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亢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滤泡型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论文_黄新春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 要】目的:研究利妥昔单亢联合化疗治疗初始滤泡型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初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100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亢联合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氟达拉滨 联合化疗 初始滤泡型淋巴瘤 疗效 不良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Study rituximab Kang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initial follicular lymphoma. 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primary follicular lymph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fludarabine and cyclophosphamide treatment,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ituximab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4%,the tes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est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36%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58%,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in test group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to data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Kang effect rituximab plus cyclophosphamide and fludarabine treatment is better,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is low,it is worth in clinical widely used.

[Key words] acute myeloid leukemia,acute myeloid leukemia,erythromycin,doxorubicin,erythromycin

初始滤泡型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一种,其属于B细胞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实临床上常见的肿瘤疾病[1]。导致初始滤泡型淋巴瘤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免疫功能异常、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遗传因素以及反射线和不来那个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初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发病后通常会表现出淋巴结肿大、消瘦、盗汗和发热等症状[2]。在患者病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会逐渐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胃肠道等部位,并且鼻腔是初始滤泡型淋巴瘤的常见原发部位。本研究对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治疗初始滤泡型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初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100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在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活检下确诊,并且患者的预测生存时间在4个月以上。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24~79岁,平均年龄(48.62 6.85)岁,病程在2~9个月,平均病程(5.14 1.35)个月。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7~78岁,平均年龄(49.74 6.93)岁,病程在1~9个月,平均病程(4.96 1.26)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满足对比研究的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按照25㎎/㎡进行静脉注射,化疗开始后前3d连续用药,同时按照0.75g/㎡的标准使用环磷酰胺进行静脉注射,同样在化疗开始后前3d用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其用药标准为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按照375㎎/㎡的标准进行静脉注射,开始化疗前1d用药一次。连续治疗21d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骨髓和胃黏膜的保护,并予以抑酸治疗。

1.3评价标准

根据初始滤泡型淋巴瘤的治疗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未缓解,其中完全缓解是指患者治疗后经检查未发现病灶,并且病灶消失4周内患者未出现复发情况;部分缓解是指患者治疗后病灶减小一般以上,但病灶在治疗后4周内出现复发;未缓解则是指患者治疗后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甚至病灶不断变大或出现新的病灶。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使用( )来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完成统计学检验,使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X2检验完成组间比较的检验,在P<0.05的时候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在各个年龄段均呈现出上升趋势,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初始滤泡型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B细胞型,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3]。由于该症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诊断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误诊,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进入中晚期,对其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临床上对初始滤泡型淋巴瘤的治疗来看,其主要是利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使用环磷酰胺联合氟达拉滨进行化疗。氟达拉滨是一种嘌呤类似物,其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DNA复制,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目的[4]。但是单纯使用氟达拉滨进行治疗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近年来不断研发出氟达拉滨联合其它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案。B细胞淋巴瘤主要免疫表型有CD20,而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其在CD20表达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患者的病情[5]。

本研究对利妥昔单亢联合化疗治疗初始滤泡型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利妥昔单亢联合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笑笑. 氟达拉滨为主的联合方案与CHOP样方案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的比较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4.

[2]刘欣.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1例的疗效评估[D].重庆医科大学,2014.

[3]陈冉,姜立彩. 含氟达拉滨的联合化疗对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23:1949-1951.

[4]陈琳,应明真,王雅杰. 利妥昔单抗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2013,03:170-173.

[5]姜文奇,陈廷超. 利妥昔单抗淋巴瘤临床应用——回顾与展望[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05:816-822.

论文作者:黄新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利妥昔单亢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滤泡型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论文_黄新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