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宋茂锋

长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宋茂锋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21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深化实施,对工程施工的要求上也随之提高。因此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就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来执行。但在实际施工中环境复杂,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隧道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就隧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对隧道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主要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长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导言

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在监理过程中如何去控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这些都是在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在广州市凤凰山隧道工程的监理过程中,严格遵循“管超前、浆严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的设计原则,总结了一些在隧道施工中几个重要工序的控制要点,和同行一起探讨分析。

1.隧道工程施工的问题和问题原因分析

1.1隧道施工的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施工问题。其中在施工管理的问题方面,主要就是在隧道施工中对隧道前期的施工论证不充分,盲目的去追求施工的进度,没有重视施工的质量控制,从而在施工中对周边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隧道施工建设单位的资金不足,从而对后续的施工带来严重影响[1]。施工中的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妥善落实,施工监理的力度比较薄弱,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存在漏洞,这些都对隧道施工管理的质量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隧道工程施工中,设计的任务比较中,时间比较紧迫,一些设计人员没有结合具体的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来进行设计,从而在施工中就比较容易存在质量问题。如:存在着支护过强或者支护不足等问题,这就大大延误了工程的施工工期。在隧道工程的具体施工中,隧道施工设计的勘测设计没有注重技术的科学应用,在受到经济利益的因素影响下,对隧道的勘察设计没有科学进行,这就对后续的施工带来了很大影响。另外,在施工中,对技术的应用论证不充分,一些技术的应用性能不强,影响了隧道施工质量。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中,对地质情况预报不准,造成开挖的时候存在突水突泥等现象,对施工人员以及机械就造成严重威胁。施工中超欠挖的质量问题也比较严重,超挖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并会造成衬砌背后空洞的现象;而欠挖就比较容易造成衬砌混凝土厚度不够等,都会影响隧道工程的质量。

1.2隧道施工的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隧道施工的问题原因比较多,在施工中没有注重对地质情况的准确预测,在当前的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都存在着缺陷,这就对隧道施工地质预测的准确性受到一些影响。隧道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出现中,对施工的开挖方法没有准确把握,从而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及在二次衬砌模板台车的施工中,施工单位是自行设计的,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以及依据进行。

2质量控制措施

2.1仰拱及仰拱回填的控制

仰拱施工时首先检查底标高是否满足要求,以保证仰拱厚度,钢架按设计要求连接牢固,尽早闭合成环,保证隧道安全;仰拱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积水、杂物、浮渣等,严禁片石侵入仰拱断面。仰拱应一次浇筑完成,严禁分幅施工。仰拱回填施工时,要注意按设计要求预埋横向排水管等。

2.2隧道防排水的控制

安装环向排水管时,应与初喷面密贴固定,喷混凝土时不能将排水管冲掉或损伤,尽可能将其覆盖,将环向排水管通过三通管接入纵向排水管中。防水板应采用无钉铺设,先铺缓冲层再铺排水板。铺设前应割除外露的钢筋头等尖锐物,局部不平整或有渗水处应先进行处理。搭接缝应为双焊缝,单挑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cm,焊缝应连续,不得漏焊、焊穿等,且应做充气检验。钢筋施工时不得损伤防水板,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板。止水带采用背贴式止水带和橡胶止水带,沉降缝、变形缝处采用橡胶止水带。环向止水带接缝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在施工仰拱或边墙混凝土时,先在纵向按40cm间距用φ12的钢筋定位,把橡胶止水带准确定位在边墙上正确位置,清理干净面上的污垢,使止水带气孔线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固定牢固。

纵向排水管全隧道埋设,纵向坡度应与隧道纵坡一致,横向排水管应根据开挖后下水情况设置,但间距不得大于15m,纵坡不小于3%,施工时要注意防护,防止引起水管破损导致堵塞。

2.3二衬施工的控制

隧道衬砌形式主要有整式、复合式和锚喷衬砌,本项目采用复合式衬砌,即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组成。初期支护承受隧道的形变荷载,二衬衬砌主要是放水结构和安全储备。安装二衬钢筋时,应保证钢筋的长度、间距、位置、保护层厚度等均满足设计要求,并在施工中不能划破或烧焦防水板。主洞的二衬采用整体式全断面钢模液压衬砌台车施工。二衬混凝土浇筑应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在围岩和初支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浇筑应一次完成,不应先施工矮边墙再施工二衬。在浇筑拱部混凝土时,应在拱顶预留注浆孔,注浆孔间距不得大于3m,且不得少于4个,待二衬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对拱顶进行注浆填充,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注浆压力控制在0.1MPa以内。二衬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拆模后,应注意养生,并继续观察衬砌的稳定状态,注意变形、开裂、侵入净空、渗水等现象,如发现相关问题及时记录处理。

2.4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根据新奥法的技术要求,对隧道进行挖掘施工的过程中,要及时做好相关部分支护工作,减少围岩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将隧道围岩的变形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现阶段,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超前支护多采用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超前中管棚或超前大管棚,根据具体围岩情况采用其中一种或组合使用。初期支护多采用锚喷支护或锚喷支护与格栅钢架、型钢钢架相结合的支护方式。超前支护主要从材料质量、钻孔精度、安装质量、注浆质量几方面进行控制,严格把好进场材料的质量关。施作过程中,要根据围岩情况调整超前支护的施作角度、间距。

结语

总之,隧道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其中涵盖的分项工程较多,一旦某个部分出现问题,不但会对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因此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控制要点,从而在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熊杰.实例探析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4).

[2]王旻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J].江西建材.2014(07).

[3]杨振海.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管理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

论文作者:宋茂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长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宋茂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