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第一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 分析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治疗中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临床效果;并发症
恒上前牙牙折是牙科临床上的常见外伤,传统的治疗方式为牙周去除及牙断端修复,但会对患者的牙周组织和牙断端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具有并发症发生率高、治疗周期长的显著缺陷[1]。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科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疗效被临床医师和患者广泛认可。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口腔科对84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在常规修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进行处理,并与常规修复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单发性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3-72岁,平均年龄(41.5±10.3)岁,深度2~4 mm,平均深度(2.8±0.6)mm。对照组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1.2±9.8)岁,深度2~5 mm,平均深度(2.9±0.8)m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损伤深度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修复方法进行处理:清除牙周组织,常规给予消毒、填充、止血,然后进行烤瓷牙种植。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研究组进行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主要步骤如下:①治疗患者的牙根管,治疗周期为2w;②正畸修复,制作U型牵引弓,合理设计牵引弓的位置和牵引桩的位置,治疗周期为1~2个月,治疗期间进行复查,1次/w;③将患者分为未成年组和成年组,成年组采用牙冠长术进行断齿修复,未成年组则综合患者的牙周发育状况进行保留修复以及邻牙的连冠修复,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18个月进行评价。①临床疗效。显效:X线复查结果显示患牙组织正常,未见炎症,叩诊无痛,未出现患牙松动以及牙周炎等,切牙缘短于同名切牙缘的数值水平>1 mm;有效:X线复查结果显示患牙组织正常,未见炎症,叩诊无痛,未出现患牙松动以及牙周炎等,切牙缘短于同名切牙缘的数值水平处于1~2 mm;无效:患者出现炎症等临床症状,切牙缘短于同名切牙缘的数值水平在2 mm以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牙冠偏向、牙龈出血以及牙周炎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即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面部整体美观度造成影响。以往临床上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治疗时,先是将牙周去除后再给予患者断端修复治疗,不仅延长了治疗周期,也对牙周组织与牙断根的结构造成了影响,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2]。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在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治疗中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与传统修复治疗相比,可保留患者牙断根的结构与牙周组织,既能够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同时也能够降低对牙周的损伤,使牙龈断面正常相邻[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侯玉一.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1):4082-4083.
[2]夏春杰.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5):55-56.
[3]邓斌.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牙龈下牙折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82-83.
论文作者:张雪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患者论文; 牙龈论文; 牙髓论文; 疗效论文; 方法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