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立体思维是辩证思维的现代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立体思维”的概念问世后,关于“立体思维”的论述时有所见,呈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情况。如有的文章称立体思维为系统思维,有的则称之为综合思维,还有的则称之为形体思维,对于一个新概念、新命题存在这样那样的看法,这是完全正常的。即使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也仅限于对立体思维的界定怎样更恰当、更准确的问题,实质上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提法,并不存在根本对立的意见。相反,时下报刊对从正面论证立体思维,或者探索它的应用的文章却大量出现。
(一)立体思维是辩论思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立体思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灵机一动主观撰出来的,而是人类的辩证思维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的结果。
辩证思维自产生以来,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大体上被划为三个不同阶段,相应地形成过三种不同的思维形式。
第一,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形式在观察自然、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把世间的一切事物,素朴而直观地描绘成一个互相联系着的整体。中国殷周之际的《易经》一书,就包含了这种素朴的辩证思维的萌芽。在欧洲的古希腊,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辩证法思想,则是朴素辩证思维的生动体现。不仅如此,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在古代人民的实际生产生活中,也自觉不自觉地得到体现或应用。如“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的思想延及现在,人们还不时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古代哲语;还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思想等,这都反映出中国古代思维的整体性或立体性。但是,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水平的低下,加之缺乏甚至没有对复杂系统矛盾群进行定量分析的工具,因而这只能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粗糙的和不完备的思维方法。
第二,近代系统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形式是在近代对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作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在理论上的最高表现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辩证逻辑体系,只是由于颠倒了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并认为他的“绝对理念”发展到普鲁士王国的时期已达到了顶端,因而使他的辩证思维陷入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潭。而且,由于近代自然科学侧重于对事物的分析,致使机械唯物论占了上风,可以说这是辩证思维在发展中的一种暂时的曲折。
第三,现代科学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形式是在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的辩证思维。依据这种理论,马克思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哲学的本身,作出了一系列辩证的科学论断;虽然他未写出科学的理论形态的辩证逻辑的论著,但却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辩证命题与辩证推论,留下了应用性的辩证逻辑——《资本论》,从而把辩证思维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使其开始具有了现代形态的雏型。
然而,辩证思维并未停止自身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当今时代各种要素的重组,现今的辩证思维又有了自己的新的形态。在我们看来,这种形态就是立体思维、空间思维或全息性思维。
(二)立体思维是当今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概括与反映
首先,立体思维是对现今时代的整体化的概括反映。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为立体思维提供了客观基础。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相互的支持,因为不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劣势。国家与国家之间无疑都是互补关系中的一方,是一个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从整体考虑问题,不能把人类看作地球村里的村民友好相处或互相帮助,不能共同维护好这个地球乃至太阳系这个空间,那么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不能美好的生活下去,都会随着地球、太阳系这个整体或空间的破坏而毁灭。因此,自然界的整体互补性,人类各民族或各国家的整体互补性,要求建立一种新的立体的或整体的思维方式;以便一切从整体出发,并维系一个良性发展的空间或立体的世界。
国际间的情况如此,国内的情况也不例外。在我国这个具有56个民族、12亿人口的大国里,各个省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悬殊甚大,经济、科技、文化、交通、教育、资源等等也千差万别,各有长处,各有不足,只有把各个省区视为一个整体,各地之间互相支援与配合,取长补短,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克服自己的劣势,便于共同发展与繁荣。对此,我国最高决策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联系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与条件,制定和调整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方针和政策,促进了我国持续稳定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发展。这可以说是整体化或立体化思维的一大杰作。
其次,立体思维又是对科学综合化发展大趋势的概括或反映。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由整体不断走向分化的趋势;一种是由分化重新走向综合的趋势。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前一趋势为主,单一的未经分化的科学向专门科学发展,而每一门科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完整自然界中的某一方面。这在当时是必要的,因为它促进了多门具体科学的建立。但又是不够的,因为科学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如果不能采取综合研究的手段,就很难完全或比较完全地揭示自然界中的各种奥秘,就可能甚至必然会阻碍科学进一步发展。
科学的专门化是认识需要深化的要求,也是物质世界多样性的反映。然而,物质世界的各种性质、规定、方面总归不能脱离物质这个整体而存在,总归是而且事实上确是处于互相联系的整体之中。它们的分解与被分解是必要的,但是也有其缺陷,因为它潜在着导致僵化、静止、片面、孤立的危险。因此,按照认识自身的辩证法,人类一定阶段的认识分化,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再次复归为更高阶段或水平上的综合认识。进入二十世纪的自然科学发展,就表现出了这种高度分化之后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而时至今日,这种综合的趋势更为强化,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大量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涌现。
第三,立体思维又是当今信息空间网络化的概括与反映。
信息不是一般的消息,而是具有实际内容和新的知识的消息,是事物存在和变化情况的反映。在自然界中,各种树木的颜色、芬芳,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毛色变异,各种矿物挥发的气体及其存在的形状、色泽;在社会领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科技状况、文化特色、商业动态,经济运转,以及思想政治的变化等等,这一切有意义的信号、声音、颜色、情报、指令、密码、气味等都可以成为信息。信息以立体的网络存在于整个空间,整个空间都充满了信息。
信息的传播经过了线式、面式到体式的发展阶段。在古代,人们通常是用座标、语言或类似文字的物质符号,进行传播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在交通阻隔的大森林里,在敌人入侵的情况下,再用步行或语言传播信息就无济于事了。于是便把用座标或语言传递转换成由声音、火、光的信号传递。这时击鼓敲锣、烽火狼烟就成了传递信息的方法。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线式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到近代,由于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信息传递的工具便由线式转化为在平面来进行了,而且逐步形成了平面上的通迅网络。随着电话电报的发明,海下电缆的铺设,飞机在空中的航行,平面信息网络进而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立体的网络。立体网络正是当今信息社会中的立体网络的反映。
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在当今,从公司经理到国家的领导人,无不把收集信息放在重要的地位,以便为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提供充分根据,并重视信息的处理与分配。由于通讯卫星发射的成功,终于使通讯的立体网络得以最后完成,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因此也互相靠得更近,联系得更加紧密。通讯的立体建构、信息的空间传递,必然要求思维主体的思维模式也是立体的,否则它就难于驾驭立体信息的交互作用。
(三)立体思维是客观全面完整把握现实世界的最佳模式
第一,自然界是一个立体的存在
首先,在宇观层次上,宇宙天体的有关研究表明:每个宇宙天体由于自身内部各要素以及各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每个天体都在进行着自己的运动;同时,又处于与其它天体的联系之中,从而又成为其它更大天体系统的分子。具体地说,一是,地球不断地进行着自转,同时由于太阳的作用,而又作着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成为太阳系这个天体系统中的分子;因而,太阳系是由各行星与太阳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立体的整体系统。二是,太阳系虽然巨大,但同样成为银河系这个更大天体系统中的成员之一,因此,银河系也是一个由多天体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巨大整体系统。同样,银河系又成为构成其它更为巨大天体系统的成份,……概而言之,整个自然界是由全部宇宙天体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立体的或整体的巨大系统。
其次,在宏观层次上,宇宙天体系统中的任何宇宙天体都是立体的系统整体。比如,人类生活的地球,如果把科学家早已研究并验证过的科学成果再陈述一遍,地球形状:椭球形,长轴半径R=6378.140公里,短轴半径r=6356.755公里;那么, 再去花费笔墨论证地球的立体性,则纯属画蛇添足。
然而,问题是现实的地球表面,并不是如想象中的理想椭球面,而是布满了多样的具体事物。如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还有人类的一些贡献,如建造的各式建筑物等人化自然事物。但是,如果要求论证它们的立体性或广延性,那么只要借助人类的实践经验证明也就足够了。
至于微观层次上的原子或者比原子还要小得多的粒子,虽然它们太小以至于人类的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它们的结构层次及其变化;但是它总归是一个存在物,并且科学研究成果业已表明,它们也是具有多层次结构与联系并且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的立体存在物。
基于上述的分析,可以说,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相互联系着的动态的立体存在;而这种动态性、整体性反映到人们的思维之中,并且这种反映又是科学的话,那么形成立体的表象则是无疑的,从而其反映的方式也应该是系统的或立体的思维模式。
第二,人类社会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而在一时空中运动的立体物。
人类社会是由一定生产方式连结而成的一定区域空间上的人群共同体。因此,一定的人口、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因素。然而,社会作为事物有其构成要素,但是构成要素本身不等于就是社会,因此,社会是由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连结而形成的系统整体。
首先,历史主体通过生产活动作用于地理环境,实现双方之间物质的或能量的交换,以解决历史主体的生存问题;同时,环境也通过一定方式反作用于历史主体及其活动。
其次,通过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实现历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劳动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以及人与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的结合,也即人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以及人与物质资料的结合,也即生产关系,那么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作用就不能实现,生产活动就没有办法进行,而这必然构成三维的立体空间,并在一定的时空里运动。
再次,为确保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正常运行,必须有生产的组织与规范管理这一环节,这也就是社会上层建筑现象必然出现;否则,人与人间的分工与协作,人与劳动资料的结合,就可能因得不到有效保障而无法充分的利用,现实的生产力就不会很好地实现,甚至无法进行下去。但是,这种上层建筑活动的方式、内容及其相应的机构的确立,必须适应当时生产关系的要求。或者说,这种管理的方式、内容就是适应当时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反映与体现;否则,将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迟早将为适应生产力水平要求的管理方式所取代。其次,这种上层建筑的建立是在人们的思想因素,即社会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然而上层建筑一旦确立就对人们起规范与约束的作用,并且通过一定的社会意识如法律、道德等思想的宣传,上层建筑又会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使人们自觉地接受这种约束,以符合上层建筑运动的要求。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是由作为社会存在的各种物质性因素,与作为社会意识的思想关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要想反映这种多因素多联系组合成的整体,社会就必须借助整体的也即立体的思维。
第三,人的主观世界是多种主观要素相互联系的多维体系
人的主观世界,是指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知识要素,以及由此生发而成的各种非知识要素与能力要素的总和。其中,知识要素主要有知识数量、种类、程度等。知识的数量构成知识面,知识种类构成知识的侧重点,而知识的程度则标志着知识的深度。这诸多知识要素构成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非知识要素主要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价值、欲望、信念、情绪等因素,并且各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个体的独特结构;而能力结构则是包括:感性能力如辩识力、想象力等,理性能力如推理、决策、分析论证等;自我意识能力如反思能力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整体。
实际上,人的主观世界像客观世界是由多因素构成的立体系统整体一样,也是由各种组成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立体整体系统。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体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途径获得相关的知识,如基础的或专业的知识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随着人的各种需要不同程度的满足,实践感受性的不同,人们则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欲望、情绪、情感、意志、信念、审美等非知识要素观念及其结构;而知识因素非知识要素相互渗透、互相推进、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则形成人独特的思维模式,及各种各样的能力,如决策能力、想象力、推理能力等。这样,人类认识世界的进程,就不是点式、线式或面式的,而是把点式、线式、面式的认识包含于其中的体式,即认识发生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立体的。用图表示则是:
通过这一图示,我们可以看到,思维主体对于思维客体的认识,不但有实践在起作用,而且还有智力结构、背景知识以及因人而异的认识模式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认识发生的过程,不是线式的过程,而是体式网络作用的过程。
因此,人的主观世界虽然不具有独立的实体性,但是它是科学水平、社会时尚、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社会实践等多种社会性因素,在人的大脑中融合贯通形成的网络立体结构。
收稿日期:199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