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政府作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港口论文,产业集群论文,作用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内涵
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聚集在港口附近区域并依托港口,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在业务上有着分工和合作的物流企业及相关单位所形成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社会现象。
首先,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有着特定的地理空间,它必须围绕着港口分布,且在业务上依托港口,离开港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其次,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是一群有着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并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企业和单位构成的生产服务系统。它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综合物流供应商,主要是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它承担部分或全部外包企业的物流功能运作,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和主导企业;二是传统的单项物流功能的提供商,如提供快递、运输、信息通讯、仓储服务的供应商;三是更加专门化的物流服务分供商,如航空公司、地方货运公司、铁路公司、电信公司、咨询公司等;四是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公司或部门,如提供机场、公路、互联网、金融、教育培育、基础研究的机构和部门等;五是外包物流的公司,如生产企业、最终用户等。
第三,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制度条件,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它是物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是一种遵循经济原则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现象。同时,它也是众多物流企业及相关单位与港口所在地的文化、制度等环境要素互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现象。它的社会性不仅表现在企业家的经济行为植根于具有地方文化特征和制度条件的网络中,受到“信任”、“规则”等社会资本和地方文化和制度的制约和影响,而且自身也具有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第四,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形式。它是物流企业与物流市场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合作制度,是以提高物流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和最大化企业及相关单位经济社会利益为目标,以物流企业、服务机构、中介组织、政府部门等为主体,以信任、非正式契约、共同行为规范、企业家精神及地方文化伦理等为文化背景,按照一定规则运行并不断自我强化、自我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
二、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一)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资源禀赋
产业集群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初始条件和比较优势,即必须具备支撑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包括地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条件。自然资源是特定地域的自然条件,它是决定地方生产方式与发展路径进而决定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与集群产业相关的企业家和专业劳动力群体,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动力。社会资源是指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背景和制度条件,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保障。
从自然资源来看,港口本身就是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最重要自然资源。港口是水陆运输的交汇点,是货物集散的重要场所,是物流活动的主要平台。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所产生的巨大港口物流服务需求,迅速促进了港口的发展。现代港口已经实现了从单一的货运生产发展到综合物流服务,从传统装卸工艺到以国际集装箱门到门多式联运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从一般水陆运输节点到国际货物运输和世界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枢纽的转变,而且正在发展成为集配送、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拨、物流信息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它是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最重要的物质载体。
从人力资源来看,港口是企业家和物流专业劳动力创业和工作的重要平台。港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更靠近资源和市场,可以取得更大程度的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基于强大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港口一直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载体,是政府和企业投资的重点。现代港口正逐渐成为区域性的人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潜在企业家和物流专业人才资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港口物流业的创业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企业家和物流专业人才资源将会不断集聚在港口物流业,成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
从社会资源来看,港口是其所依托城市文化发展的产物。城市文化是城市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城市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宗教信仰等。城市文化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是特定地域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港口和港口城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港口是港口所在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繁荣又大大促进了港口发展,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二)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过程
产业集群是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空间表现形式和结果,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它的边界决定于分工的一般均衡。所谓分工的一般均衡,是指在专业化分工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节约所带来的专业化经济等于交易费用增加所带来的专业化不经济,即当专业化水平提高所带来的边际生产成本的节约或减少量,等于专业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边际交易费用增加量时的分工水平,它决定于交易费用系数。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同样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
首先,物流组织形态的演进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物流组织形态的演进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的物流组织模式阶段、物流功能专业化阶段、物流功能集成化阶段、物流功能一体化阶段和现代第三方物流形成阶段。从物流活动执行的主体来看,物流组织形态的演进是由企业内部分散化物流发展为企业内部专业化物流,再发展成企业外部专业化物流的过程。这种演进是渐进式的,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企业物流功能先集成,再从企业分离并专业化的过程。
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专业化与分工理论,企业内部物流专业化和企业外部物流专业化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费用,带来专业化经济;同时,物流专业化又会增加企业的组织管理费用(内部交易费用)或生成市场交易费用,带来专业化不经济。当边际物流组织管理费用的增加小于边际生产费用的减少时,企业内部分散化物流就向企业内部专业化物流发展;当边际生产费用的减少大于边际交易费用的增加时,企业内部专业化物流就会向企业外部专业化物流发展。专业化经济和专业化不经济决定于科学技术水平、交易制度、城市化水平等因素。随着科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物流专业化与分工的一般均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代物流组织——第三方物流得以形成并发展。
其次,物流专业化过程中,形成了传统单项物流功能提供商、专门化物流服务分供商、物流基础性服务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各个层次的物流企业群。只有依靠合作,这些物流企业才能完成多品种、宽领域、高效率的物流活动,而合作过程就是企业间交易的过程。为了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不确定性风险,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合作效率,物流企业具有本能地聚集在一起的偏好。当港口这个最重要的物流平台被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发并利用时,与该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各类物流企业和相关机构便会随着该企业进驻港口,从而推动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
物流产业集群一旦在港口形成,就会形成自我增强机制。集群使得单次交易的费用和物流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促进物流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向专业化分工演进,不断推进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同时,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集群规模的扩大,交易次数也不断增加,总的交易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当集群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交易费用时,产业集群停止扩张,集群边界形成。但这种边界不是固定的,从长期看,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交易技术和制度环境的不断改善,物流的均衡分工水平会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边界因此而逐步扩大。
三、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培育与政府作用
(一)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政府定位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市场风险,形成规模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发展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可以有力推动对外贸易增长,促进城市服务业和工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培育港口物流产业集群。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方式主要有三类,包括自发形成、“自下而上”培育与发展以及“自上而下”地规划发展等,每种方式下政府的定位和作用都不相同。
自发形成是指在物流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物流功能集成,物流企业衍生、裂变,从而自发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物流产业集群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较高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先进的交易技术。这种方式下,市场发挥关键和主导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提供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
“自下而上”地培育与发展是指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雏形自发出现后,政府能积极主动地因势利导,为产业集群的正常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在这种方式下,市场机制的充分作用是先决条件,但政府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政府除了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外,还要通过相关产业政策的实施,为物流企业和相关机构进入港区提供土地、资金、人才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在这里,政府担当了扶持人的角色。
“自上而下”地规划发展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培育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政府是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培育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政府根据地方总体发展战略和港口资源情况,制定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实施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引进国际性物流公司,并为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进入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各种优惠。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企业开拓港口腹地、扩大物流市场,提高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港口产业集群形成方式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健全,交易制度也不完善,科技水平更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物流产业基础相当薄弱,目前还不具备自发形成物流产业集群的条件。本文认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当前培育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应该采用“自下而上”方式,在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切实加强和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二)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培育重点
首先,要积极培育、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物流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推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方面,要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通过一体化、重组、并购、联合等形式,集聚区域物流资源,培育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国外著名物流企业落户港区,充分利用国际物流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网络体系等,加速与国际物流市场接轨,尽快形成国际竞争力。
其次,要积极培育保税物流园区,大力实施“区港联动”战略,将保税物流园区建设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在若干重要港口建设保税物流园区,是中央政府一个重要的决策,它对于形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对于优化全球供应链,对于增强中国物流企业竞争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港口城市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区港联动”规划,积极培育和引进有实力的国际物流公司,加快发展保税物流园区,充分发挥保税物流园区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要积极开拓港口腹地,着力培育物流市场,努力实现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港口腹地是物流产业链的延伸的重要场所,是物流产业集群广阔的市场和货源,它提供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主要的市场需求。当前,要在政府主导下,以优化口岸环境和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为抓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为主,重点推动腹地无水港建设,把“港口搬到家门口”,为腹地提供如直通关、落地验放等综合服务,在腹地规划和建设集装箱货运站或合作站,加大揽货业务。
(三)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培育中政府作用发挥的途径
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中的主导作用。各港口城市政府应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本地港口实际和世界港口物流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制定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认真做好产业集群规划,积极引导各类物流企业落户港口,并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开展竞争与合作。同时,要合理规划和协调好物流产业和临港工业之间的关系和布局,最大程度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好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服务功能。
其次,要积极发挥政府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硬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要根据物流专业化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建设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要加快疏港交通体系和国际集装箱场站建设,提高通关速度和服务水平。要加大投入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铁路、港口、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合理布局、运转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要大力加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扶持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核心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第三,要积极发挥政府在软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要根据产业集群规划,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加强招商引资,从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好核心企业的带动和集化作用。要大力培育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和有效配置。要大力推进中介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公益性中介机构和物流行业协会,建立专业化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培植诚信文化、协作文化和创新文化,着力营造适合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文环境。要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素质的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着力增强物流企业的自组织能力。
标签:港口论文; 物流产业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集群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第三方物流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