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工程;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工作和工序繁多的特点。建设周期长,各个时期的不可预见因素就会相应增多,与时间相关的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工期的按期完成;工作、工序繁多,一旦施工组织不尽合理或者返工,同时发生索赔,就会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使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的利益受损。我们有必要对工程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项目承包商引起的风险
1.项目承包商有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低,质量安全疏忽,当工程出了问题,才重视风险管理。
2.项目承包商缺乏风险管控的经验,风险不仅仅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对工程项目而言,风险识别还牵涉不利因素威胁。任何能进行潜在问题识别的信息源都可用于风险识别,对工程计划、需求、技术性能评价等,基于有经验的专家的经验判断,对项目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价。因此,需要提高项目承包商的风险管控水平。
3.加强对项目承包商风险的结果分析,有助于提醒建设单位注意某种措施可能引起的风险或危机性的后果,需要进行监视的风险范围,某些关键性因素对未来项目建设过程的影响,注意某种工程技术的发展会给项目带来的风险。承包商风险结果分析是对可变因素较多的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识别的技术。
二、工程项目经理的责任风险
工程项目成效、质量安全是由项目经理的工作来体现的。项目经理的素质会给工程项目带来责任风险。项目经理的责任风险可归纳为:行为责任风险,工作技能风险,技术资源风险,管理风险。
1.行为责任风险
行为责任风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项目经理超出建设单位委托的工作范围,从事了自身职责外的工作,并造成了工作上的损失;二是项目经理未能正确地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职责,在工作中发生失职行为造成损失;三是项目经理由于主观上的无意行为未能严格履行职责并造成了损失。
2.工作技能风险
项目经理由于在某些方面工作技能的不足,尽管履行了合同中建设单位委托的职责,实际上并未发现本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目前工程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并不是每一位项目经理都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所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完全避免这一类风险发生。
3.技术资源风险
项目经理在工作中没有行为上的过错,仍然有可能承受一些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了检查和监督,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但仍有可能在某些部位留有缺陷。问题可能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发现,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无法发现。众所周知,某些工程上问题隐患的暴露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诱因,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不可能保证所有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同时,由于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的限制,无法对过程的所有部位、所有环节的问题都能及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必然需要面对一方面的风险。
4.管理风险
管理目标不明确,组织机构不合理,职责分工不细致,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秩序混乱,检查验收不到位,将会给工程建设单位带来责任风险。
三、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及对策
(一)建立企业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控制体系在工程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使风险发生的几率变为最小,或者使风险带来的损失变成最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创新和建立风险控制要素
一般而言,风险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要素不健全和要素秩序混乱造成的。表现在管理出现盲区,决策得不到执行,权力交叉,工作推诿,责任不明,秩序混乱。因此,有必要在组织形式和风险要素上进行适合本企业的创新,以提高企业的活力;同时,建立明晰和井然的风险要素清单,使工程项目决策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2.在组织上建立以风险部门为主体的监督机制
以国外成熟的风险控制经验,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部门。其作用是对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控制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案。
3.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加强目标管理
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确立风险责任主体及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有了明确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工作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就一目了然,易于监督和管理。首先,定岗、定责,即确定岗位的数量及相应的任务和责任,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或需要相应的变化。
(二)建立责任风险的防范机制
项目经理必须对项目责任风险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认真负责,积极进取,谨慎工作,以期有效地消除与防范面临的责任风险。项目经理可从以下方面加强风险意识,提高对风险的警觉和防范,减少和控制项目风险。
1.严格履行合同
对于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合同,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不要超越职责范围去工作。
2.提高专业技能
项目经理的职责从客观上要求从业者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否则就无法适应目前工程建设的要求。项目经理应该努力防范由于技能不足带来的风险。
3.提高管理水平
项目经理必须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明确工程项目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约束机制,尤其是在工程责任的承担方面,机构内所有成员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予以明确,落实到位。将风险置于有效的控制之内。
(三)处理好与各参建方的关系
1.首先,要做好与各参建方的沟通关系。要理解项目总目标、理解参建方的风险计划。对于未能参加项目决策过程的单位,必须要了解项目构思的基础、起因、出发点,了解决策背景,否则有可能对目标及完成任务有不完整的理解,从而给自己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风险。
2.其次,要维护工程项目的利益,企业在做出决策安排时,要考虑到建设方的期望、习惯和价值观念。参建方要努力为建设方提供优良的服务,赢得建设单位的信任,争取建设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这对减少建设方的风险是大有好处的。
四、结束语
建设单位要提高风险意识,要深刻认识风险的危害性。大部分风险是可预测和可管理的,超前分析,认真识别,可靠评估,科学、慎重地进行风险管理规划、决策、控制和监督及风险的量化评价,通过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主动控制就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险,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工业发达国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风险管理 建筑在线
作者简介:赵国深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6年10月 毕业学校:西安石油学院
毕业日期:2000年7月 获得学位:本科
工作单位:廊坊中油朗威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职务职称:高级工程师
论文作者:赵国深,, 张 瑞,, 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风险论文; 项目经理论文; 责任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项目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