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老人社会适应不良与社会再融入
杨雪丰 郝艺璇 黄宋依林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在社会适应的语境下,老年人口问题不是老年人带来的问题.而是社会适应不良的老年人带来的问题,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将老人的需求与对应的措施结合起来,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制定相关计划,帮助老人摆脱适应不良困境。
关键词 :老人;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再融入;现代社会
一、老人社会适应不良基本概况
(一)老人社会适应不良的界定
所谓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与特定环境相互作用达成协调关系的过程以及这种关系呈现出来的状态。老年人在生活中表现在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不适,存在着在行为、思想等方面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易造成老年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低落消极的负面情绪;老年群体社会交往不适,社会交际圈越来越小;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不完善,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二)老人社会适应不良的基本现状
2018年6月,通过对哈市200名城市老年人进行街头访谈、入户问卷调查,对哈市老年人社会适应状况及现阶段需求有了清晰地认知。调查表明,老年人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并且不与年龄、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大多数老年人将改变的希望寄托于外在的支持,而非自身的调适。除此之外,多数老年人在观念和行为上趋于保持固定不变,略显保守。
压力性尿失禁又称张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喷嚏、大笑、提取重物或体位改变时),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溢出。约有70%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肛提肌锻炼,增强盆底及尿道周围肌肉的张力而使症状得到减轻或获得纠正,患者有意识地用力紧缩肛门及阴道,排尿时,有意中断尿流几次,可起同样作用。
(三)适应不良的老年群体社会再融入的必要性
首先老年群体个人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所谓“社会适应不良”,是指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老年人因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无法适应老年生活,无法与当代社会发展同步。而本团体望通过开展一系列社会工作专业活动,帮助老年人改善社会交往状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习并接受新事物,促进其社会再融入。这对于缓解老年群体的负面情绪,增强其自我价值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老年群体社会交往方面:本团体通过组织老年人小组活动,促进老年成员之间的互动,促进这些老人的社会再融入,帮助其增强信心,激发其对社会交往的兴趣,促进老年人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第三,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在老年人这一庞大群体中,社会再融入是每个老人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社会适应不良的老年人来说,与同辈群体的交流,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对自我保护和新事物相关知识的学习,都是促进这些老人恢复健康生活的重要方法,也是解决中国众多老龄问题的具体可行的实施途径,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二、老人社会适应不良与社会再融入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老人的文化知识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年人必须接受终身学习以及社会中各种形式的再教育,否则他将无法进行良好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节奏脱离。毋庸置疑,学习是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科技也将提高当代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根据本次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少数老年人表现出对现代知识文化,如智能手机、现代生活方式的良好接受能力。老化的负面作用对老年人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发出挑战,多数老人仍然无法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本次研究主要从开展知识课堂入手,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针对目前老人表现的焦点问题,依托哈市社工机构,向老年人着重开展了防摔讲座、手机课堂等的活动,帮助老年人对接相应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从中了解健康知识,并以智能手机为接口与现代社会接轨,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尊严、价值和晚年社会实现感。
(二)丰富老人的空闲生活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核心家庭数量突出且家庭功能减弱,退休后老年人角色适应不良,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到孤独寂寞,也成为影响他们适应社会、安度晚年的消极因素。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三成(27.5%)城乡老年人有孤独感。因此,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闲暇生活是处理老龄化问题、处理其社会适应不良的一大入手点。本次研究依托社区和社工机构,开展了剪纸课堂兴趣小组等老年益智工作坊,并将老年人成果进行公开展示,旨在拓展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加强老年组员之间的交流。
急救科普工作,因为是急诊科医护人员自发组织的,医院管理层并不了解。罗杰2008年升任院长一段时间以后,他了解到科普小分队的存在,鼓励医院上下多多支持。
(三)日常关爱老人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老人尽管不满足于自己落伍的现状,但少有主动调适者。诚然,调查显示确有部分老人仍存在大量物质需要用于解决医疗、养老问题的情况,但对老年人存在和价值的尊重和肯定同样也很重要。本次研究特意选在重阳节对失独或贫困的老人以慰问的形式开展入户访谈,运用共情、倾听等个案工作技巧,了解这些老人的生活状况,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从而帮助老人恰当合理利用自己的资源,有尊严、有价值的适应社会生活。
三、结语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不断降低,老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老龄化日趋严重,而老人由于身体各种机能的衰弱,适应能力显然不如青少年群体,除此之外老化在老年人的心理上也表现得很明显,因此,呼吁子女对家庭的回归以及社会各界关爱老年人尊严、价值从而实现老人的“文化反哺”十分有必要。因此对于关注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技巧使老年群体在各个方面适应社会的日益发展,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
[ 参 考 文 献 ]
[1]陈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2008(6).
[2]穆光宗.解析“老年弱势群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5(3).
[3]周晓红.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M].商务印书馆,2015.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2019)10-0287-01
作者简介 :杨雪丰(1997-),女,汉族,河南洛阳人,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