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分析论文_李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分析论文_李蓉

李蓉(牡丹江市神经精神病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行62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精心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62 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4 例并发恶心呕吐、1 例皮下气肿,以上并发症经对症治疗而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护士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密切观察病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25-01

胆囊结石的患病率约为10%,其中有将近15% 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结石会诱发胆囊炎的发生[1]。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也是治疗胆囊结石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2]。腹腔镜手术由于损伤小、恢复快、腹部无明显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及。为了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现总结我院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我科于2014 年1 月~ 2015 年2 月行62 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23 例,女性39 例;年龄38 ~ 80 岁,平均58.5 岁;病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胆囊息肉。

2 护理2.1 术后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行心电监护,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直至病情平稳。麻醉未完全清醒者, 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完全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者, 取头颈下垫枕并且头部抬高10-15°的低半卧位, 预防因长期处于同一姿态而发生累积性损伤。

2.2 吸氧护理 腹腔镜气腹采用CO2, 气腹高压致腹腔器官浆膜下血管扩张, 术中大量的C02 弥散人血, 影响呼吸功能, 部分患者形成高碳酸血症, 故术后应常规持续吸氧,4-6h 后可予间断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 有利于迅速降低血液碳酸到正常水平, 减少并发症。

2.3 疼痛护理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患者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生理上的疼痛程度,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减轻疼痛反应[3]。医护人员应及时检查伤口有无异常,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有腹部和肩部的轻微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性疼痛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者听舒缓的音乐以转移注意力。如疼痛剧烈,在排除异常情况后,可酌情给予止痛剂止痛。

2.4 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禁食6-12h,如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等现象,可在6h 后少量饮水及进食流质饮食,术后1d 可进食半流质饮食,逐渐过度到普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食早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牛奶、豆类、薯类等胀气食物及生冷油腻、难消化的食物2.5 术后并发症护理2.5.1 皮下气肿观察护理 术后观察呼吸频率及有无咳嗽、胸闷、胸痛,皮肤有无肿胀,捻发音等,若出现皮下气肿,应密切观察病变是否进展, 注意血氧饱和度情况, 监测有无高碳酸血症或酸中毒发生。给予低流量间断吸氧改半坐卧位,做好心理护理,不需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消失[4]。而对于范围较广的皮下气肿, 应予以积极的排气处理, 严密观察呼吸情况, 严防皮下气肿扩展到颈部压迫呼吸道引起梗阻。

2.5.2 呕吐观察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20% ~ 30%[3],一般发生于术后24h 内,因麻醉作用未完全消退,麻醉中或术后镇痛使用的一些药物如芬太尼、吗啡等刺激呕吐中枢。

腹腔内灌注大量C02 及手术本身的刺激干扰胃肠道功能。术后应用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以及心理因素等。密切观察及记录呕吐物的量、颜色、次数及持续时间, 积极查找原因, 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呕吐明显者应用甲氧氯普胺等药物, 患者症状常能较快消失. 术后呕吐多见于女性, 且焦虑、恐惧、过分依赖容易引发呕吐。可给予止吐药处理,另外,出现呕吐现象时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2.5.3 胆漏观察护理 胆漏也是LC 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因钛夹位置不当或移位、脱落等致胆囊管残端瘘, 肝外胆管损伤后胆漏, 胆囊床毛细胆管瘘等。术后早期胆漏患者常有腹膜炎表现, 出现剧烈的疼痛, 并有发热, 同时腹部引流管引出胆汁样液体,即可确立诊断。立即禁食禁饮, 并持续胃肠减压, 给予静脉营养,加强患者的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腹膜刺激症及胆汁引流的量、性质、颜色, 指导患者取半卧位, 并适当限制活动。

5d 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约30mL/d, 色泽淡黄。出现胆漏时, 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并向患者解释胆漏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促进早日康复。

2.5.4 腹腔内出血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的变化及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若脉搏快、血压下降,引流量短时间内超过100ml 且颜色鲜红,应考虑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再次手术。

若戳洞处出血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压迫止血。

3. 讨论随着微创医学取得的巨大成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渐取代传统开腹术,具痛苦轻、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为目前最成熟的腹腔镜手术,取得了显著效果。手术后周密细致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处理和监护, 有助于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尤其是及时发现并处理包括皮下气肿、胆漏、出血等在内的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1] 舒芸,李永敏. 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护理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79.[2] 张静. 临床护理路径对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98.[3] 宋海莲.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6 例围术期的护理干预[J]. 临床医药实践,2013,22(9):702.[4] 王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7):1587-1588.[5] 付振超, 梁东, 汪明惠, 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40 例原因分析与防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12(1):19-20.

论文作者:李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分析论文_李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