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等特点,管理工作的要求和难度较高。因此,为实现各项管理目标,要做好严格的把控。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特点;施工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得到了不断扩充,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市政路桥建设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方面,这就需要做好市政路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工作,为路桥施工提供技术和质量保障。
1市政路桥施工的特点
1.1 系统性
路桥工程建设,为多项施工技术综合应用的过程,涉及到的专业较多。具体实践中,建筑学以及管理学的应用,决定此类工程具有系统性。工程施工管理中,全过程管理理念的应用,使得管理过程具有程序性以及层次性特点。整合各类资源,需要相关机构或部门的共同配合,进而推动工程建设的进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1.2 复杂性
通常来说,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作业,多是在露天条件下进行,受到天气和地域因素等的影响极大。在夏季施工作业,必须要做好防雨措施、防水措施以及排水工作 ;在冬季施工作业,需要做好防寒措施等。若各项工作不到位,则会引发工期问题或者质量问题等。除此之外,路桥工程建设涉及到的专业较多,因此施工人员类型复杂,加之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管理工作复杂。就此而言,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复杂性,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
1.3 专业性
市政路桥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施工的专业性较高,体现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参与工程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水平的管理素养和能力,能够掌握工程管理各项工作。除了要做好各个专业的协调施工外,还要做好人力资源和设备等的协调,保证工程施工有序开展。
2市政路桥施工项目施工技术控制策略分析
2.1 桥梁下部施工难点和技术控制要点
2.1.1台背回填
市政路桥工程项目施工中,在桥梁的两端会因为压缩问题而导致出现沉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路面路基的压缩,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超标的重载型货车长期的碾压,进而导致内部的填充料出现裂缝,进而使得路基结构出现不稳定现象。因此进行台背填方施工的时候,应结合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从底层的地基开始施工。在铺设面层结构的时候,应确保搭板上部或者桥面上部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差异进而造成不均衡现象的出现。此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应优先选择质量性能较好的水泥,并辅以石灰材料,以便提升桥梁结构的稳固性。
2.1.2横系梁和承台施工
在施工横系梁的时候,能够有效调节由墩柱连接所导致的偏差现象,且能够对桩体的横向整体性进行增强。承台则主要用于对桩群进行连接。一般而言,为确保桩群的整体性,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可以选用直径较大的桩来代替群桩。对承台进行施工前,需要优先开展无损检测,并及时凿除桩顶的预留部位以及薄凝土薄弱层,以确保砂浆垫层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应该确保垫层的尺寸能够对承台和模板的重量予以承担。
2.1.3深基坑钢筋、模板施工
应优选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诸如对于钢筋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勘测,检查水泥砂浆和塑料等物品是否到位等。若要埋设钢筋,则应该安排专人进行操作。同时还应该按规范要求搭设脚手架和定位架,以确保精准埋设钢筋。完成钢筋的预埋之后,需要设置垫块,通常可以利用塑料或者水泥砂浆来确保保护层的厚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则需要对其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即可。对于市政路桥而言,定性钢模是其最常采用的模板类型。模板应用前应做好除锈和粉刷脱模剂,并运用水平尺和砂浆来确保其平衡。
2.2 桥梁部分施工要点
2.2.1混凝土施工
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在于确保施工面的平整,因此需结合混凝土和路桥工程的实际特点,合理选用适宜的施工方法。诸如可以选用立模施工方法。通常来说,很多路桥的混凝土搭板的厚度不够,在施工时由于无法承载重力而出现破碎现象。针对此问题,可以在顶部和底部之间保留10层面的距离,并在完成下层混凝土施工后进行凿毛处理,最终实现台面高度达标。
2.2.2临时支座
支座多由预制混凝土块临时制作,应于组建中对称摆放,在接头位置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才可以拆除。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混凝土块位置摆放偏差现象,加之厚度不均和梁体自身的一些偏差,使得支座会出现偏移现象和制造压碎现象,直接影响到梁板的高度。同时若未能妥当处理临时支座,还可能导致梁体出现拖动现象,进而导致台帽的混凝土难以移除,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因此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应确保块状混凝土出现对称状态,且适当增加接头混凝土的强度,待其达标之后进行凿除。
2.2.3混凝土的施工温度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还应该严格把握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使其保持在一个恒定的状态中,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浇筑温度过高现象,且多在夏季施工时出现。针对此问题,因在混凝土搅拌的时候适当添加冷水。同时适当缩小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以便于快速增加混凝土的散热速度,降低外界和混凝土之间的温差,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3 构建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的管理体系是否流畅,直接影响着项目整体的执行力,体现了项目管理水平。为增加项目管理体系的流畅性,要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带动工程施工生产的全面推进。在具体优化时,要注重上下结合。具体策略如下 :1)加强和劳务队伍的联系。在具体实践中,注重和劳务队伍的沟通,实时共享工程讯息,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证各类问题的处理效率。除此之外,要强化和相关单位部门的联系,细化管理问题,快速解决工程问题,顺利推进施工生产。2)加强和上级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公司各类信息以及政策指导作用,做好市政路桥工程施工情况的报告,以便于管理者对工程建设,有着全面的了解,进而优化部署施工工作,降低项目运营的风险,推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达到施工管理的要求和目标,创造更多的效益。
2.4 做好管理目标的把控
从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目标角度来说,包括质量管理目标和安全管理目标等。在具体实践中,要严格把控工程管理目标。以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为例,除了要保证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外,还需要保证工程施工现场附近的行人以及群众的安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时,要根据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求,配置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要按照安全文明生产要求布置,比如设置警示标志等。借助现代化技术,强化对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总结:
市政路桥建设是一个城市质量发展以及形象建设的基础条件,所以,相关政府以及相关的实施单位应充分利用自身职能,对市政路桥施工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在这种质量提升的市政路桥施工工作中,才能为市政路桥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城市的积极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超.市政工程中路桥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33.
[2]叶云千.浅谈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227.
[3]高军.市政标准路桥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控制策略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7,08:219.
论文作者:徐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市政路论文; 工程论文; 现象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目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