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出现,虽然施工难度大大提升,会遇到很多新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施工技术的应用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普通建筑工程的施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是施工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地下室等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中,施工作业的技术方法和具体模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以及优化,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提升,确保了建筑物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施工中安全风险也在减少。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应用探究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城市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在房屋建筑中,地下室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室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其在加大建筑使用空间和保障建筑物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房屋建筑地下室的概述出发,结合实例对地下室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
1房屋建筑地下室的概述
所谓地下室,主要是指建筑物当中处于地下的空间部分。在当前土地资源紧缺的局势下,在建筑物底部建造地下室空间能有效提高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率。现阶段,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题,通常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都非常的深,因此,这就提供了很好的利用地下空间的机会,而且地下空间开发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都非常的好。一般而言,根据地下室的类型,我们可分为功能性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照结构形式则可分为地下室和半地下室;按照结构材料来分,则可分为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随着当前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用地面积的日益紧张局势下,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加强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2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应用
2.1基桩施工技术
在施工环境的影响下,地下基础桩施工可在原有施工现场完成。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选取了65根Φ800建筑桩,其中包括单桩,双桩和三桩桩帽。基桩必须符合施工安全要求,不能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基桩。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进度,防止地下工程受到基坑工程安全问题的影响。钻孔应按工程安全施工标准执行,以保证基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2底板砖砌和浇筑作业
底板施工其中一个极为关键的步骤就是其建模的施工建设,这种建模一般都是依靠砖砌施工技术来达成的,在完成基坑的开挖、挖掘作业以后,就要针对砖砌模进行施工,并对其承台的底部开展相应的作业流程,接下来开展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形成浇筑基坑结构和坚固的底板垫层。施工人员需要注意此项程序与上述施工流程之间的先后顺序和紧密的联系,严防错误的操作和颠倒施工流程顺序,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进。
2.3后浇带和施工缝的处理
1)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连续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在硬化混凝土表面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除废料和水泥膜,并在表面上松开砂和软混凝土。同时,应平整,冲洗干净,用水充分湿润。不应少于24h,应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残余水。
2)后浇带的处理
后浇带的组成:底板和墙板的后浇带由两部分组成,即后浇带(或外)的加强止水部分和后浇带本身。施工要点:排水沟排入污水收集井砖墙的密封墙,通过外墙时,排水沟的宽度应通过砖墙和碾压材料。在雨天,必须在收集井中抽水以防止水倒流。后浇带的浇注时间和分级要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浇注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后,必须根据浇注后浇带的施工缝要求对整个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后浇混凝土由微膨胀混凝土制成,并保持潮湿固化20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地下室防水工程
在建造地下防水工程之前,应清楚界定施工程序,工艺流程和使用的主要材料。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具有产品认证,性能测试报告,新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透水性试片应在浇注现场制作并保持在标准条件下。每500立方米连铸混凝土应保留一套,每套不少于2套。。砼应采用高减水率,分散性能好,对钍收缩影响小,与普通水泥具有良好相容性的外加剂。减水率不应低于10%。间距应小于500,每层中的层状振动层不应超过300。在下一层混凝土之前,应该浇水。商品坍落度应小于150,砾石含泥量不得超过3%,抗渗水平应提高0.2MPa。结构表面温度与脱模过程中环境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差不得超过15°C。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后浇带等细部结构应采用止水带,水膨胀橡胶腻子密封圈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缝密封材料。
3房屋建筑中地下室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3.1地下室的抗震问题
对于所有的建筑实体来说,建筑实体的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这通常是优先考虑的事情。建筑地下室是建筑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室结构的不合理设计导致整个建筑实体的抗震能力弱化和实际地震的难度。它是暂时的,表现出良好的地震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地下室不能忽视地震问题。
3.2试水与结构检验
试水是对地下室混凝土防水性能等的必要检验,试水中必须严格按照经设计认可的试水方案进行试水检验,发现并消除混凝土工程中的防水缺陷。发现缺陷的部位必须经设计认可方案后慎重处理。
3.3做好混凝土防水施工
在建筑的地下室底板施工中,应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可以在防水混凝土中掺UEA-W防水剂,并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使得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做到最优化;还应该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选择合适的水泥用量,在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下,还应控制好制砂率,确保混凝土中的砂含泥量不大于30%,而且其泥块含量也应该不大于1.0%。在混凝土防水施工中,冲洗干净施工缝,铺上一层20mm~25mm厚的水泥砂浆,做好施工缝的防水操作。为此应提高浇筑作业的技术水平,采用科学的浇筑方式来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确保混凝土结构具备强大的防水性能。
3.4地下室的抗裂问题
建筑物的地下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部分。它受建筑物实体和基坑侧壁的重力作用的影响,因此在地下室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裂缝,并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在建筑地下室施工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地下室的抗裂性,避免质量问题。
结语
地下室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易产生开裂、渗漏等缺陷,且出现问题后难于根治,所以很有必要提高认识,加强设计等技术预控措施,完善过程交底和检验,严把材料关和技术变更审核关,认真试水检验,及时恰当处理,及时保护回填,认真维护,才能有效地逐步克服地下室开裂、渗漏的质量通病。在诸多的方案和措施中最重要的是人员意识问题,人员意识到位了才能保证足够的重视和预控措施的实施,预控措施是最好的和必备的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刚,王巧琳.房屋建筑渗漏水质量通病防治的有效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9):3-4.
[2]周辉.建筑工程地下室基础底板堵漏防水施工方法[J].门窗,2012(4):70-73.
[3]赵林斌,户乾坤.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J].土木建筑学,2008(19):20-21.
[4]李继业刘福臣.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5]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张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地下室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底板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