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中医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2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6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增加实施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水平及血浆脑钠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积极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比较,B组患者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血浆脑钠肽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冠心病患者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患者的心肌组织损伤从而引起心脏功能障碍[1]。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作用,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曲美他嗪则具有改善心脏功能、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本研究针对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皆为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接诊的6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全部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等技术检查手段确诊,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符合标准的入选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54岁到77岁不等,平均年龄(57.16.4)岁;患者病程2到7年,平均病程(3.61.7)年。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34例,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强心利尿剂、抗血栓药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A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50)口服治疗,初始剂量定为每日10mg,之后根据患者的耐药性逐渐加大药物剂量,但每日剂量不超过80mg。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其中阿托伐他汀同于A组,曲美他嗪(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534)每日三次、每次20mg。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3个月,治疗期间应根据医护人员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及作息习惯,并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适当的调整药物剂量。
1.3临床观察: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等级变化情况并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划分临床疗效,其中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等级恢复至II级以上者记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等级恢复至少一个等级者记为有效;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未改善者记为无效[2]。应用全自动分析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脑钠肽进行监测,同时采取超声心动图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对比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积极治疗后,A组治疗有效率79.41%,其中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7例;B组治疗有效率94.12%,其中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组间比较B组患者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狭窄或被直接堵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肌组织坏死损伤的综合症候群[3]。心力衰竭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伴随着冠心病的发展,患者心肌结构会发生改变,心脏功能会出现障碍,继而患者会因心室泵血和充盈功能障碍引发心力衰竭。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应予以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多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有血管中的多种分子物质构成,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血脂类物质,因此降低血脂水平也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4]。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作用,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临床普遍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其可有效的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阻断病部细胞的羟甲戊酸代谢,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同时还可增加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从而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药物,药物进入人体后直接作用在病部细胞,因此不会对局部的血流动力学造成改变,也不会对心肌细胞的供氧及氧气利用率造成影响。曲美他嗪可有效的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及周围循环的血流量,提升代谢能力,促进心肌能量的产生,从而起到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5]。
本次研究针对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常规治疗配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心功能指标、血浆脑钠肽指标均有明显优势。因此,笔者认为,临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永维.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14-15.
[2]孔倩文.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6):148-151.
[3]辛兆阳.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36-38.
[4]王晓冬,曾波,许春平.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NT-proBNP、hs-CRP、Fib及心脏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5,(4):335-337.
[5]张淼.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7):874-875.
论文作者:李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冠心病论文; 血浆论文; 功能论文; 曲美论文; 心肌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