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_文学论文

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_文学论文

如何培养初中新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习习惯论文,新生论文,语文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每接一批新的学生,总感到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学习的兴趣缺失。二是语文学习的习惯欠佳,特别是学生普遍没有读书的好习惯。书写差,更缺少写作练笔的习惯,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经典的习惯,成了我们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乐之者不如好之者”。首先,教师应上好七年级语文的起始课。第一节课,面对几十双乌黑发亮、充满对知识渴望的眼睛,不管你从教几年,见了此种场面,仍然会显得有点激动。想趁此机会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恨不得把几年来的经验都传授给他们,好让学生快一点地接触七年级语文。其实,第一节课根本就没有必要讲授新的课文及语文知识,大可以利用语文教材,给学生上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生活处处皆语文》,从学生的感受角度出发,谈谈语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确立学好语文的意识。

其次,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中,文学成就璀璨夺目。教师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学作品开展五彩缤纷的语文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如课本剧的表演、朗诵比赛、成语接龙、影视欣赏、班与班之间的辩论。这样,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还长了不少知识,领悟其中的丰富内涵,领会语言学科的博大精深,学生自然就会增强深入学习的欲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学生的思想认识工作,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看到语文世界的缤纷多彩,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参与,最后功到自然成。别看这区区小事,真正实行起来可能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抓住学生的心,教出兴趣,教出味来,还需要教师以自己本身独特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提出:“情感是教学艺术的代表。”她认为教师应该做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

二、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

初中生学语文与小学生学语文有很大的不同,小学生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生学语文则宜在老师指导点拨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与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更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受。《新课程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自主性。自主学习,结合语文,就是要培养运用工具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质疑、独立思考、创新求异的习惯。其中,课前的预习习惯非常重要。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要知“彼”,就要进行课内文章的预习。强化课前预习,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是每个学生必备的习惯,是自学的第一步。其次,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储备好听新课必需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与笔记水平。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听课中就有心理优势,这符合现代教学理论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学生长期坚持自觉预习,在阅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提高。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在学语文不再只是学课本上的知识,更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中读课文。学校和教师都必须“挪”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读书、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经典书籍。

如果语文增加课时的话,本人认为首先应增加阅读课外书课时,以保证学生有“独立阅读时间”。现在课外必读篇目已经体现在中考中,比如可以用自由选择的形式从推荐书目中选一段你读过的片段或某句话,说说其中的人物形象或写推荐理由之类的弹性题目。

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有了阅读积累,写作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学生对写作经常怀有恐惧心理,觉得没东西可写,教师每改一篇文章,也总觉得大部分学生底蕴不够,立意不深刻。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书籍不够经典、阅读习惯不好所造成的。初中教师有必要在七年级阶段就下一番功夫。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调查结果也不尽人意:有24%~28%的学生阅读名著是为了“写好”作文,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学生阅读的功利化倾向。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方法,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就会失去兴趣。现在的课外读物很多是快餐式、卡通式的,形象性强,情节性强,文字浅显,很容易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愉悦;而课外经典阅读,要有思维的参与,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而思维是艰苦的,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幅度地缩水。

有较高品位的阅读要求和较高欣赏水平的学生,期待的是获取知识和陶冶精神的愉悦,期待的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与阅读期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语文素养好的人阅读品位也高;高品位的阅读自然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两者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为提升学生阅读品质,教师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丰富文化积累 教师要抓住课堂主阵地,适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多积累古今中外文学大师作品中的优美语言,语言积累越丰富,文化积淀越丰厚,越能在阅读中体会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乐趣。

2.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有几个层次,呈螺旋式上升。低层次的是能理解字面意思;较高层次是能领会字里行间深含的意思,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是能从审美层次上阅读欣赏,获得审美的愉悦。在引导中,我们要努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能只停留在初步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上。在上述三个层次中,第二层次是最重要的阅读能力,因为不能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意思,就很难向审美层次发展。而要理解词句含着的意思,就必须培养学生严谨的阅读理解习惯,既要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又要尽力培养学生接近文本原意和作者思路的阅读能力。当然需要教师不断举例引导,多上文学欣赏课,甚至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进行影视欣赏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3.培养刻苦的阅读精神 毛泽东先生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泽东先生是驾驭语言的大师,深谙学习语言的甘苦。学生为什么喜欢课外休闲的阅读而不喜欢经典名著的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比较轻松,而经典名著的阅读比较辛苦。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提升学生阅读的品位,必须培养学生勤奋苦读的精神和把思考带进阅读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而不仅仅是为满足好奇心或消闲而阅读。

四、培养学生书写的习惯

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对初中生来说,书写要求虽不需要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但清楚、工整、美观是语文书写的基本要求。常听人说:字如其人。可见写一手漂亮字,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更是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

近几年的中考专门列出书写分(5分)。表面上只是5分,实际上远不止:那便是阅卷教师改作文时因为书写而不知不觉产生的印象分。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字帖和硬笔书法本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让他们的书写有本可依。在这基础上,教师布置一些练字的硬性作业,随时检查;同时,适时举行一些规范字书写、硬笔书法竞赛等活动,会增强学生的书写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教师会发现,学生的书写进步很快,卷面整洁美观多了。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伴随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一旦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较高的阅读品位、认真做事的习惯,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轻舞飞扬”起来,语文素养也因而大大提高。

标签:;  ;  ;  ;  

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