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廖雪英

探析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廖雪英

广州道灏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加速发展,自然资源、环境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处于向前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园林基础设施建设中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土地使用问题等因素影响设计提升,海绵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被提出到日渐成熟,与实际应用不断融合,提升了园林设计质量,优化了水文循环。本文对海绵城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设计;应用

前言

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关注度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关注度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提高城市化质量的相关措施也得到极大的改进高城市化质量的相关措施也得到极大的改进。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措施决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措施。在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中,自然原因是最根本的然原因是最根本的,但在人为影响下,合理规划与建设,也能进一步的解决问题的严重程度进一步的解决问题的严重程度。海绵城市建设的显著成果,使得海绵城市的应用和推广不断加快使得海绵城市的应用和推广不断加快。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较为广泛,通过低影响开发,使得园林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更加突出林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更加突出。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主要是将城市发展为具有海绵特性的城市建设,其主要功能在于对城市内雨水、积水、内涝等不利因素的吸收和存储、利用效果。海绵城市在园林设计中的用可以理解为,在园林设计中同样具有海绵的水功能。相比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更有利于城市的排水和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海绵城市已成为当前城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地应用到园林设计的道路、绿地、广场等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中,能够让这些载体具有对水资源的高效吸收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水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园林设计中包含很多的绿地、植被种植,降雨时可以吸收一定数量的雨水,能够有效缓解雨水的汇集,避免城市内涝等现象的发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安全出行条件。另外,通过对雨水的收集、过滤处理,用于园林绿化的灌溉等方面,进一步保护水资源。

2海绵城市的优势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有很大的影响,它既可以很好的解决生态水循环的问题,还可以给这个钢筋混凝土城市中增添了一抹新色,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享有很舒适和惬意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雨水通过树林、绿地、湖泊的收集存留在蓄水池中,既可以提供给居民生活使用,还可以用来浇灌植被,循环使用。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环境来简要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1)减少洪涝灾害。每年我国各地区尤其是雨季充沛地区会出现大量的洪涝灾害,尤其是一些城市地势较低,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的安全,还省去了一些抗洪产生的不必要经费;(2)平衡地下、地上水位。目前我国地区的地下水位属于缺失状态,很多农村地区的井眼相继干涸,在这个钢筋混凝土城市中,自然降水无法通过地面渗透到地下和地表,海绵城市的理论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建立广场,绿地,森林,人工湖泊等,其具有渗透性,可以更好的补充地下水位,地上水和地表水形成系统的生态循环;(3)降低不透水面积。我国现期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地表出现了大面积干涸,这跟人们的砍伐习惯有很大关系,植被越来越少,土地水得不到供给,土地硬化规模越来越大。“海绵城市”理论是根据不同的地区特性,设立绿地和植被,加强循环用水,规避土地大面积硬化,增加土地透水面积;(4)提高雨水利用率。当前城市正处于地面积水严重,地表和地下水位降低的矛盾状态,“海绵城市”理论提出雨水循环利用,通过建设人工湖、池塘、绿地等自然景观,提高城区的雨水渗透技术,净化地面水体,通过良好的水体环境渗透到地下,改善城区的积水问题和生态水环境。

3城市园林设计中构建海绵城市遵循的原则

3.1整体规划原则

对于海绵城市的构建一定要从全局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将所建设项目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就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与分析,对整个城市的雨水系统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以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园林规划方案,一定要确保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生态原则

生态性是提供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基本原则,在对海绵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中除了将安全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外,还需要保证生态性,例如对于绿地系统、河流系统以及湖泊系统等进行充分应用,让雨水在排放时能够自然运行,提升水资源的系统修复能力。

3.3安全防范原则

很多时候我们在加大生态系统自我提升的过程就是削减人工干预的过程,所谓削减并不等于放弃,在蓄水、排水等方面,还是要做好人工规划,进一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设过程中,一些工程势必影响自然生态系统,这时我们应以消除安全隐患为前提,综合一切力量做到防灾减灾,确保水安全,人民安全。

4海绵城市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4.1利用管理规划软件实现园林结构合理化建议

利用管理规划软件实现空间尺度的灵活缩放。设计人员应该认真采集单位园林面积的蓄水量数据,进行城市地表污染物作用及转化模拟算法的适应性分析,从而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服务。在园林设计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污染负荷结果可视化与GIS耦合的设计工作,将城市地表的雨水进行收集和简单净化,从而满足城市园林日常性用水浇灌消耗量的需要。技术人员应该从城市园林整体设计模型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实现设计方案可控性和多方案实现性进行比较,做好雨水花坛结构设计和透水路面结构的整体把握。在海绵城市科学设计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依靠建筑物的外墙开展边缘环境的节水设计。采用在墙连接一根雨落管的设计方法,将建筑物屋顶上的水引入到墙根处的人工土或者天然土中,实现城市绿地的有效涵养。城市绿地建设应该满足一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综合功能。

4.2区域层面的应用

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主要指的是对城市里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修复。现如今在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当中,除了要体现出园林景观的美观艺术性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其的生态效应,一定要充分保护好城市里原有的一些自然资源,比如城市的湖泊、河流、池塘、湿地以及沟渠等相关的自然生态区域,只有这样才可以给城市保存更加完整的自然水文环境以可以更好地为城市保存足够的涵养水源。在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湖泊、草地以及湿地等项目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一定要将这些内容作为生态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以更好地确保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性。

4.3将景观植物做到有效的融合

工作人员在设计城市园林中要对土壤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规划,将改善土壤的方式进行探索,降低径流量,让这部分水资源对地下水进行补充,同时城市园林中对于各种植物要实现不同的搭配,将草、灌、乔等不同形式进行配置,将水生以及陆生植物协调,从外地引入多种类的植物,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建立植物群。在植物种植中,对植物实现立体化的内容,科学配置植物,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保证植物的生长规律不会受到影响,从而植物的多样性也能够得到保存,通过植物群的设置,实现地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升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4.4雨水净化系统的合理设计

(1)土壤渗透净化

土壤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其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净化处理,例如雨水在经过草坪的渗透之后就可以实现很好的净化,大多数的雨水都是在收集的同时进行土壤的渗滤净化,渗滤过的雨水会被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者渗滤池中循环利用。

(2)生物处理净化

该项技术主要是对生物可以有效分解污染物的这一功能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植物对雨水的净化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充分利用植被比较密集的地区,由于植物元素的密集浓度要远远高于水的密集浓度,所以可以对雨水中各种杂质和元素进行有效的吸收与净化;②由于植物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所以还可以对雨水当中的部分有害物质进行一定的分解。

5结语

综上所述,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园林优化设计中极具适用性。市政及相关设计部门要结合园林设计及建设理念,对海绵城市概念具备清晰的认识,依据园林优化设计要求,改变设计人员的传统观念,合理选择海绵体,实现海绵园林建设目标,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实现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提高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党晓娟,董王安.“海绵城市”建设对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8(05):112-113.

[2]王倩.市政园林设计工作中海绵城市理念得到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198.

[3]黄惠和.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农技服务,2017,34(09):106+105.

论文作者:廖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探析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廖雪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