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诊室和病房要采光充分,通风好,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患儿发生二次感染,为患儿准备图画和玩具,病房张贴动物、卡通人物等患儿熟悉的图片,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情绪。(2)引导患儿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就是依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改掉不良的习惯。患儿在一开始肯定不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开导,耐心引导,可以将饭菜做成比较可爱的形状,提高患儿的饮食欲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患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得以形成。(3)加强沟通。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情况等相关信息。护理人员要通过拥抱、抚摸等方式与患儿亲密的接触,实施护理时面带微笑,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缓解患儿的不安、恐惧及紧张等不良情绪。(4)病房环境的人性化管理。儿科护理人性化管理开展的第一步就是病房的人性化管理。患儿大部分时间都会在病房内,大部分患儿都不愿意呆在枯燥的病房中,甚至会通过哭闹进行反抗,致使患儿的情绪不稳定。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改造病房。护理人员应该依据患儿的喜好可以在病房中增加患儿喜欢的颜色,张贴一些卡通形象,摆放一些患儿喜欢的物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对病房进行改造,让病房变的色彩斑斓,从而稳定患儿的情绪。在病房中增加患儿喜欢的玩具或者是卡通人物,可以使患儿更加愿意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此外,医护人员可以准备一些小贴纸,这些贴纸可以用来叠一些形状,并且可以利用贴纸来传授一些医学知识。如果患儿的积极性不高,医护人员可以与患儿一起做游戏,增加患儿对医护人员的好感,进而使患儿愿意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5)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定期考核,提高护理技能,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1.3疗效判定
两组患儿的最终考核情况需要通过有效率进行判定。实验组护理效果与另一组相比明显要高(P<0.05)。主要原因是:实验组中的护理人员可以将患儿及其家属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制定适合患儿的护理方案,不再是单纯的进行护理,而是让患儿在医院的护理环境中接受护理,这种情况下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自然更好,并且患儿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使患儿疾病恢复的时间逐渐缩短。
1.4统计学处理数据
运用SPSS13.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倘若P<0.05证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满意程度的情况对比
基础组患儿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与另一组相比明显要低(P<0.05),详情见下表1。
3讨论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它以患者和护士为基本的出发点,它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相对人性化的服务,积极去培养医护人员健康乐观的从医心态和稳定平和的心理素质。相比于只注重于事件管理,在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却已不能经过实践检验,与社会严重脱节的传统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日益重要,护士的工作难度增大,医患纠纷的日益严重,使得护士的工作具有压力大、风险大,服务人群特殊的特点。如今我们认识到医学界一大重要的研究课题为,如何建立与患者互相支持、理解和谐的关系,怎样营造温馨,互相尊重,理解的工作氛围。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知,在儿科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护理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在儿科中大力推行人性化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嵇利芹.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
[2] 栾照烨.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
[3] 黄基红.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
论文作者:陈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儿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儿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人性化管理论文; 病房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