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病理科 广东广州 511400)
(2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病理科 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乳腺发育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所在两所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男性乳腺发育患者6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临床表现为乳腺局部肿块形成或整个乳腺肿大,病理巨检手术标本呈圆盘状、结节状,界限较清楚。镜下见导管数量增加,导管内衬上皮具有腺上皮和肌上皮双层结构, 周边间质增生并纤维化, 混有淋巴浆细胞浸润, 罕见小叶结构或分泌现象,全乳肿大时脂肪组织明显增多。62例手术切除治疗患者截止本文报道时未见复发。结论:男性乳腺发育的临床病理具有一定特征性,病理检查用于鉴别有无合并其他恶性病变,手术治疗是男性乳腺发育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男性乳腺发育;临床分析;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150-02
男性乳腺发育通常为一种非肿瘤性的、可逆性病变。一般认为是一种继发性症状,其发生是由于激素平衡失调而以雌激素居优势所致的一种疾病[1]。临床上不多见,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2]。男性乳腺发育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腺增大或肿块,一般无其他不适症状,由于位置表浅,患者容易发现,因为担心影响美观和恐惧癌症等原因,患者常常主动就医。本文就62例男性乳腺发育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病理科和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库存男性乳腺发育病例标本62例,查原始病历了解病史、症状、检查及手术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门诊或住院行乳腺肿物或肿大乳腺局部切除术,患者年龄14~58岁,平均29.6岁。病变发生在单侧57例,双侧5例,病变乳房直径2~9cm,病程在3个月~3年。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病变乳房逐渐增大,其中8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不适,查体可见在乳头、乳晕下触及盘状或结节状肿块,边界清楚,质地中等硬度,边缘光滑,与胸壁无粘连,大部分伴有轻微压痛。其中41例行超声检查,表现为位于乳头下方,呈盘状或略偏向一侧的扇形低回声团块,与周边组织分界较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部分病变内有搏动性血流。
1.2 病理检查
所有手术标本经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24h,常规病理取材并制作石蜡组织块,切片4微米厚切片,行常规HE染色,由两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形态。
2.结果
2.1 病理巨检
送检标本从2cm×3cm×1.5cm到10cm×8cm×4cm大小不等,呈圆盘状或结节状, 少数呈卵圆形,切面黄色或灰白色, 有弹性, 质地中等硬度。
2.1 镜下组织特点
病变中见导管数量增多,导管内衬上皮具有明显的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双层结构。导管周围有黏液样间质,间质中含有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可混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罕见有乳腺小叶结构或分泌现象。部分表现为缺乏细胞的纤维化改变,上皮细胞扁平及导管周围间质透明变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少数病例可见明显扩张的导管或大汗腺化生改变。
2.3 治疗情况
全部患者均为手术切除治疗,术后一般情况良好,无严重不良并发症,术后一般情况良好,截止2017年12月31日未出现复发病例。
3.讨论
男性乳腺发育是由于男性身体内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乳房组织异常发育和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种临床病症。临床表现以乳房增大、触及肿块或伴有胀痛、触痛为主要症状, 有时局部皮肤可有瘙痒或者乳头溢液表现[3,4]。在年轻患者中男性乳腺发育的发生率可达30%~40%[5]。生理性男性乳房发育可能与体内雌激素升高有关,也称原发性,多见于青年期男性,大多数为暂时性表现,可逐渐自行消退,但有些却经久不退,影响外观,需要手术治疗。原发性男性乳腺发育也可见于中年期或新生儿。病理性男性乳腺发育多为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本组患者大部分除乳房增大或乳房包块外,均没有其他临床症状,仅仅少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不适。
男性乳腺发育的病理特点,参考WHO[1]的诊断标准有:局部形成肿块或整个乳腺肿大,乳腺导管增生并扩散, 间质增生纤维化,可疏松并有淋巴样细胞浸润,不形成腺泡及乳腺小叶,有时乳管呈乳头状增生,细胞可呈一定异型性,全乳肿大时脂肪组织明显增多。本组中总结病理形态特征有:病变中见导管数量增多,导管内衬上皮具有明显的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双层结构。导管周围有黏液样间质,间质中含有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可混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罕见有乳腺小叶结构或分泌现象。部分表现为缺乏细胞的纤维化改变,上皮细胞扁平及导管周围间质透明变性,少数病例可见明显扩张的导管或大汗腺化生改变。这些改变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病理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排除其它疾病。
对男性乳腺发育的治疗方法有中药[6,7]和手术切除肿块等[8,9]。本组病例均为手术切除病例,以局部手术切除结合药物治疗,手术后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见发生复发。综合本文,男性乳腺发育的临床病理具有一定特征性,病理检查用于鉴别有无合并其他恶性病变,手术治疗是男性乳腺发育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Fattaneh A Tavassoli, Peter Devilee. 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
[2]张艳丽,雷自平,雷在岚,等.男性乳腺发育44例临床病理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3):226-227.
[3] Persichetti P, Berloco M, Cassadei RM, et al. Gynecomastia and the Complete circumareolar approach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skin redundancy[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1, 107(4):948-954.
[4] Lazala C, Saenger P. Pubertal gynecomastia[J].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2,15(5):553-560.
[5] Fruhstorfer BH, Malata C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gynaecomastia[J].Br J Plast Surg, 2003, 56(3):237-246.
[6]潘德田,李伶.乳疬丸治疗男性乳腺发育63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 284-285.
[7]张凯.中药与针刺结合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11例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2): 128-128.
[8]李万同,陶凯,黄威,等.经不同切口切除腺体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23(11): 675-677.
[9]沈干,宁官森,李昌,等.男性乳腺发育的手术方式选择[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3,29(3):189-192.
论文作者:万里燕1,吴共发2,王浩1,陈水莲1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乳腺论文; 病理论文; 男性论文; 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肿块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