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垦津港有限公司 天津 30027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近些年来,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建筑高层化业已成为建筑趋势。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1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机构设置相对混乱
现阶段,对于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来说,一些设置于建筑管理部门,一些设置于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还有一些设置在建筑工程监理管理部门等等。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工程安全监管机构并不具备独立的安全执法主体资格,并且监管过程不具有权威性,有的监管工作缺乏力度,监管工作不到位。
1.2安全监管队伍有待加强
一方面,不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不具备正规的编制,这与建筑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与壮大背道而驰。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不能满足监管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地方的监督人员存在着一人身兼二职的现象。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人员不仅要管质量,同时还要管安全,甚至一些施工安全监督岗位早已名存实亡,并且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不具有相应的职能。
1.3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有的安全监管人员在加入到安全监督管理队伍之前,根本没有从事过相应的监管工作。因而,这些监管人员不懂业务、不懂安全,并且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从事于施工安全监督工作的人员,具备高级职称的仅仅占到总人数的3~4%,具有中级职称的仅仅占到10~15%左右,具备初级职称的安全监管人员大约占到30%左右。从这一数字也可以看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亟需提升。
1.4施工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受到经费与技术装备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的施工安全监管工作还主要凭借着监管人员眼睛看、耳朵听的传统方法进行工作。这一问题不仅使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水平得不到提升,同时也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一些监理人员过于重视建筑项目的进度与质量管理,进而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2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体系
施工安全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措施能否贯彻执行。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设立必要的安全监督管理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确保施工内容的规范性,贯彻落实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事前预防;第二,事中控制;第三,事后总结。监理工程师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应该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施工企业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比如特殊岗位需要持证上岗,确定安全防护工具的等级等。
2.2提升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开展之中,安全问题存在最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最高的环节,便是工程的实际施工环节,而工程的实际施工工作的开展则依赖于施工人员来进行,此时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及施工技术,不仅仅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对施工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之中,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注重对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施工技术进行提升,以此来实现对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有效降低。①工程相关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决定着其能否良好的开展自身的工作,以及在工作之中保护自身的安全,需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切实提升其安全意识。第二,施工单位应加大对施工人员整体的施工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且施工人员本身对施工技术掌握的娴熟度,会对其在实际的施工之中,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处理能力产生影响,若施工人员的技术足够娴熟,则其在危险系数较高的施工环节之中,能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良好的开展工作。
2.3加大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之中,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来落实,此时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素质,关系到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对整个工程建设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针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及技巧、监督能力及技巧、责任心等方面进行提升,确保其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将自身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且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突发性的事件,相关企业及单位还应针对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事先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此方面的培训,以此来对其在面对特殊情况时的应对及处理能力进行提升。
2.4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力度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简单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安全检查,对于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发挥着显著作用。日常的检查工作采用的制度是监管分及责任制度,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在健全的评价体系下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科学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将潜藏的安全隐患全部消除。管理人员需要特别注意施工环节的安全细节,比如在大型机械设备旁边设立安全标语,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督导,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检查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好了安全护具,对操作机械设备的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操作知识的考核。
2.5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
工作人员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责任落实机制不健全,不管工作开展的好坏,自己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就严重制约了施工人员积极性的提高。施工单位应该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贯彻落实责任机制,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根据每个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赏罚,对于那些严格遵守单位规定进行施工、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问题的施工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可以给予特殊奖励或者进行适当的提拔,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定并且屡教不改的施工人员要进行批评,对于由于个人失误酿成严重事故的人员严格追究其责任。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自己工作的重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当中安全始终是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安全管理与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首要保障。直接关系着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胡泉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探究[J].城市建筑,2014(02):104.
[2]杨昕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尚品,2015 (09):18-19.
[3]王晓亮.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强化策略及意义[J].建筑技术开发,2016, 43(09):143-144.
[4]袁有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5,41(13): 238-239.
[5]常世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价值工程,2018,37(22):54-56.
论文作者:曲兆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监督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