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与贸易失衡关系的理论分析&西方古典贸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贸易理论的比较_国际收支论文

经济结构与贸易失衡之间关系的理论辨析——西方经典贸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贸易论文,经济结构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典的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只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任何国家的对外贸易都会自动实现均衡。但是自1976年浮动汇率制度实行以来,①世界贸易从来就没有均衡过。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的美国和英国的经常项目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至今,而同期日本、德国经常项目的国际收支则呈现长期顺差,这与理论逻辑描述的完全不一致;甚至,人们熟知的汇率对贸易的调节作用也在实践中受到了挑战,日元曾经上涨过3倍,也从没有改变日本贸易顺差的基本状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现实与经典理论的巨大差距无法用“误差”和“特例”来解释。究其根本,与贸易理论的相对独立化发展不无关系。本来贸易是国内经济的延伸,是国民经济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所决定的,脱离了国内经济来理解国际经济关系,就可能使我们对贸易状态的理解走上歧途。没有国内经济做基础,对外贸易就无从谈起,因此,国内经济情况对于正确理解当代的贸易关系及其相关政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将对贸易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自动贸易平衡理论与事实的冲突

经典理论认为,货币有两个价格——内部价格和外部价格。货币的内部价格是国内的利息率,外部价格就是汇率。在两个价格自由浮动的条件下,会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均衡状态。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只要汇率是自由浮动的,出口(包括金融产品和一般商品)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进口(包括金融产品和一般商品)是国际市场上本币的供给,汇率是本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只要这个“价格”是自由浮动的,本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就会自动相等。这意味着包括经常项目和金融项目在内的总国际收支是自动均衡的,不可能持续存在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国际收支分为经常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类,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允许两类国际收支项目一正一负地均衡,也就是经常项目的国际收支顺差可以与金融项目的国际收支逆差抵消,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如果理论到此为止,就不存在贸易自动均衡的理论,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导致贸易失衡就没有理论根据,因为只有国际收支自动均衡的理论,没有贸易自动均衡的理论。但是,在国际经济学的“利息率平价规律”认为,在金融项目的国际均衡过程中,资本流动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各种套利活动在内的资本国际流动会导致汇率与利息率的互动,直到金融项目的国际收支均衡。简单地说,主流理论认为,放开货币的内部价格利息率,放开其外部价格汇率,将会导致内部的自动均衡和外部的自动均衡同时实现。这个经典理论其实就是供求与价格关系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延伸,只要在国内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对外实行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和利息率等价格机制会自动实现内外均衡和贸易收支平衡。因此,不少学者根据这样的理论来计算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当然,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自然要大大高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可以得出人民币被人为低估的结论。

近年来曾经有许多批评中国贸易顺差的声音。这些根据传统理论的批评大致涉及了贸易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中国对出口补贴造成了世界贸易失衡;二是中国操纵汇率,过低的人民币汇率造成了世界贸易失衡;三是中国资本市场没有放开,汇率不是浮动的,严重的影响了世界贸易均衡。这些指责的理论基础就是贸易自动均衡的理论。而贸易均衡理论的基础就是实行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度,放开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和金融管制。

这些指责引起了中国部分学者的强烈反驳。首先,中国是21世纪才开始出现较大规模贸易顺差的,2000年,中国才有20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美国早在1982年就开始了其长期贸易逆差的经济发展路径,这对中国的指责缺乏说服力。其次,中国自实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已升值25%左右,但是两国的贸易失衡仍然未能有大的改善。此外,国外学者如格罗思沃德和何磊(Nicolaas Groenewold and LeiHe)研究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时会对中美贸易收支有长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大。②杜威瑞克斯和金伯格(Devereux and Genberg)通过建立一个两国模型对中国和美国不同调整政策影响两国贸易失衡程度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调整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对缓解美国贸易赤字和中国经常账户盈余的作用均非常有限。③

如果我们观察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数据就会发现(见表1),无论是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贸易就从来就没有平衡过。70年代以前美国和英国是持续贸易顺差的,70年代开始转型,逆差和顺差交替出现,进入80年代以后则完全变为持续逆差,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制度,对美国和英国来说,最重要的变化不是从贸易不均衡到贸易均衡,而是仅仅改变了贸易失衡的状态,从贸易持续顺差转变为持续逆差。而另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则一直是经常项目顺差,其中的例外是德国曾因两德统一而在90年代出现了持续10年的经常项目逆差,此前和此后则一直是顺差。日本贸易一直是顺差,而日元汇率曾经上涨了3倍,其贸易依然顺差至今。日本的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似乎汇率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国的贸易状态。

二、国内宏观经济结构与贸易失衡理论的困惑:储蓄投资失衡论

将贸易失衡看做是控制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受到限制的观点背后有经典贸易理论的支持,但缺乏实际资料的支持。一个国家的贸易状态如何,是长期逆差还是长期顺差或保持大致均衡,是其内部的经济状况决定的。资本市场是否放开,资本能否自由流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对贸易状态起着重要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国的贸易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从内部经济结构角度对贸易失衡状态的理论解释。

对于经济结构的研究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从总量角度的研究,即从消费、储蓄、投资、政府开支与进出口等宏观经济总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二是所谓产业结构的研究,即从行业分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结构。第一类研究在学术界已有不少文献,但它们基本上没有超出新古典的理论框架;而第二类则是本文的创新,将在第四个问题中详述。

在第一类研究中,最基本的理论逻辑是建立在新古典理论基础上的认识:有1美元收入就有1美元产品,于是GDP作为一个国家的最终产品的总供给价格包括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四大部分,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出口四大部分,其恒等式为:

总收入=总支出

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出口

(进口-出口)=(投资-储蓄)+(政府开支-政府税收)

该公式简单地描述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宏观经济结构对贸易结构影响的认识。贸易逆差(进口-出口)是因为投资大于储蓄,或者政府的财政赤字造成的。当然,贸易顺差则是储蓄大于投资或政府财政盈余造成的。

这个理论成为了指责中国高储蓄的一个理论基础。其逻辑是说,中国高储蓄率意味着储蓄大于投资,于是便导致贸易顺差。美国经济学家杜鲁门(Truman)则以此理论为基础撰文分析美国贸易逆差,他指出,美国贸易逆差是储蓄不足和政府长期财政赤字所致。只有压缩美国国内的储蓄投资缺口才能有效的减少贸易逆差。④格拉姆利克(Gramlich)则进一步指出,考虑到私人储蓄和投资决策的内生性,财政支出的扩张将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的支出,从而推高国内利率与国外利率的差额,这会吸引境外投资者投资美国金融市场,从而扩大资本账户顺差规模,它对应着经常账户逆差规模的扩大。调节贸易失衡的根本办法不是调整美元汇率和贸易盈余的货币升值,而是通过实现美国财政收支平衡来降低经常账户赤字。⑤显然,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与财政赤字和低储蓄率有密切关系。

事实上,这些重视储蓄投资关系和财政状况与贸易失衡关系的文献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否存在市场自动均衡机制。前面公式所示的是储蓄与投资失衡以及财政收支失衡会导致贸易失衡,但并没有显示出储蓄投资关系与财政收支关系的区别。正如格拉姆利克(Gramlich)意识到的那样,储蓄与投资关系与财政赤字的最大区别是它们与市场化的关系,储蓄与投资是自动均衡的,即使失衡也不会持久,而财政收支状况是政府人为的,失衡可以长期持续。经典理论中储蓄是货币供给,投资是货币需求,利息率作为货币的内部价格会调节储蓄和投资实现自动的均衡。显然,只有可以人为扩大的财政赤字才能破坏市场正常的均衡关系,导致贸易逆差。

这个经典理论有两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第一,如果是投资储蓄的均衡关系更重要,意味着承认储蓄和投资失衡是贸易失衡的原因,如果储蓄和投资可以长期失衡就意味着总供求可以长期失衡,这实际上是否定市场经济存在。对中国高储蓄率尚可勉强说是因为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对美国低储蓄率的指责就说不通了。如果投资与储蓄是自动均衡的,高储蓄率其实就是高投资的同义语。只要二者均衡,就意味着总供求均衡,过剩产能或有效需求不足就不可能持续存在。指责中国高储蓄率导致贸易失衡就不符合经典理论。第二,几乎所有文献都回避一个基本问题:美元、日元、英镑等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是完全浮动的,但对于美国和英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和日本的长期贸易顺差几乎完全失去了调节功能。指责中国尚可以说中国没有实行浮动汇率,指责日本就不能用浮动汇率说事,只好说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致,而美国量化宽松的政策为什么不起作用呢。结论也简单,这些指责并无经得起考验的理论逻辑可循,仅仅是利益关系所致,当不得真。

三、马克思论证高度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对高投资和高储蓄的依赖

我们需要提供另外的理论来帮助理解贸易状态与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清晰的理论,阐述了高储蓄和高投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无论高储蓄率还是低储蓄率,都不是贸易失衡的结构性原因。

在马克思之前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意识到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有巨大的差异,最特殊的现象就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为封建社会和更早期的经济危机都是歉收、饥荒、物资匮乏等等的危机,资本主义出现以前,人类还从未经历过因为生产的产品过多而导致贫困的经济危机。对于经济危机的解释有两类,一类是马克思的生产过剩,另一类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他们分别从供求两个方面强调了危机的原因。马尔萨斯也曾经指出过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他的解释十分简洁,按马克思的叙述,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的总产品的价值是“C+V+M”,其中C是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和机器折旧),V是工人的工资,M是剩余价值或利润。而总需求仅有C和V,即原材料消耗和工人工资,相当于剩余价值M的那部分产品会因没人买而成为过剩产品卖不出去。因为资本家所能消费的产品与其获得的剩余价值相比微不足道,可以假定资本家不消费,于是总供给就总是大于需求。而在封建社会,贵族占有并消费了全部剩余价值,因此不会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消灭了贵族便失去了最具消费能力的阶级,当然就会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尔萨斯不承认市场经济可以自动均衡,而是说它会因供求不均衡而导致令当时人们奇怪的“生产过剩危机”。马克思批评马尔萨斯“反动”也恰恰是因为他是从贵族的角度批评资本主义。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做出了科学的回答。他指出资本主义并不是不均衡的,剩余价值在封建社会用于贵族奢侈的消费,而在资本主义却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因此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家的消费和用于扩大再生产之用的。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部分又分为增雇工人的ΔV和用于追加生产资料和机器设备的ΔC。于是在《资本论》第2卷中,马克思用再生产公式说明了资本主义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总需求与总产品之间的均衡条件:

I(C+V+M)=I(C+ΔC)+Ⅱ(C+ΔC)

(1)

Ⅱ(C+V+M)=I(V+ΔV+)+Ⅱ(V+ΔV+

(2)

公式(1)表示,第I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要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公式(2)表示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要满足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这个公式中不但包含总供求相等的含义,还包括储蓄和投资的问题。

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用现代概念提出投资与储蓄的均衡问题,不等于他没有指出这个重要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扩大再生产需要积累,积累分为“货币积累”和“现实积累”,货币积累就是资本家以货币形式储蓄起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现实积累就是固定资本形成,增雇工人和追加原材料(表现为流动资金的追加)。马克思的投资理念分为重置投资和扩大投资两部分,这些已经完全涵盖了现代意义上的储蓄和投资概念。但是,马克思没有强调储蓄和投资的均衡问题,因为在他看来,二者是一回事,是资本家的事,钱攒够了就去增雇工人和追加机器设备。马克思也意识到,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有货币游离出来(闲置资金)和因需要扩大再生产而吸收货币两种行为的关系,并将这个关系扩大到《资本论》第3卷对借贷资本及利息率的研究。在利息率决定的问题上马克思与凯恩斯一致,认为是借贷双方的要价能力决定利息率,凯恩斯说是货币供求决定了利息率,他们都认为是货币变量(也就是名义价值量)决定利息率;而新古典经济学则认为是实际变量(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息率。因此,马克思和凯恩斯都不是货币中性的支持者。作为再生产条件,马克思并没有强调储蓄与投资的均衡问题。显然,他认识到在储蓄和投资背后有更重要的经济关系,这就是马克思一再论述的资本主义生产是“为生产而生产”的性质。马克思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意义在于他要向人们指出,资本主义并不是为消费而生产,而是为赚取剩余价值或利润而进行生产。“为生产而生产”强调了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相比不是奢侈的贵族消费,而是资本对不断扩大再生产的依赖。马克思用再生产图示表明,“为生产而生产”的均衡状态不但可能,而且是资本主义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须遵循的条件。马克思向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资本主义经济正常运行对扩大再生产的依赖,其实就是对高投资的依赖,对高投资的依赖就是对高储蓄的依赖。所谓高投资和高储蓄,是相对于封建社会而言,而封建社会的内需充足,没有内需不足的问题。马克思的这个理论后来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演绎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理论。在马克思那里,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并不重要,资本主义经济正常运行对投资的依赖才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无论是从马克思还是当代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出发,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均衡都可以理解为是靠市场机制自动实现的,因此对高投资的依赖就是对高储蓄的依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但可以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高度工业化时期对高投资的依赖,也可以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对高投资和高储蓄率的依赖。作为基本经济特征,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或“产能过剩”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是两极分化或收入不平等所致;凯恩斯认为,是三大心理规律所致。马克思指出了这种高度工业化的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条件就是不断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只要总利润中资本家不消费的部分储蓄起来并不断投资,就可以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储蓄率和对投资的依赖是高度工业化市场经济的必然特征,并不是贸易失衡的原因。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其实也并不支持高储蓄率一定会导致贸易失衡,高储蓄率只有在储蓄大于投资的时候才会引起贸易顺差;而经典理论认为,储蓄与投资是自动均衡的,这等同于总供求的自动均衡机制,储蓄与投资失衡不可能持久。显然,马克的和西方经典理论都不支持高储蓄率必然引起贸易顺差和低储蓄率必然引起贸易逆差的观点。除去财政赤字可以引起贸易逆差的理论尚能自圆其说之外,贸易失衡的国内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需要另外寻找。

四、经济虚拟化与贸易失衡:理论与计量检验

本节将以一个经验研究为基础,以此说明贸易状态与国内产业结构的关系。表2列出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同产业创造的GDP占美国GDP的比例变化。各产业创造的GDP占美国GDP的比例其实就是该行业对GDP的贡献率。根据南开大学刘骏民教授的研究,将美国经济分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一般服务业之后,可以看出其产业结构自50年代至今发生的重大变化。在50-60年代,美国实体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大约在51%~40%之间,但是现在美国实体经济对美国GDP的贡献率已经下降到27%以下了;而同期虚拟经济对美国GDP的贡献率则从15%~19%上升到了33%以上,传统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则长期保持在24.5%左右。期间,制造业从27%下降到了11.22%,而金融房地产业则从11.5%上升到了21%以上。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将此趋势称为“去工业化”,我国学者成思危和刘骏民称其为“经济虚拟化”。他们都强调了美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

成思危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虚拟经济的介稳性”概念,用以说明虚拟经济对外部实体经济的依赖。他认为,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价值,必须借助实体经济来创造财富,介稳性就是“用钱生钱”的条件。这个理论解释说,在虚拟化的经济中,由于自己不再生产产品或生产很少的产品,但是人们生活又需要消费这些产品,就必须用虚拟经济创造的货币财富去换取这些产品。随着美国经济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物质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少,金融产品生产越来越多,物质产品不能满足自己需要,于是经常项目就朝着逆差的方向发展,金融项目的国际收支就朝着顺差的方向发展,其条件是其货币必须是国际货币。这个理论为当代发达国家的贸易失衡提供了一个来自产业结构的解释。

我们用简单的线性回顾方法来验证美国的数据是否支持这个理论。首先,以美国从1960-2010年的代表贸易的经常账户余额为因变量,以美国制造业创造的GDP占比为自变量做线性回归,其散点图如图1所示,相关系数为0.33,显示出二者呈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占比的不断减少,经常账户余额不断减少,也就是贸易逆差额也不断增加。其次,用虚拟经济GDP贡献率为因变量,以经常账户余额为自变量做线性回归,其散点图如图2所示,相关系数为-0.31,也显示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和占比的不断增加,贸易逆差额也不断增加。

如果上述理论和经验检验可以佐证经济虚拟化和去工业化会导致贸易逆差,那么上述理论和经验检验也可以佐证高度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会必然出现贸易顺差。也就是说,对于中国这样制造业GDP占比30%以上的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依赖外需有其必然性。表3列出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贸易收支状况。在70年代以前,美国经济尚未成为“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的国家,其经常项目是持续顺差的。这个时期美国通过金融项目的国际收支逆差输出美元,也就是通过对外援助和贷款输出美元,这些美元会成为对美国的外需,刺激其贸易持续顺差。工业化国家会持续贸易顺差,不但美国如此,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也是如此。

根据这些事实提供的支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工业化程度越高,越是依赖外需;而随着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对外需的依赖逐渐减少,直到出现持续的逆差。对于这些由国内经济结构长期发展趋势造成的贸易状态,汇率制度的调节作用甚微。上述理论和经验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在于:第一,中国既然是一个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国家,就必然会出现对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的依赖。第二,中国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曾经高度工业化的时期一样,其工业化经济必然高度依赖外需。相信马克思,现在的中国经济离开投资是不行的,同样也离不开外需。这并不是要为过度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需寻求借口,而是要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首先需要的就是尊重规律,其次才会知道正确调节的“度”。

①1971年美国单方面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标志着“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彻底崩溃,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承认浮动汇率制度,标志世界进入浮动汇率制度时代。

②Groenewold,Nicolaas,and Lei He,"The US-China Trade Imbalance:Will Revaluing the RMB Help(much)?",Economics Letters,Vol.1,No.96(2007),pp.127-132.

③Devereux,Michael B.,and Hans Genberg."Currency Appreciation and Current Account Adjust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Vol.4,No.26(2007),pp.570-586.

④Truman,Edwin M."Budget and External Deficits:Not Twins But the Same Family",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conference,The Macroeconomics of Fiscal Policy,Boston,2004.

⑤Gramlich,Edward M."Budget and Trade Deficits:Linked,Both Worrisome in the Long Run,but Not Twins",Remarks at the Los Angeles Chapter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conomists.Photocopy(Mar31,2004).

⑥数据来源:刘骏民,《经济增长、货币中性与资源配置理论的困惑》,《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第4期。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结构与贸易失衡关系的理论分析&西方古典贸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贸易理论的比较_国际收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