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管理学研究--1995年企业改革与管理报告_管理科学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管理学研究--1995年企业改革与管理报告_管理科学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管理科学问题研究—— 一九九五年度企业改革与管理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科学论文,研究报告论文,企业改革论文,现代企业制度论文,一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90年代以来,国际上企业管理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趋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客观上要求我国的企业必须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顺应这种新趋势。因此,正确分析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科学,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国际企业管理新趋势看我国企业实现管理科学的紧迫性

目前,国际上企业管理的新趋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跨国经营的公司的不断发展成为其重要标志。到1994年,全球跨国公司有3.73万家,雇佣了3700万人,拥有资产3.7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也不断向外投资,其经营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巧妙地利用全球资源去经营,成为企业家们崇尚的经营方针,这一方针隐含着这样一种现实:企业正面临着来自世界的竞争对手。因此,企业必须充分作好不仅与国内同行,还有和来自国外的更强大的竞争对手进行较量的思想准备与实力准备。

顾客对市场商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增多使顾客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阔,出现了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不仅把注意力放到市场,看市场上当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生产,而更是转向顾客为导向,研究顾客还能产生哪些新的潜在需求。以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来引导企业的经营方针。

全球企业出现小型化趋势。企业发展得越大,管理层次越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成本上升以及官僚主义等“大企业病”的弊端也就越明显。现在国际上一些大企业正在开展地区性独立经营公司,减少总公司的干预,而众多小企业倒结成联盟。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通用电器公司(GE)、通用汽车公司(GMC)等,纷纷改组为小公司联盟,成为自我管理的独立公司,但这些小公司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小企业灵活便捷的组织机制,使其能更有效地贴近市场,“精简经营”已成为跨国公司经营的重要原则。

企业组织以作业流程为中心。针对近年来国际上许多表现出色的企业相继出现问题及倒闭教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一个新的“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主要是解决企业的“整体动态搭配能力”。它提倡以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来提高人们对“动态性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以适应正在加速变化的内外环境,企业组织实现扁平化,适当授权,使决策点置于工作流程之中,企业部门之间的活动实现平行化,变从属关系为工作伙伴关系。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系统的优化管理。不仅世界上的著名跨国公司,就连一般的中小企业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进行系统的优化管理。其中,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MIS)与实现企业管理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进行市场预测的决策分析,通过计算机实现生产过程的资源制造计划(MRP-1),进行生产过程的量本利分析或实行柔性化生产,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也是现代企业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迫切要求。

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地位日益突出。进入90年代,企业家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角。许多大企业都在分散、重组、形成由企业家组成的网络,美国的IBM、GE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都进行了更迭,新领导上任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得以转危为安,与此同时,企业对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跨国经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培养跨国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成为人才培训的新领域。人们预见,未来企业的优胜者,将使用西方式的会计,日本式的协作,先进的通讯,并授予企业在当地的管理人员比较大的权力。

处在世纪之交,正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我国企业,其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正在急剧地变动,不管企业愿意还是不愿意,企业正面临来自世界的竞争,传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都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借鉴和吸收国外企业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上的成功作法,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科学体系是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

二、管理科学的基本内涵及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之一的“管理科学”,既不同于企业管理发展史上“科学管理”,也不同于计划体制下的“管理科学”。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赋予了管理科学以新的内涵,使它不同于传统的“工厂制”企业,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组织结构上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基本、最典型的组织形式。这里说的公司制不是广义上的公司制企业,从我国企业的法律形式上看,它是符合《公司法》要求的公司制企业,它较好地体现了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它和“工厂制”企业最显著的区别。这种组织形式使企业管理的影响与作用不同于工厂制企业。

2.现代技术与现代管理的内在结合 管理科学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并通过计划与控制解决各项生产与经营问题。

3.开放和创新的经营观念 现代公司本身就是开放的,它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一种开拓、开放的经营观念,把经营观念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就构成了管理。创新是现代经营观念的精髓,也是实现管理科学的主观条件。

4.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有机结合 管理科学要求企业运用现代信贷工具和投融资手段进行资产的重组与交易,这种功能使现代企业有能力以生产经营为依托进行资产运作,进而做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

5.“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 管理科学巧妙地应用现代激励理论,注重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挖掘员工潜在的需要与能力,并运用目标和期望理论,激励职工履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共塑良好的企业形象。

6.经营战略与具体战术的统一 经营战略是企业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规划,它引导企业开拓新市场、投资新项目、开发新产品和进行重大的技术改造。经营战术是为了实现经营战略而采取的实施方法。为了确保经营战略的实现,经营战术强调计划、协调、控制、指挥。经营战略与经营战术的统一是管理科学的重要标志。

管理科学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在它的内涵上,同时还表现在它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关系上。

管理科学要以产权清晰为前提 这里所说的“清晰”不是原来投资主体单一、产权结构单一、企业法律形式单一的企业组织制度,而是一种多元持股,承担有限责任的现代法人制度,即企业中的产权属于投资者,其中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及借贷形成的法人财产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管理体系是我国传统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其核心是要建立起以出资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以产权为纽带的经济实体,使企业能以新的程序和机制进行决策,以此为开端,致力于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形成的高额负债,历史包袱和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产权清晰的多元投资体制是管理科学的基本前提。

管理科学要以权责明确为尺度 传统管理也讲权责明确,与之不同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权责明确有其特定的含义:企业以其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其投资额的多少享有资产受益权、投资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力,并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制度的权责明确是管理幅度和层次适度,权力和责任对等的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要以“政企分开”为标志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微观主体。除企业所应具有的法人财产权之外,还要享有与法人财产权对等的经营自主权,实现政企职责的分开。当前试点企业致力于探索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等多形式的企业改制,其目的就是要探索政企分开的有效途径,即把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职能区分开来,以此为标志,政府通过利率、汇率、法规等政策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企业按照国家的经济政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根据市场情况建立起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正视差距、澄清认识、转变观念、实现管理科学

对比国际上现代企业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的发展变化,我国企业要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就必须正视我国在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上的不足,澄清认识上的偏误,积极寻求实现管理科学的方法与途径。

正视差距:概括地讲,我们对处在国内国际新环境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与新任务还认识不深,缺乏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值得警醒的是,在我国企业以往的积弊尚未革除,一种新的弊端又在滋生,如盲目追求“大而全”,资产组合并未产生“1+1>2”的效应问题。除此之外,以往管理中存在的积习:如为数不少的企业经营观念陈旧,尚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问题;企业技术落后、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企业资产运作能力不高,单纯追求数量,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及企业资信能力弱的问题,凡此种种,都要在实现管理科学中加以转变。

澄清认识:一是明确管理是企业行为 管理本身不构成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它只是把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协调地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因而它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是生产力,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就自然属性即生产力属性来说,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控制、组织、协调等职能使企业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配置,企业管理的优劣主要是通过市场来体现,企业是市场的微观主体和竞争主体,所以,管理是企业行为,企业是管理的主体。强调管理是企业行为并不排除政府的宏观指导的作用,从管理的社会属性看,管理科学的实现有赖于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主要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间接调控、财务支持上发挥作用;企业关键是吃透政策、苦练内功、增强适应宏观调控变化的能力。二是企业管理和企业改革的关系 有关改革与管理的关系,诸多的观点和论述早已见诸报端。我们认为,仅谈二者的地位和关系是不够的,必须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回答管理和改革是什么。就目前来说,改革主要是经营观念、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其目的是改革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部分;管理则是运用现代化的方法手段,对市场信号作出快速反应和决策,并运用计划、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的配置,以期实现经营目标,有效保证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的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取决于管理的改革,改革的成果能否实现取决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科学程度,明确二者的不同职能,结合企业实际处理二者的关系可能就容易些。三是现行领导体制如何与国际通用的管理规则接轨 《公司法》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本来是很明确的:“召开股东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聘任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由高层经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公司制的这种习惯作法与我国目前实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和领导体制的关系如何处理?从试点企业的实际运作上看,国有独资公司是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股份有限公司是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治理结构,经过一段运行后,还是可行的,但需要不断的精简机构,使之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对大部分有限责任公司来讲,发挥职代会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领导体制上,一种是书记、董事长、经理一人兼任,另一种是书记、董事长、经理交叉任职,党委、工会通过法律程序进入治理结构,并发挥作用。在处理现行领导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时,不少企业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而是注重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实现管理科学,除了正视差距,澄清认识和转变观念,还有必要对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价

应当承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企业恢复性整顿,八五企业升级、管理现代化以及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手段引人到我国,我国企业在技术装备、产品档次、职工队伍素质及管理水平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自主能力有了明显增强,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改革经营机制有了明显转变,涌现了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优秀企业,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也应当承认,近年来,随着新旧体制的交替,一些企业忽视企业管理工作,致使管理跟不上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其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是原有的管理水平没有保住,特别是基础性管理,相当一部分企业出现滑坡;另一方面是传统的企业管理对市场经济不适应,并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障碍。

就目前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实施管理科学的主要内容看,大致应该包括:健全的法人制度;新的国有资产经营制度;有效的内部组织制度;新型的企业领导体制和民主管理制度;行之有效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按“两则”规定完善的财务制度以及以三项制度为主体的内部管理制度;文明有序的现场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试点企业实施管理科学效果分析,面上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应首先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结合起来,以此为基础,着重作好以下工作。

管理要逐步与国际接轨 就我国企业情况而言,能与国际接轨的主要有财务管理,ISO-9000系列、EDI(电子提单)交易以及现代生产管理等专业管理系统,这些管理在操作中有通用的规则和惯例,便于“接口”,但在接口中切忌生搬硬套,必须结合实际。管理与国际接轨,要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传统管理,像经济责任制,企业基础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劳动人事制度的三项改革等,是我国企业管理的精华部分,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讲的苦练内功,从严管理主要体现这些方面,这里应当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企业要重视和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探索和形成新的现代企业文化。

以生产经营为基础,搞好资产经营 资产经营就是把企业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并通过流动、组合和交易进行有效运营,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同,资产经营可分为三种情况:严格的讲,一般工厂制不具备资产经营的功能,但可以从资产的损益、调配上加强控制;公司制企业应通过责任中心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的权事划分;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通过授权经营的方式,由集团负责资产经营、集团内的下属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企业资产经营的管理,首先要理顺产权关系,作到产权责任清晰、所有者权益清晰,防止资产流失;二是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选择可行的资产经营形式;三是建立资本金的保全与保值制度,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四是通过兼并、控股、参股、股权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五是健全资产经营的指标体系,重点考核资本金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投资回报率;六是高度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建立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

建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 根据顾客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是公司经营机制的内在要求。就目前企业的现况,应着重抓好两项工作:第一,要进一步扩大与消费者的接触,及时了解顾客需求与潜在需求的变化,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参与竞争。第二,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发展名牌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发消费者称心的产品。当今世界,市场竞争集中表现为名牌产品的竞争,在目前世界最有价值的50个名牌产品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这种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名牌产品,并把其作为管理科学的一项艰巨任务。这项工作应抓好四个环节:一是要求企业学会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不断开发企业的拳头产品;二是要严格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取得国际公认的质量认证;三是千方百计为消费者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四是要从商标、知识产权上维护我国传统名牌产品、老字号产品的信誉,通过宣传和法律保护创出我国能与世界名牌产品竞争的名牌产品。

建立现代财务管理 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正确区分财务管理和会计会计管理的不同职能,建立一种科学的理财机制和外部审计机制。其主要构成包括:一是要正确理解和贯彻《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二是要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严格成本控制;三要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投资、融资功能,企业财务管理要以资金为中心,提高资金的时间使用效率,实现资金结构的合理组合;四是采用科学的财务评价指标,不但要注重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评价,还要更加注重投资风险指标的分析、科学引用机会成本、汇率风险、通货膨胀会计方法等财务分析方法;五是要强化财务的外部审计制度,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审计,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公开性。

实行集约化经营,不断拓宽企业经济效益的渠道 经营集约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进行科学组织,不断增强新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就大部分国有企业来说,是以少量的资本投入,多在技术改造、管理创新、提高效率上下功夫,以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应强调的是,管理科学前提下的集约经营是要在改变以往投资体制和产权形式条件下的集约经营,选择多元投资结构和有限责任条件下的集约经营,更能有效遏制以往的“投资饥渴症”,激励和约束企业以少量的资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实行集约化经营要求企业必须从过去的单一生产经营、转向工商贸多种经营,转向物质产品与知识产品相结合。不但要追求资产数量上的增值,还要讲求增加科技投入,实现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这也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现管理科学,除上述几项管理外,还必须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经营战略管理、现代成本管理和现代生产管理。

四、培育和造就职业企业家队伍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的经营权,在市场供求变动中要承担风险,把握机遇,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对计划体制下的企业管理人员来说是很难作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培育和造就一支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现代经营管理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

企业家是一种社会称谓,是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取得杰出经营业绩,并得到社会承认的经营管理专家,是承担风险和创造利润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

企业家职业化的实质是要改变企业家的任职方式,实现政企分开。即企业的经理(厂长)从行政序列中分离出来,变企业负责人的上级委任制为董事会选聘。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一些大型或特大型企业,从本企业内部选拔年富力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将其不断充实到企业队伍中来是一条成功的作法。与此同时,社会要营造企业家的人才市场,通过市场供求来选聘企业家。

要建立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家的自我价值来自市场的竞争,以及在竞争中能否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和企业信誉。鉴于企业家的特殊劳动,其收入和报酬应明显地高于其它职业,较为可行的是实行年薪制。应当指出的是,目前部分企业实行的年薪制,还只是刚刚起步,从目前对辽宁、四川等企业的调查看,年薪制的实行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目前的经济体制中政策影响的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年薪制尚未完全表现为经营者才能的报酬;二是实行年薪制的对象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整个班子?目前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系数分配,严格的讲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三是不能简单地用职工收入的3-5倍作比较,因为,按新的会计制度,经营者的收入要从利润中考核,而职工的收入要进入成本或期间费;四是经营者的年薪由谁来考核?是投资者还是主管部门,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实行年薪制的目地是为了造就一批承担风险的企业家。对企业家的激励不只是物质收入上,还要充分承认企业家不同层次的需要。

在建立激励机制同时,还要从制度上着手,建立健全企业家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企业家的监督一是来自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企业监督;二是来自消费者和社会中介的社会监督;三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法律监督。在约束机制上要加强对企业家自身修养的培养,通过自身修养而自律;强化年度业绩考核和任期审计,重点考核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把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家市场,建立企业家的优胜劣汰机制。

企业家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在建立企业家的形成、激励、约束机制的同时,要在社会上形成监督、理解和保护企业家的氛围。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要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为企业家创造不断更新知识和掌握政府、社会和国际政治经济的有关信息的条件。要从法律形式上规范企业家的行为,从社会风气上形成保护企业家的正当权益的氛围。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企业家的功过得失,对他们的改革和创新应加以支持和鼓励,对待他们的失误,要帮助其总结教训、纠正偏误。

标签:;  ;  ;  ;  ;  ;  ;  ;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管理学研究--1995年企业改革与管理报告_管理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