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高产抗逆广适衡麦系列品种中后期管理技术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产论文,后期论文,品种论文,建议论文,系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河北省小麦生育期内灾害频发,干旱、暴雪、冻害、倒春寒、倒伏、穗发芽等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并且水资源日益匮乏、地下水开采过量等问题严重制约小麦生产,应用抗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的小麦品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当前主推节水高产品种介绍 衡观35。为节水抗旱、高产稳产、广适类型。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突出表现矮秆大穗、抗旱节水高产、抗寒、抗穗发芽、抗后期高温、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稳产性好,冀中南缺水区以及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天津、湖北的中等水肥条件均宜种植推广,具有很强的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特性,一般2~3水(50立方米/水,亩)亩产550~600公斤,最高638.3公斤,深受农民欢迎,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衡4399。为早熟、节水抗旱、抗干热风、高产类型。200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突出表现分蘖性强,株型紧凑,穗层较厚,穗容量大,适合密植。具有早熟、多抗、节水高产特点,冀中南缺水区和高水肥区均宜种植,一般2~3水亩产550~600公斤,最高704.98公斤。 衡4444。为抗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优质类型。2012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突出表现分蘖性强,株型紧凑,穗较大,抗旱抗寒,抗干热风,品质好,符合国家中筋优质标准。冀中南缺水区和高水肥区均宜种植,连续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31公斤,最高亩产621.87公斤(2011年)。生产示范一般春浇1水亩产500公斤左右,浇2~3水550~600公斤,2013年邀请有关专家在深州市前营村测产,平均亩产721.3公斤。 二、中后期管理技术建议 1.因地制宜,浇好开花水或灌浆初期水。小麦扬花期或开花后10天左右应浇开花水或灌浆初期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 2.病虫草害的防治。重点做好蚜虫、吸浆虫、赤霉病的防治。 ①蚜虫:抽穗期百株平均蚜量500~800头,可以掌握在抖一抖小麦穗,手里有零零星星的麦蚜时立即防治,用乙酰甲胺磷+10%吡虫啉半量复配可保持10天的药效期。 ②吸浆虫:首先搞好监测,每样方虫量(10厘米×10厘米×20厘米)2头以上的地块进行药剂防治,采取蛹期防治为主,成虫期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蛹期防治在小麦孕穗期使用药剂:甲基异柳磷或毒死蜱颗粒剂,拌细土于下午顺垄撒于麦田;成虫期可在小麦扬花期,用菊酯类与敌敌畏或辛硫磷1:1混配,在傍晚进行全田喷雾。 ③赤霉病:施药时间的原则是:当抽穗期间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在始花后期(扬花10%~20%)施药最好;若抽穗期低温且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应在始花期(扬花10%)用药最好;抽穗期若遇连阴雨,应在齐穗期用药,要抓住下雨间隙时机用药。施用药剂和方法为:用戊唑醇或烯唑醇喷雾,连续喷两次,间隔5~7天。 3.合理应用水溶性复合肥预防干热风。开花10天后喷施磷酸二氢钾二次,间隔一周,可有效减轻干热风危害,增加粒重。 三、注意事项 1.成熟前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粒重,所以,小麦成熟前10天要停止浇水。 2.“一喷综防”杀虫剂、杀菌剂、水溶性复合肥合理复配预防多种病虫和干热风,省工省时,效果好。特别是小麦抽穗到开花期,一次喷药可同时防治小麦吸浆虫、蚜虫、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多种病虫害。但应注意每亩用水量一般不少于30公斤,配制农药时应采用二次稀释法,使农药浓度均匀。 3.灌浆期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 联系电话:0311-8850500对中后期小麦系列品种节水高产抗逆性管理技术的建议_小麦论文
对中后期小麦系列品种节水高产抗逆性管理技术的建议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