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力量平衡--地缘政治讨论_地缘政治论文

下一轮力量平衡--地缘政治讨论_地缘政治论文

下一轮均势——地缘政治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均势论文,地缘论文,下一轮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谁来主宰

“地缘政治学”这个复合词,象其他多音节词一样,表达一种很基本的含义;而且,它还是一张灵活的标签,贴在了令人困扰的话题上。这个话题便是:世界上大国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即:全球内谁主宰谁,以及为什么会如此。你也可能认为,这是一个你若不关心将来就要自担风险的话题。然而,许多人似乎令人费解地认为,在冷战后阴暗的岁月里,试图关注未来的地缘政治没有什么意义。

现在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谁也不能够指望预测。在接下来的三四十年里大国政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持这种观点的人中有一部分人后来又自相矛盾地补充道:大约在下一代,美国和欧洲的安全不太会遇到大的挑战。因为眼下世界对民主国家来说还是安全的。这两种观点都未必正确。我们可以作以下合理预测:在新世纪开始的几十年中,世界范围的势力将怎样进行再分配,这种再分配将怎样在各国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这类预测对西方民主国家没有任何慰藉。

本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地缘政治问题。我们将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挑选出哪些国家或哪一组国家能在今后30多年内成为重要的世界力量,这种力量不同于那些影响力只限于自己周边的地区力量。这些答案表明,在其他事务方面,美国不可能在进入21世纪之后很长时间内依然保持其“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

方式·动机·机遇

第一个问题是:未来大国是否已富裕到能支付一支在遥远地区而不仅仅是在本国边境地区使用的军事力量的费用。全球军事力量包括一个力量强大或防御能力强的洲际核武器库,确保在遭到其他核力量袭击时不被毁灭。但是也需要一支远征军,其中至少要有6 个师的步兵和坦克与枪炮兵力,能够迅速调遣到世界遥远地区,在那里执行守卫与增援任务。

远程核武器要和等距离常规武器结合起来使用,这不仅因为大多数危机都是通过非核武器手段得以最佳解决的,而且因为即使一次成功的核袭击也需要能够确保这一切继续成功的地面部队的配合。这二者的结合使纯粹的地区力量受限于全球力量,因为全球主要力量能对地区力量产生影响,反之则不能。

第二个问题是:未来大国必须有一个能够推行强有力对外政策的政府。这个政府能够清楚地断定它想要做什么,然后采取行动,实现目的,必要的话,包括动用全球武力。一般说来,在这方面专制政府比民主政府更为有利,因为专制政府不需要直接征得国内人民的同意。当希特勒1939年进军波兰,斯大林1948年发布命令接管捷克斯洛伐克时,他们不用担心这样做对他们下一轮选举会产生什么影响。

但是如果独裁者过分自信,全然不顾一些铁的事实,专制政府也会将事情弄得一团糟。70年代勃列日涅夫过于雄心勃勃而失败,阿根廷的将军们在福克兰群岛战役中败北,都是这种原因所致。相反,当一个民主国家仅仅因为自己是民主国家就在国外越发强硬,情况也可能变得更糟(见下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未来大国的人民是否希望执行强有力的对外政策。他们可能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希望执行强有力的对外政策。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应帮助其他国家也来分享这一切。或者他们可能出于种族、民族、宗族等血亲方面的原因,希望执行强有力的对外政策。这些血亲因素使得“我们”认为“他们”有必要被指明一些常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愿意赴他国作战,并且,必要时愿作出牺牲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比那种国民不愿参战的国家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国。存在两个民主国家之间的这种差异比存在两个专制国家之间的这种差异更为重要。因为,民主国家人民的意志更受重视。

最后一个问题是:未来大国是否有充分理由卷入外部事务。也许国外有一些它急需的东西:发展经济所需的石油、天然气,或者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的食品,而这些东西的价格都不高(有时还可能专门打折)。也许国外有些东西需要提防,如:对本国重要的海上进出口商品运输线的威胁,或者对某一重要同盟的挑战。如果一个国家确实牵涉上述一两个方面的因素,这个国家便会强烈关注更广宽的世界里正在发生的一切,并有足够理由对之采取行动。

下面根据这四个问题来分析世界局势。到2030年左右,谁能戴上强国的头衔?首先,归纳一下哪些势力根本不可能成为强国。

在这期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不可能出现任何重要力量,或许会有两三支稍强的地方力量,但也仅此而已。当然,拉美情况也几乎相同。甚至连印度,那个长期令地缘政治学家困惑的国家,也可能如此。尽管印度有近10亿人口,理应繁荣的经济和令人羡慕的有效率的军队,但印度似乎总是被什么东西绊住了脚。其脆弱的民族认同感,位于山脉和海洋之间的南亚次大陆的地理位置上的隔离,也许还有印度教的闭关自守,所有这一切都阻碍了印度自信地迈向世界舞台。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三角形地带,印度的声音还受到重视;稍远的地区,其影响就变弱了。

肯定·否定·两种可能

地缘政治大致导向

时间:2030年 国力可能性评估:0~5

中国 伊斯兰国家 俄罗斯 日本 美国 欧美 欧洲

远程军事力量 4

0* 3 1552

外交机器有效性

3

0 1 3442

公众对强硬外交的支持 3

2 1 1222

海外物质利益 3

2 3 4344

总分13

4 8 914

15

9

*个别穆斯林国家将拥有核武力

最终,剩下五六个真正有实力的竞争者。在未来强国的测试中,这些竞争者中,得分最高的,无疑是中国。上表就主要竞争者的有关方面作出了大致评估。

中国的经济可能不再保持它在过去15年的令人瞩目的增长速度,但是即使速度平缓,比如每年可能5~6%,也将足以使中国的国力在下个1/4世纪里相当突出。这意味着一支能驶进太平洋的中国海军,一支陆军和一支能快速将远征军运送到国外战场的空军,以及中国现有的远程核武器库的扩大。在这段时间内,中国能够也许不能够达到美国的军事指挥和控制系统的电子化程度,但是,即使达不到,中国也将成为一令人生生畏的力量。

即使共产党不再一党领导,中国也很有可能拥有能支配这种力量的政府。中国的民主进程将很缓慢,无论谁执掌北京,都将在一段时间内推行强硬的外交政策。不管怎样,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可能都想要一个能在国际上维护其利益的政府。一个有如此鲜明的民族特征的国家——93%的人口属于同一民族——在不远的过去曾遭到外国人的百般欺凌,现在当然已经基本进入愤怒地重申自己权利的时期。这个重新站起来的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到那时将大大超过它自身的供应量,这个国家将带着特殊的兴趣注视着里海东部的中亚的广大新能源区域。请看表格上中国的每一项得分。

许多人将会惊讶地发现,“伊斯兰国家”却不是这样。确实,世界上40个左右主要的穆斯林国家中,有几个富裕到足以用令人吃惊的现代武器装备起来。大多数穆斯林也象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对在过去一两个世纪中欺凌他的别国怀有怨恨。但是直到目前这还没有促成“伊斯兰威胁”。因为,从目前的迹象看,穆斯林国家缺乏强国所必需的其他东西——一个可以使穆斯林能够为了共同目标而团结一致的核心机构。

分裂的穆斯林国家仍然慎重地保持着其分裂状态。伊斯兰复古主义运动的各个部分并不团结,正如15世纪他们的基督教前辈在那个宗教改革时代进行伟大的原教旨主义运动的类似时期一样。宗教改革没有产生政治联盟。在今后10年或20年,个别伊斯兰国家可能会带来特定的威胁,诸如用核武器装备的伊朗和阿尔及利亚。但却没有任何迹象出现一个齐心协力的伊斯兰。

实际上,穆斯林世界的真正危险可能不是团结而是分裂。只要看看穆斯林世界的部分区域:从阿拉伯国家向东北延伸到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交汇处的一块斜长方形陆地。这个长方形地带可能蕴藏着世界石油总储量的3/4和天然气储量的1/3。16个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民主国家,大多数政府不受欢迎。有6个地方, 伊斯兰教徒的怒火在熊熊燃烧或零星闪烁。欧洲、俄罗斯、中国和美国都对这一不稳定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一地区的不稳定状况使得地缘政治学家想对其加以吞并。难怪英格利希曼(K.Englishmen)预测到另一轮的大较量,而这次大较量决不仅仅是在两个国家之间进行。

俄罗斯,下一个竞争者,仅仅通过了强国测试的第一、第四项。它的经济尽管仍然处于困境,但终有一天会恢复过来,有足够的能力维持重要的军事力量(部分原因是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军事工业的相对有效)。俄罗斯对于中国和中亚发生的一切很感兴趣。但是这将很可能把表格中另两项测试弄砸。

还不清楚莫斯科什么时候甚至是否会有一个有足够的权威使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罗斯托夫在每一个对外政策上都能达成一致意见的中央政府。到目前为止,俄罗斯民众似乎从未象现在这样不关注外部世界。他们曾经令人敬佩地抵挡了民族复仇主义的浪潮,而几年前那些冲动的非俄罗斯人则认为这股浪潮会冲垮他们。俄罗斯是否真正重新加入强国俱乐部还很难说。

由于不同的原因,日本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为了成为强国,日本人付出了很多。他们的军事技术和国防开支远远超过了中国;他们的政府基本上知道它要在世界上做些什么(即使日本部分民众仍不愿意支持任何哪怕风险很低的海外行动)。日本主要的可能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它在地缘政治地图中的尴尬位置。

这个富国由一群位于中美两国对视中,易受攻击的小岛组成。如果美国打算保持其西太平洋的保卫者的地位,它将不希望日本太强大,因为大多数其他亚洲同家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日本。另一方面,如果美国能退回自己的海岸,中国也不希望日本军事上强大,因为中国希望成为这一地区一支重要力量。也许日本能在这两大障碍之间找到一种巧妙的暗中行动方法,从而使自身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但是这并不容易——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民众似乎对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欲望。

现在还剩下另外一个竞争者;或者,如果情况变糟的话,还有两个竞争者。90年代末的主要问题是:欧洲与美国是继续在对外政策上保持伙伴关系,还是不顾20世纪的教训,各自为政。

一个国王,还是两个诸侯

如果美欧团结一致,他们可能是21世纪的主要塑造者。如果他们不能团结一致,那么,在新的全球势均竞争中——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前景,他们最终只是五六个竞争者中的两个。上面的强国资格一览表即说明了原因。

如果欧美团结一致,在进入新世纪的很长时间内,欧美民主国家仍能保持其几乎无法挑战的地位。他们拥有并且已在海湾地区和巴尔干半岛使用过远程军事力量。新的北约组织(NATO)有一个核心机构协调那些决定采取行动的各成员国的军事行动。人们公认为这些民主国家的人民不喜欢将自己的士兵送到国外战场,但是,20世纪的史实——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波斯尼亚战争——表明,当他们认为他们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一般是会采取行动的。只要这些民主国家记得经验曾教给它们的一切,它们就可能不被击败。

如果欧美分离,那种令人欣慰的前景就不复存在了。美国人自己仍有办法采取行动,他们在意识形态上的责任感也会更加强烈;但是他们将较少关注外部世界的物质利益,而且与欧洲关系的中断将把他们带回过去的半个地球自给自足的旧梦之中。与美国分开后,欧洲人自己在世界上将会有许多担忧。他们比美国更依赖西亚的石油,地理位置上更接近较落后的伊斯兰国家。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既没有军事设备也没有组织的统一机构来适当维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将来是否会有也还不清楚。欧美分离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未来的所有推算。

欧美分离会伤害到美国。过去80年内,美国曾3 次派遣军队到欧洲,将欧洲人从德国皇帝的野心、法西斯的魔爪和共产主义运动中解救了出来。在目前的20世纪末,重新评价欧美联盟的时机已经来到。它不再仅仅是环抱在欧洲人肩膀上的美国人的保护臂,它可能成为欧美人在捍卫其欧洲内外共同利益中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美国将很遗憾。

尽管这样横贯大西洋的联系中断将对欧洲伤害更大,但它将影响到俄国用何种方式对势力日益强大的中国作出反应,因此,对其他欧洲人来说这就牵涉到俄国将成为哪种类型的邻居。中国越强大,俄罗斯就越担心在遥远的不稳定的西伯利亚一带形成新的巨人。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军事上,俄罗斯都极有可能向西方寻求援助;甚至有可能希望最终成为北约的半成员国。如果这意味着俄罗斯将谨慎地保持其外交政策与北约各国相一致的话,一切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如果北约解体——如果这种横贯大西洋的联系中断,留下一个更为弱小的欧洲和一个更为闭关自守的美国——俄罗斯人将不再有这样选择;前北约成员欧洲人和美国人对他们都已无用处。那时他们将不得不退回到这条唯一的出路:重建自己的军事力量,直到他们认为自己已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中国为止。但是重建后的强大俄罗斯不再是欧洲其他国家想要和它做邻居的那个俄罗斯了。

大西洋联盟的解体也将使处理阿拉伯和哈萨克斯坦之间这一极具争议性地带的问题更为棘手。随着中国经济的扩展,中国人将向这一地带寻求他们急需的能源;例如,他们可能向这一地带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正象他们对伊朗那样),以期因此在石油、天然气供应方面获得优待。随着俄罗斯对中国担忧加剧,俄罗斯人将想要确保至少这一地带东部地区的国家,前苏联各国,保留在俄罗斯势力范围内。与此同时,欧洲也站在门口,要求分享这一地带的能源。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哪条输油管道将开通,谁的钱将起决定作用,是否会使用一些比金钱更强硬的东西。这些问题都令人难以想象。为避免引发这一地带的冲突,需要比单个欧洲更具全球性权威的力量。这还需要美国参与进来,一并带来它的大量钞票和外交上的影响,万般无奈时,也需要它强大的军事力量。一旦这里发生冲突,可能就是欧亚战争的开始。

可以肯定,关于未来的地缘政治,有许多尚不确定的因素:在大规模毁灭性的武库中,生物武器是否会加入核武器之列;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兵是否用计算机就能击败端着苏式冲锋枪、气急败坏的暴徒;“现代”战争到底包括哪些成份。但,到目前为止,即将出现的强国模式的大致轮廓已依稀可辨。如果欧美对眼前的一切视而不见,这将是一种遗憾。

摘自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98年1月3日

标签:;  ;  ;  ;  ;  

下一轮力量平衡--地缘政治讨论_地缘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