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英语论文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英语论文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教学模式论文,高中英语论文,课堂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然而,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未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求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性。为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能力,以传统的“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的高中《英语》必修教材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这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活泼开朗的个性,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还应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在对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国内外课堂互动理论研究成果和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因素,提出了构建有效课堂互动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一、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现状

当前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性差。[2]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以自己的“教”为中心,找不到或不善于找互动点,产生不了互动效应。这与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把英语作为一门知识来传授,课堂教学被看成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的教学方法分不开。“一堂课中,教师的讲解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剩下不多的时间仅供学生们进行一些机械、呆板的练习,课堂气氛沉闷。”[1](P89)因此,“大部分学生对目前教学不甚满意,他们认为英语教师大都是‘照本宣科’地‘满堂灌’,这种方法不仅枯燥之极,而且对他们的学习帮助也不大……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时期适应了应试教育的需要,也会考出不少高分,这些学生缺乏语言应用能力。”[4](P124)笔者对乐山师范学院2007级英语专业的新生就“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课题的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70名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68份,其中有效问卷66份。统计结果如下:

就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间量而言:43.9%的学生认为他们很少参与教学活动,31.8%的学生认为他们有1/3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16.6%的学生认为他们有2/3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只有7.5%的学生认为他们有1/2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就课堂师生互动的内容和形式而言:21.2%的学生认为课堂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69.6%的学生认为以听教师讲解为主,7.5%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课堂以默读、做练习为主,只有1.5%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中有组际、小组讨论。就课堂积极发言的情况来看:只有1.5%的学生认为他们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4.5%的认为有一半的学生参与,25.7%的认为有1/3的学生参与,而68.1%的一致认为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参与。从学生课堂上主动提问的情况看:3%的认为根本没有学生提问,25.7%的认为偶尔有学生提问,10.6%的学生认为有很多学生提问,但60.6%的则坦言几乎没有学生提问。因此,调查结果表明,无论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量、课堂师生互动的内容和形式、课堂积极发言,还是主动提问的情况来看,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控制着话语权,学生处于被动的、沉默型的学习状态。

二、国内外课堂互动教学相关性研究

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突破语言系统和句子结构的局限,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语言形式之外诸因素的相互关系,考虑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功能以及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互动被引入课堂,并且逐渐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G.H.Mead(米德)认为,互动是一种基于“符号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5](P73)Rivers把互动定义为“只有当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真正的信息传递和接受时,才可以达到对一门语言的熟练使用”。[6](P1)Brown认为,“互动是两者或两者以上在思想、感觉、观点的相互交换并彼此产生影响的过程。”[7](P159)Vygotsky提出的“实际发展层”(actual development level)和“最近发展区”(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8](P86)从社会认知观强调了促使认知发展的社会互动过程。他们关于学习和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给外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课堂互动是发生在课堂教学之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从语言运用角度看,互动不仅起到传递学习内容的作用,而且能给学生提供获得语言“输入”(input)和产生“输出”(output)的机会。[9]Krashen在他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中提出了著名的“i+1”理论,即如果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为i,1代表按自然顺序下次应该学会的语言形式,教学中应该提供的输入为i+1,只有这样,二语习得才有可能实现。“输入”必须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输入,即输入的意义(meaning)必须为学习者所理解。[10]Swain提出了与Krashen的输入假设相反的“可理解性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11]她认为,在外语习得中“输出”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能通过语言输出来检验他们所理解的目的语的一系列假设。Piaget认为,语言能力是先天遗传结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2]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个体与学习环境相互调适的社会互动状态,是认知发展的必经历程。Richards和Rogers则将语言的互动概括为一种合作的活动,它包括建立一个发送器、接收器和语境三者构成的三角关系。[13]可见,互动不只是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课堂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课堂环境之间进行的多维信息传递。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大教学论》中阐述了以“效法自然”为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过程应当通过教师、学生的各种活动,互动、互促,导致师生在知识、能力、人格上的发展,从而达到既预定又变化的教学目标。“效法自然”教学过程的核心是“交流—互动”的过程。[14]日本佐藤正夫将夸美纽斯的教学原理称为“活动原理”。[15]活动是认识的源泉。交流不仅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还有师生之间的活动交往,更多地还表现在生生之间的交流、交往,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环境的多种多样的“交流”与“互动”,这就是教学过程的核心。[16]因此,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真实自然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并通过教学不断完善自己。

国内学者吴康宁等人从互动主体角度,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划分为: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三种课堂互动类型;按照师生行为属性划分为: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相互磋商型三种课堂互动类型。[17]王家瑾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建了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维坐标体系。[18]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如果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与媒体三者之间实现互动并趋于最佳状态,教学效果就能达到满意值的区域。王家瑾还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二维教学效果动态模型:良好的师生沟通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将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浓缩了的互动关系……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促进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之,不良的互动关系则是教学活动的障碍”。[19](P124)

三、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上系统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根据Richards和Rodgers在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中的论述,18世纪的语法翻译法存在着课堂互动,只不过那是最简单也是最初级的形式上的师生互动,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种机械性的交际活动,基本上没有生生互动。[20]19世纪的直接法中,师生互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师生问答,它包含了有意义的协商和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交流,口语交际、练习以及实物举例等都需要各种互动来实现,只是生生之间的互动还没有受到重视。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听说法强调口语和交际能力,课堂互动也随之发展,生生互动也有了一定的应用。60年代先后出现的社团法、暗示法、沉默法、全身反应法和自然法都意识到外语学习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课堂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被以各种形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70年代出现的交际教学法中,英语学习的重点由语言知识转向语言能力,互动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在真实的语境中对语言进行习得。功能意念大纲的采用为互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课堂互动逐步趋向系统化和科学化。80年代兴起的任务型教学强调把培养学习者用目的语交际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遵循互动性原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过程原则,体现“在做中学”的原则。[21]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互动机会,充分体现了人与人的交流,教师与学生都是参与者,为完成任务有了大量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四、制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因素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制约着师生互动。当前,教师仍然把学生当作机械灌输的对象,忽视了学生心理、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智能发展。[22]在英语教学中典型地表现在教师通常是领读单词、书写例句,用汉语讲解词汇、分析课文,教师占有一堂课大部分的话语时间(TTT)。[23]这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只重语言知识点、语法规则,而没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交流的意识和习惯。这种被动型关系的教学自然导致学生的“哑巴英语”。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前没有设计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出足够时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缺乏用语言和非语言设问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创设互动的情景的教育机智,没有树立对学生回答问题和交流的评价意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纠错方面。43名(65.1%)学生反映,即使他们的老师偶尔让他们回答问题,但只要他们一有错误老师就立即纠错。教师“见错即纠”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又会使学生处于尴尬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沉默性的课堂。由此可见,以教师为中心、见错即纠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地制约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这门语言。由于应试教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题海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不得不围着考试转。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坦言,英语课本来也可以上得很活泼、很有趣、很精彩,但他们不得不去做一些应试教育要求的东西,不得不在这门很有拓展性、前景性的课程上加一些应试教育的东西。由于高考不考口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需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方面。这种没有师生之间情感上交流和语言上互动的英语课堂,学生不可能有语言学习的输入与输出的“意义协商”。[24](P141)“哑巴英语”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

应试教育严重制约了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由于当前多数学校的英语教学仍然是大班教学,教师总是控制着课堂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教师以讲为主,辅以题海强化。教师提问往往只叫一些善于表现、健谈的学生回答问题;一些不善言谈或英语口语较差的学生面对全班同学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在众目睽睽之下由于心理紧张往往发挥不好,造成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保持沉默,失去了很多语言实践操练的机会。应试教育还突出地表现为教师在授课中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都是使用汉语。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基本上是“单向接受信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我封闭”状态下进行背、读、听、写训练,很少有和别人进行会话交流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其大脑对原有记忆信息的巩固和强化。学生通过机械性的题海战术来获取英语知识,而不是用英语进行交流。“哑巴英语”现象在所难免。

五、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

(一)强化英语新课程理念

《普通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具有新课程理念,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律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在备课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要在充分考虑课堂互动可操作性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用英语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逐步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教英语”,学生要“用英语想英语”,[25](P32-35)与目的语构建互动关系。教师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要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生生交流渠道。

教师是课堂互动教学的设计者。[26]为了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及相关背景知识为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以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可理解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和语言交际的机会。在讲授新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制订“阶梯式”的自主学习教学目标,让学生去感悟学习内容,让他们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互动讨论作好充分准备。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小组活动、组际交流。在操作时,教师可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然后再进行组际间的讨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始终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为了验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测试性评价和非测试性评价,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还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像、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广播、电视、英语报刊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增长学生的英语知识、开阔视野、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改进他们的学习方式、促进个性化学习,为课堂互动教学创造更多交流的话题,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欲望。教师鼓励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有助于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更有助于提高英语教与学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互动教学提供了支持平台。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发的“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是以《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和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础,通过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使得学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而研发的在线学习系统。该系统使英语学习的互动性、趣味性和个别化教学得以实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自我评价能力,体现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理念。[27]该系统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大胆开口、自由发挥、展示个性和创新的平台,提供了进行互动交流学习的机会,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效解决大班教学的诸如“缺乏口语练习环境、缺乏口语操练合作者、缺乏口语运用机会、缺乏个人自主学习”的诸多难题。通过该系统,学生不仅可以在“听中学”“看中学”,更能在“说中学”,在“思考中学”,进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套系统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教学的互动功能。

五、结束语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中英语教师应基于新课程理念,积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真实的语言环境;用英语教英语,鼓励学生主动用英语思维和大胆实践,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英语语言课堂教学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标签:;  ;  ;  ;  ;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