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构建与管理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构建与管理

刘淑婷[1]2014年在《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行业形成了一种新的局部的竞争态势,面对这种新的竞争模式和高标准的市场需求,很多实力单薄的物流企业逐渐意识到单凭自身的资源整合难以实现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然而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形成更有利于对各个物流企业间进行资源整合,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较大的物流任务,这种组织模式主要成为我国小型物流企业间进行资源整合和合作模式之一,这一点也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一种新型的物流管理与组织模式--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正在逐渐形成。对参与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伙伴来说,其根本目的就是取得一定的利益,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从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建立开始就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如何进行收益分配,从而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由于收益分配直接影响着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稳定性和效率,如何合理设计虚拟物流企业联盟间的收益分配就成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形成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有别于其他企业组织或联盟形式的独特性,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并围绕这一独特性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逐次展开讨论。首先,描述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概念以及特征,反映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出所研究的问题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收益分配,并且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总结。其次,通过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分配要素的阐述把收益分配问题展开,并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行分析。再次,提出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的一般方法,比较分析常用的收益分配方法模型,提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引出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的满意度函数模型,综合应用博弈论、概率论、决策理论解决收益分配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在解决虚拟物流企业联盟运行的关键问题——收益分配上做出进一步的深化。建立有效的模型,找到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

黄成菊[2]2009年在《木材企业虚拟物流联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流业务的深入和专一化发展,物流企业之间通过联盟的方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承担物流业务成为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然而,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一种新的物流联盟模式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这种新的物流联盟模式就是虚拟物流联盟。虚拟物流联盟是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相结合发展的产物,其本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合作网络来整合各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为物流委托方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最终达到合作各方“共赢”的目的。因此虚拟物流联盟成为了指导我国物流企业合作联盟的新方向,物流企业通过这种跨越组织界限的虚拟化的物流业务的联合,有效改善各企业在物流市场中的竞争弱势地位,并可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虚拟物流联盟在我国木材企业中的研究实例比较少,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本论文进行的主要研究有:首先针对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虚拟物流联盟相关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将此作为后面几章分析的理论基础。其次,本论文利用五力模型对我国木材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对虚拟物流联盟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虚拟物流联盟将是我国木材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再次,本论文重点以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的研究为例,首先采用SWOT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实施虚拟物流联盟的经营战略。然后提出了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虚拟物流联盟构建的核心要素:整合商的定位和功能、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以及信息平台的构建。其中,在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合作伙伴选择的过程中,采用了选择合作伙伴的叁阶段模型:定性初选、AHP单目标选择、遗传算法优化组合选择,同时还利用MATLAB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计算、仿真,这种采用定性和定量、局部选优和全局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合作伙伴进行了客观、综合地评价。最后本论文还分析了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虚拟物流联盟的信息平台构建的功能模块,使全文更有完整性,合理性。

姚安琪[3]2015年在《快递企业共同配送合作联盟的构建及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零售业的迅速崛起推动了我国物流快递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快递业从传统的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成为电子商务生态圈的核心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设施资源能力供给不足、管理水平落后、客户服务水平低下、信息共享能力弱等问题使行业内一系列问题逐渐突显,如效率低下、“爆仓”、高投诉率等。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快递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强调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快递企业设法从基础设施投入、员工专业化培训、顾客体验满意度及信息化投入等方面缩减开支。为此,降低快递企业物流成本是快递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配送是物流快递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迂回、交叉和空载运输等不合理配送行为在我国快递企业中屡见不鲜,这些不合理行为增加了物流成本。共同配送(又称拼载运输),是解决目前物流快递业成本高、运作效率低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指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配送活动,实现配送活动的规模化与高效化。然而,在合作意识薄弱、协调机制缺乏、利益分配体系不完善等现实背景之下,我国快递企业很难实现配送的共同化。为此,本文对我国快递企业的共同配送合作联盟构建机制以及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共同配送理论、虚拟物流联盟理论、利润分配理论、计算实验理论等与企业之间共同配送合作联盟相关的理论。然后详细分析了快递企业的特征、快递作业流程、运营网点及网络类型、费用结算方式等实际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现有物流节点及计价方式的快递共同配送合作联盟,并对联盟的构建过程、配送策略、组织模式、协调机制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对快递企业共同配送的利润分配研究部分,本文首先利用计算实验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企业所处的位置、原始配送需求大小、单件配送支付价这叁个新增变量对共同配送利益分配的影响机制,从而为共同配送的利润分配模型提供依据。然后,在Shapley值法中引入实验所研究的叁个变量,以及基于客户服务水平的物流绩效考核评价因素,提出修正的Shapley值利益分配法。该方法首先基于Shapley值法确定初始利益分配方案,再根据各成员企业的物流绩效考核评价结果,进行第一次利益分配调整,接着利用计算实验的结果,结合成员企业的位置、需求等数据,对利益分配方案做第二次调整,从而获得最终利益分配方案。文章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该利益分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王树立[4]2006年在《我国虚拟物流企业的构建和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第叁方物流的兴起,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逐步转型,国内物流产业的竞争加剧,我国的第叁方物流企业纷纷提出相互合作以应对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加强整体竞争实力的发展思路。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研究第叁方物流企业合作的相关问题,以期对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论文共分叁大内容,第一部分是虚拟物流企业的提出,第二部分是虚拟物流企业的构建,第叁部分是虚拟物流企业的管理。首先,论文从我国物流产业的竞争环境分析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论文指出了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下第叁方物流企业必须走合作的道路,提出了构建虚拟物流企业的构思。第二,论文详细探讨了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问题。构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过程、组建模式;构建了组建运行虚拟物流企业所必须的信息平台的结构和框架;提出了虚拟物流整合商的概念,指出了其作为核心企业的地位和功能;并从物流整合商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伙伴企业的选择问题。第叁,论文简要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的管理问题。论文从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两个方面展开对虚拟物流企业管理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控制物流完成时间风险的方法及虚拟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论文着眼于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系统的分析了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解决思路,对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和管理作出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希望在对第叁方物流理论深化的同时也能对企业的发展经营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

包耀东[5]2007年在《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及运营管理》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第叁方物流的兴起,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逐步转型,国内物流产业的竞争逐步加剧,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对手,物流企业难以只凭自身力量去实现市场机遇,物流企业需要通过整合外部资源来弥补自身能力不足。虚拟物流企业联盟(Virtual Logistics Enterprise Alliance(VLEA))是企业整合外部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研究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相关问题,以对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虚拟企业的定义、特征,并在系统研究虚拟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形成的机理和动因进行了分析。论文详细探讨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问题。构建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过程、组建模式;针对不同的实际状况,本文研究了相对确定信息和不完全确定信息条件下合作伙伴选择问题:并从联盟整合商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成员企业的选择问题,建立了一个融合带偏好DEA、灰色关联为一体的伙伴选择模型(相对确定信息状况下),提出了基于区间估计值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模型(不完全确定信息条件下),有效解决了物流成员企业选择中的定性和定量问题、局部选优和全局优化问题。在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利益分配问题方面,木文提出了一种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利益分配的研究框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建立一个共享产出模式的利益分配模型。论文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运营管理问题。论文从合同管理、激励机制、信任关系、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等几个方面展开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管理问题的研究。

王雄[6]2008年在《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态物流联盟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新型的物流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我国加入WTO后,物流服务领域呈现出了新的竞争态势。面对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和高标准的物流市场要求,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已经难以把握迅速变化的物流市场机遇。而动态物流联盟作为物流企业间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因其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突出优势,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有效把握新形势下物流市场机遇的现实选择。动态物流联盟是动态联盟理论在物流领域的扩展,其蕴藏在管理层面上的许多关键问题还远未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解决,如动态物流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合作伙伴的选择与优化、组织模式的设计、合作契约的设立、信任关系管理、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以及联盟绩效的考核与评价等。论文以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为主线,以关键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数理技术对动态物流联盟构建与运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与深入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性较强的动态物流联盟构建与运作管理理论框架,这对推动我国物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论文首先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指出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下第叁方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第叁方物流企业)必须走合作发展的道路,而建立有效的动态物流联盟是我国物流企业迅速提升竞争优势的最佳方式。详细论述了动态物流联盟是当前环境下第叁方物流企业最有效的组织安排,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建立动态物流联盟具有特殊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2)动态物流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动态物流联盟的内涵、特征及比较优势,并对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等经济学原理对动态物流联盟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解释。(3)论文探讨了动态物流联盟构建的关键问题。在对合作伙伴进行分类并设立动态物流联盟经纪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四阶段过程模型:预备阶段、初选阶段、局部优选阶段和整体优化阶段,并在各阶段建立了相应的数理模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动态物流联盟对组织模式的要求及影响因素,继而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给出了动态物流联盟从始至终整个生命过程可以选择的组织模式方案组合,且设计了一种以物流任务为导向的动态物流联盟混合型组织拓扑结构;建立了动态物流联盟契约网络体系,设计价格下限/上限保护条款、动态检查条款,并确定合理的违约金比率:对几种常见的利益分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分类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模式,并建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两阶段过程模型,实现了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协调。(4)论文对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动态物流联盟相互信任关系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利用博弈理论论证了动态物流联盟中相互信任关系形成的必要性,深入剖析了信任在动态物流联盟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产生机制:探讨动态物流联盟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模式和措施。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动态物流联盟绩效考核中盟主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行为策略,设计了一种动态的绩效考核方法——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协同模糊考核系统:建立了动态物流联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相应指标的量化分析;并以动态的观点,结合模糊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提出基于动态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动态物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应用实例分析。论文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对动态物流联盟构建与运作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实现了动态联盟思想与现代物流管理的有效结合,为现代物流企业组建动态物流联盟提供理论指导。

赵韦[7]2013年在《基于价值创造的虚拟物流联盟协同运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传统各自为战、相互竞争的企业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竞争环境,企业间的联合与双赢成为了最佳选择,物流联盟组织模式应运而生。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将企业的业务经营与发展延伸到了网络空间,虚拟物流联盟组织模式成为了我国物流企业有效应对新时代竞争环境的选择。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性地提出了虚拟物流联盟的概念,并对虚拟物流联盟与传统物流联盟、虚拟企业、动态物流联盟、供应链以及物流网络等多个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比较,从联盟组织的模式和组建的方式介绍了虚拟物流联盟的分类,提出本文研究的主体为具有盟主的虚拟物流联盟组织模式。分析了价值创造与协同效应的耦合关系,进而从系统协同运作的角度出发,在联盟构建与运营阶段考虑协同发展能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通过定性初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单目标选择和基于模型求解的多目标优化组合叁阶段模型对虚拟物流联盟进行构建,其中,考虑联盟的总成本、合作企业满意度和联盟的关系协同度,提出了不确定需求下联盟提供单一物流能力和多种物流能力的任务分配模型。2)针对虚拟物流联盟的协同运作环境中的信任关系进行了动态的评估和管理,进行了信任机制下盟主与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博弈分析,研究了基于信任关系的虚拟物流联盟协同运作机理,提出了盟主企业基于合作效益的信任强化方式,建立了信任关系影响下的价值创造模型,针对模型的叁个影响因素设计了完整的评价指标。3)对面向钢铁物流中心的虚拟物流联盟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任务决策分配方案构建了联盟,提出了信任视角下的关系管理策略,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内在价值的关系协同效应进行评价,最后从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效率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企业联盟运营的协同价值。论文的创新点为:1)建立了不确定需求下联盟提供单一物流能力和多种物流能力的任务分配模型。2)提出了信任关系影响下的价值创造模型。论文的研究成果为:1)对虚拟物流联盟的任务分配决策构建模型,在案例中通过叁阶段选择方法实现了虚拟物流联盟的构建,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丰富了虚拟物流联盟的研究。2)研究了基于信任关系的虚拟物流联盟协同运作机理,建立了信任关系影响下的价值创造模型,为虚拟物流联盟实现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思路,提出了信任视角下的关系管理策略,为企业物流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戴勇[8]2002年在《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构建与管理》文中认为随着第叁方物流的兴起,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逐步转型,国内物流产业的竞争逐步加剧,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对手,我国的第叁方物流企业纷纷提出相互合作,加强竞争实力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研究第叁方物流企业合作的相关问题,以对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论文共分叁大内容,第一部分是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提出,第二部分是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构建,第叁部分是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管理。 首先,论文从我国物流产业的竞争环境分析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论文指出了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下第叁方物流企业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建立在各自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价值链合作是物流企业的发展思路,紧接着讨论合作的形式问题,论文指出第叁方物流企业间组建中间组织性质的企业联盟符合我国的物流产业现状,然后论文开始研究这种企业联盟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虚拟化倾向,首次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概念,指出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是基于任务导向性的虚拟企业和基于资源依赖性的物流企业网络组织的有机结合,同时还对虚拟企业联盟的契约特点和相关性质进行了研究。 第二,论文详细探讨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问题。构建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过程、组建模式;搭建了组建运行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所必须的信息平台的结构和框架;提出了虚拟联盟整合商的概念,指出了其作为联盟核心企业的定位和功能;并从联盟整合商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成员企业的选择问题,建立了一个融合AHP、DEA、(0-1)整数规划为一体的伙伴选择模型,有效解决了物流成员企业选择中的定性和定量问题、局部选优和全局优化问题。 第叁,论文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管理问题。论文从合同管理、激励机制、信任关系、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等几个方面展开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管理问题的研究,提出了通过设立成员企业物流作业指标的动态检查机制实现对成员企业的合同管理,同时重点探讨了联盟的信息协调的委托代理问题。论文提出通过让成员企业参与联盟剩余利润的分配来实现对于联盟成员信息协调努力激励的方案来解诀委托代理问题。对于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管理,论文还研究了培养信任关系的作用和控制物流完成时间风险的方法及绩效评估。 论文着眼于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系统的分析了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合作问题,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解决思路,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和管理作出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对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经营了提供有益的借鉴。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首先,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作为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合作方式的观点。 其次,深入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定义和特征,研究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模式,提出了虚拟物流整合商的概念来探索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 第叁,设计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信息平台,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运作和虚拟市场的模型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同时还提出了虚拟物流部门提供商的概念用来指导物流网站的发展。 第四,在物流企业联盟的伙伴选择方面,提出了运用AHP的改进型的DEA分析方法,并结合全局角度考虑的(0-1)整数规划的方法,较全面的反映了物流伙伴选择的相关问题。 第五,在讨论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成员关系管理的时候,提出了监督、激励和信任叁者并重的管理模式。对于物流作业和物流信息协调行为分别给出了解决的模型与方法,即考虑到伙伴企业物流作业行为的可约定性,采用动态合同的检查监督机制,运用合同指标来约束伙伴企业的物流作业行为;对于伙伴企业信息协调共享行为的问题,论文设立了参与利润分配方案的叮M模型,通过对分配系数的引入以及引入相关业绩比较法和评价乘数对分配系数的完善和调整,提高了激励的准确度,有效保证了分配的准确,成功降低了代理成本;除了采用合同管理外,还分析了信任关系在成员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王宏伟[9]2008年在《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及其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物流实践的发展,其显着的特征就是物流服务从个体物流阶段发展到了合作物流阶段。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物流企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各有长短,总体水平不高。为了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物流企业通常在一定时期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成虚拟物流联盟,在更大的程度上共享物流资源,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更好的效果。虚拟物流联盟本身面临高失败率和稳定性较差的特点,但通过对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在实际中很好的控制稳定性并使联盟获得成功。本文研究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及其提升策略相关问题,以期对我国虚拟物流联盟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论文共分叁大内容:第一部分是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的理论分析;第二部分是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叁部分是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的提升策略研究。首先,论文从我国物流产业的竞争环境分析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然后用相关理论作为支撑,在介绍虚拟物流联盟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物流联盟形成的内外动因,定性分析影响虚拟物流联盟体稳定性的四个要素,即资源依赖、成员关系、信息技术及持续合作承诺对于联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论文根据所提影响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的四个要素和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本文研究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的概念模型,根据模型提出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的七个假设,实证部分调查问卷的设计、实地调研和数据获取严格按照假设进行,选择结构方程模型的PLS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本文所提假设。最后,论文依据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改善和提高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的建议和措施,有效的保证了虚拟物流联盟的稳定。

吕桂新[10]2016年在《集成场视角下动态物流联盟合作关系的演化博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流业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中小物流企业在总体上仍处于粗放经营层面。动态物流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组织模式,是中小物流企业生存与组织化发展的一种优先选择。合作与竞争关系贯穿于整个联盟过程,影响着以联盟组织的稳定性,因此,对动态物流联盟内博弈关系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必要。本文从集成场视角出发,以物流集成体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在物流链形式的联盟内合作关系及影响因素,并对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动态物流联盟基础研究、合作关系研究、演化博弈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总结归纳当前对动态物流联盟合作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做出客观的评价。其次,本文从集成场视角和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了合作关系发展的演变过程:形成、发展、稳定到跃迁,并从集成场视角提出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动态物流联盟集成运作模式,在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得出集成物流商与功能物流商、功能物流商与资源物流商之间的博弈关系。再者,本文针对博弈关系建立相应的演化博弈模型,在集成物流商与功能物流商的演化博弈模型中,得出:功能物流商依赖于集成物流商的监督管理,在监督概率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功能物流商积极合作,并分析了影响稳定性的关键要素:惩罚成本、补贴、收益差等,得出对功能物流商的监督过程中应注重管理控制和激励等。在功能物流商与资源物流商的演化博弈模型中,得出:成员企业之间协同运作达到的稳定策略与初始概率有关,当初始条件为双方都选择合作时,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可能为合作,也可能为不合作,当双方合作概率都大于鞍点值时,最终才会趋于稳定;当初始条件为一方或者两方选择搭便车,最终的稳定策略为搭便车,并分析了模型中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管理建议提供参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模拟和案例分析对动态物流联盟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验证,验证动态演化过程的合理性。针对模型中稳定策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从集成物流商促进成员企业积极合作、成员企业自身两个角度提出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方法研究[D]. 刘淑婷. 重庆工商大学. 2014

[2]. 木材企业虚拟物流联盟构建研究[D]. 黄成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3]. 快递企业共同配送合作联盟的构建及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D]. 姚安琪. 浙江理工大学. 2015

[4]. 我国虚拟物流企业的构建和管理研究[D]. 王树立. 天津财经大学. 2006

[5].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及运营管理[D]. 包耀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07

[6]. 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雄. 中南大学. 2008

[7]. 基于价值创造的虚拟物流联盟协同运作研究[D]. 赵韦. 武汉理工大学. 2013

[8].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构建与管理[D]. 戴勇. 上海海运学院. 2002

[9]. 虚拟物流联盟稳定性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 王宏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08

[10]. 集成场视角下动态物流联盟合作关系的演化博弈研究[D]. 吕桂新. 长安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构建与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