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李彦红(主管护师)

李彦红(主管护师)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早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之前SAS、SD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之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房颤;负性情绪

房颤是心率失常的一种,中老年群体多发,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进一步研究心理护理干预低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早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早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心电图诊断确诊为房颤,房颤时间均超过6个月,转复失败、不能维持,排除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癌症、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1]。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63-91岁,平均年龄76.2±8.7岁,病程1-26年,平均病程8.6±2.7年;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64-90岁,平均年龄76.5±8.4岁,病程2-25岁,平均病程8.5±2.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遵照指南接受常规内科检查和护理。

1.2.2观察组

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①心理评估: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学历、经济条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方案。②家属工作:做好家属心理工作,鼓励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排解心理压力,避免产生无用感、被抛弃感,使患者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③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房颤相关医学知识,为患者详细讲解医生处方用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争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感受到关爱,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消除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更好的应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1.3观察指标

使用SAS、SDS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情况,分别于入院之后和护理结束之后进行一次评定,不能独立完成测评的患者可由护理人员配合完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 ±s)经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之前SAS、SD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之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 ±s) 分}

3讨论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率失常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相关统计结果表明,50-59岁人群房颤发病率高达0.5%,80-89岁人群中发病率则上升到8.8%[2]。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房颤的发病率将持续增加[3]。老年房颤患者往往继发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系统疾病,心理因素成为老年房颤患者病情发展、转归和预后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老年房颤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从而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4]。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理论将心理疗法视作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并列的第四大治疗方法,认为心理护理措施能够增强临床治疗的效用,巩固治疗成果。相关研究显示,老年房颤患者普遍存在着紧张、焦虑、药物依赖和情绪多变等负性情绪,不了解自身病情和预后情况,而过分关注身体感受和不适情况,负面的心理因素如恐惧、焦虑会使患者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从而给药物治疗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5]。与此同时,患者出现的药物依赖、对药物疗效的怀疑和对不良发应的过度担心等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压抑,可能出现抑郁的情况,所以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在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和病情变化的同时,分析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首先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考虑到患者可能并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因此每个季度都组织患者开展一次健康小讲堂,详细讲解疾病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康复措施、注意事项,在病区、走廊和病房张贴健康教育相关文章,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策略,大号字体打印出来交给患者阅读,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开展针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老年房颤患者可能存在着缺少倾诉对象、孤单无助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无用、被遗弃的感觉,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多种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注意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内心所想,同时帮助患者分析负性情绪的根源,让患者了解到负性情绪的危害,从而使患者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结语:

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荣,李丹,曹珊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08):583-584,604.

[2]曾祖英.心理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8(02):155-156.

[3]李喜云,李荣芝.脑梗塞合并房颤的心理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01):44-47.

[4]唐萌,刘岩华,陶莉等.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患者电复律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21):48-49.

[5]宋敏.1例酒精性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1,18(06):33-34.

论文作者:李彦红(主管护师)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李彦红(主管护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