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几个问题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个战略性任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3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更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这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对奋斗在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各级领导能力的考验。
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通俗化,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其实质是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提升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共识,把党的理想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实践能力。概言之,就是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应当有三种存在形态:一是理论形态,它存在于两种具体形态即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经典作家的著作和次生态——以教科书为主导形式的著作之中;二是制度形态,它存在于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和指导性的文件中;三是观念形态,它存在于人民大众的理想信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转变为观念形态。之所以要进行这种转化,是因为无论理论形态还是制度形态,虽然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和经验,但由于任何实践、经验都是局部的、个体的,一旦上升到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就必然高于局部、高于个体、高于实践、高于经验,而成为规律性认识和科学性规范。而对于规律性认识和科学性规范的理解和接受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通过特殊的方式,采取特殊的机制,经历特殊的过程。所有这些“特殊”,都需要经过“大众化”设计。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既是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认识的过程,也是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意志、凝聚力量的过程。正如列宁所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业是人民大众的事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创造历史的强大物质力量,才能达到高度的理性自觉。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与把握程度,不仅关系到现阶段各项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程度。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的传统,也是我们党动员群众、领导群众、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政治优势。可以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前提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领导和指挥人民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队伍越战越壮大,士气越打越高昂,正是由于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教育了人民、用革命理想感召了人民,最终才有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和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胜利,是武装斗争的胜利,更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革命先烈夏明翰的一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义诗,足以表明党的意识形态信仰是何等深入人心,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工作者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接受者这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只有遵循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才能有效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民族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民族化。一种理论能否被接受、被什么人接受,首先取决于这种理论与接受主体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1470-1471 其实,20世纪初,全世界可谓炮声隆隆,为什么是十月革命的炮声而不是别的炮声惊醒了迷茫中的中国人?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成为“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二是俄国人给苦难的中国人做出了榜样,让中国的先进分子毅然决然地“走俄国人的路”。[2]1471。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自然关心,研究中国问题的理论中国人民自然感兴趣,回答中国问题的理论中国人民自然容易接受。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研究和回答中国的问题,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就是按照“中国的具体环境”、“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3]534,同时,以中国的成功实践和理论创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是因为20世纪初的中国人民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长期坚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要永远成为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必须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双重任务,首先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首先在于“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1]10。
二是理论的科学化。理论只有科学化才能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1]11,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吸收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党的理论创新精神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念“真经”,讲真理,动真情。我们应当坚信:人民群众是通情达理的,而且有着足够的鉴别力,在真理和谬论以同样的方式展现的时候,人们迟早会选择真理。因此,我们党的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一方面要准确理解、把握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准确理解、把握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回答。概而言之,以科学的精神讲科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大众化。
三是价值取向的人本化。一切“为人”的理论无论多么艰深都容易被接受,因为它关注的是人的问题,谋取的是人的利益,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首先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阻碍了生产力,而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人的异化、生产的异化和社会的不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4]91,“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5]507,从而制约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决心改变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和解放,通过破除旧的社会关系解放人,“使交换、生产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5]40;通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发展生产力创造和改善人“作为人”的社会生活。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根本特征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社会和谐和人的社会自由,即迫使人们服从奴隶般分工的社会关系被破除,人们可以“随我自己的心愿”从事社会活动[5]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系,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它的实现要“依靠人”,在实现的过程中要尊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人民大众的实践,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它连着人民大众的心,关切着人民大众的利,所以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对此,必须在理论研究和宣传中予以足够的关注,这样才能真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四是宣传表达形式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甚至是艰深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的宏大、复杂、深邃和综合性决定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形态还是有相对区别的(尽管没有明确的界限),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形态可以抽象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形态则应当尽可能通俗化。通俗本身就是道理影响受众的无障碍状态。通俗化的要求既要“通”,也要“俗”。“通”,就是要求情与理通达,言与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俗”不是低俗和庸俗,也不是浅薄,打真理的折扣。打过折扣的真理可能就不再是真理。“俗”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应善于用大众常见的、熟悉的、喜欢的、便于接受的方式解释、言说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目的是减少人们接受理论的形式障碍,增强理论的吸引力,让大众产生对理论的亲近感。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既面对党和军队中众多的文盲和马克思主义盲,也面对广大民众中的文盲和马克思主义盲,能够让党的理想征服大众,是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通俗化分不开的。毛泽东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师,他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文风、语风,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楷模。深受欢迎的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一定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关,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谈群众关心的问题,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出来,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形象化,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五是理论视野的全球化。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提出:“社会主义作为全球化进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曾经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今后仍然会在全球化中找到新的支点”[6]72。事实上,许多国家和党派都在寻找和争夺这个意识形态的“支点”,我们更要有所作为。因此,无论是研究还是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都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既要有中国气魄,又要有世界眼光;既要说“中国话”,也要说“世界话”。首先,要以世界眼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放到变动着的世界格局、社会主义格局中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当代世界发展大势为背景、在当代世界格局中形成和发展的,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难题、困惑的理论和实践解答,也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建设难题、困惑的理论和实践解答,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具有中国性,也具有世界性,它的事业属于中国,它的思想方法属于世界,它的个性是民族的,它的共性是世界的。只有以世界眼光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凝结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卓越政治智慧。比如,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既不否定也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模式、道路和经验,包括民主社会主义,而是举自己的旗,走自己的路。实践证明,举别人的旗、走别人的路,决不是大国、大党的出路。其次,要让世界了解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有世界抱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从走入世界、融入世界到为世界作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思维”,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由于中国的成功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形象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的世界形象发生了重大变化,共产党的世界形象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不推广自己的成功模式,但要宣传自己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最根本、最巨大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泛影响世界时,中国才是一个全面的世界大国,一个为全世界欣然接纳的世界大国。尽管当今世界仍然有一些人不了解、更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相信,只要不怀敌意,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民是会逐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的“中国思维”的硬核体现了世界的普世价值。中国思维是一个亲和思维,在国际关系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原则,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思维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划界思维、对立思维、霸权思维完全是异质的,它代表着世界的未来。只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中国思维”而不是资本主义的“西方思维”成为“世界思维”时,世界才能成为和谐世界。
六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存在和呈现形态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方式就是通过各种文化样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杰姆逊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7]48,融入各种文化形态,占领传播阵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然有机地融入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使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一是可以发挥多种方式的理论聚效作用。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是一种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马克思主义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就能让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感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二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消除重复感,避免单一形式的重复造成的理论传播上的“接受疲劳”。
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概括起来可以有“六进入”。一是进入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和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到各个相关学科建设之中。建设好这一学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但是,进入学科的同时,也要防止出现学科建设的偏向。一是防止学科的过于细化。学科过细,研究过窄,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一旦马克思主义失去整体性,也将失去其真理性。二是防止过于学术化。马克思主义不能没有学术,但不能过于学术化,一旦过于学术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就容易变成“马克思学”而游离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此,杰姆逊曾经敏锐地指出过,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复兴的危机”的一种征兆[7]48。二是进入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很快,党指导这一事业的理论创新自然很快,这使得教材建设总是落在理论创新的后面。为改变这一状况,可以考虑实行活页教材作为补充教材。三是进入课堂。把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落实到课程、教材、教学计划和教案之中,并搞好有针对性的教学督导,保证落实到教学的末端。四是进入大众文化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有机地自然地融入文化艺术作品之中,使其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使人民群众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观看文化节目中受到思想理论教育。五是进入大众传媒阵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要在“大众”二字上下功夫。为此,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大众传媒的主阵地,比如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可以开设“马克思主义百家讲坛”、开办国家“马克思主义之声”网站、团中央可以举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知识竞赛等,努力把学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节目办热,把学习和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变成社会活动或社会广为关注的高雅的大众活动。六是进入思想。按照心理学的接受规律,注重内因与外因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种传播资源,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思想深处扎根,与党由认识上的共识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标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