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三玖

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三玖

李三玖

(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650000)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行为 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是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通过积极的自我管理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的遵从健康行为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和关键所在。2007年,美国糖尿病教育者协会(AADE)确定了7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行为标准,主要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自我监测、遵医嘱用药、问题的解决、健康应对及减少危险因素。

1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是糖尿病控制的基础,目前国际上推荐的糖尿病健康饮食为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同时还要注意蔬菜、水果、谷物、豆类蛋白等的摄取,以及高纤维素和水的摄入。同时糖尿病患者应做到:1能估算碳水化合物的量;2在同一类食物中,能够按热量进行食物替换;3和专业医护人员或健康教育者共同制订用餐计划,合理分配三餐的热量和营养成分;4在假日、生日或外出时,能遵守糖尿病的饮食原则;5外出就餐时能仔细阅读食物成分表,进行热量换算;6按时用餐,尽量避免推迟用餐时间。

2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能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并能减轻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规律运动为每日至少3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有氧运动是被推荐的最佳运动方式,它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炎症、抗氧化应激、提高胰岛素铭感度等方面有显著作用。运动的最佳时间推荐在餐后90min进行。运动时应注意安全,包括注意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饮食及运动量,注意足部保护,运动时携带药物卡片,防止意外。

3自我监测

监测的重要作用是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及用药方案。坚持自我监测的患者在糖尿病各种代谢指标的控制方面优于不监测的患者。长期自我监测更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动态血糖监测是近年来糖尿病领域重大的突破之一,24h持续血糖监测可以为我们提供完整的血糖信息,从而有效指导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为糖尿病教育提供依据。我们应大力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教育,充分发挥自我监测对糖尿病控制的作用。

4遵医嘱用药

遵医嘱用药不仅仅要求患者按照医嘱规定的药物、剂量、频率和用药方法使用药物,还包括明确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处理方法;能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及饮食与活动;能预防、识别和处理与药物相关的低血糖反应等,并要求患者记录是否有漏服药物、忘记注射胰岛素的情况,并尽量避免。偶尔忘记注射胰岛素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着必然联系。国内调查显示,有过不准时使用胰岛素情况的患者占66.15%;50%的患者不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70%以上的患者不了解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杨丽等[1]的调查显示,国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中,在注射前从来不洗手的占37%、每次洗手的仅占30%。80%以上的患者对消毒液消毒棉签的使用时间均没有限制,直至用完为止。药物的疗效和引发的不良反应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其次,用药的方便性、药物价格也会对患者的依从性产生影响,因此让患者参与共同制订适合自身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有效地强化患者的遵医嘱用药行为。

5问题的解决

5.1低血糖管理

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未按时用餐、服用降糖药过多、用药后未及时进食、运动量增加和空腹大量饮酒。为了尽可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包括:1熟悉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2尽量避免空腹和大运动量的运动;3合理选择药物,加强血糖监测,切勿随意增减或更改药物;有肝、肾功能损害者提倡使用速效胰岛素,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4合理控制饮食,血糖最低值多发生在凌晨0:00-4:00,为了避免清晨低血糖昏迷,患者可在夜间加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可以在随身衣物的口袋里放置几块糖块,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5.2高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应维持在3.9mmol/L-7.2mmol/L,餐后血糖<10mmol/L,避免高血糖从长期来看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引起高血糖的主要原因有:体重增加;没有规律合理的运动。另外,生病期间血糖也会偏高。我国血糖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有:未能坚持合理饮食、用药依从性差、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治疗过程难以坚持、过度疲劳、合并感染等。

6健康应对

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其抑郁症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焦虑的发生率也高于普通人群。糖尿病患者焦虑与抑郁并存,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和加重,导致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应对技巧的提高直接或间接减轻心理压力对血糖的影响。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时,应积极寻找支持系统。家人和朋友是糖尿病患者最易找到的支持系统,其次,患者可以寻求专业的医疗保健者提供专业的帮助,或者利用社会资源。

7减少危险因素

7.1定期随访

定期随访可使患者和医务人员一起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及用药计划。在疾病诊断初期应2-4周随访一次,之后若病情稳定并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可以每3-6个月随访一次。让患者与专业人员保持长期的联系是预防不良行为复发的重要措施。我国是以患者自助就医的模式为主,在没有提醒和督促的情况下,患者很难坚持长期的随访。目前国内也有较多的报道[2-3]表明,家庭随访或社区随访在糖尿病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家庭或社区随访能促进患者健康饮食、合理运动、遵医嘱用药等自我管理能力。

7.2足部护理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国内报道糖尿病是非外伤性截肢的首位原因,它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害程度缺乏认识及足部自我防护能力低下。有效的足部护理和预防教育能够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率,减少截肢,降低医疗费用。我国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现状堪忧,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患者重视程度不够,这与糖尿病足发病缓慢,使患者短期内未看到其严重后果而产生侥幸心理有关;足部护理的长期性,使患者难以持之以恒;另外健康教育不到位,也会导致患者相关知识缺乏。

7.3戒烟

吸烟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而且吸烟还可促进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肺功能损害及足部溃疡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戒烟,以减少其危险因素。成功的戒烟首先要约定戒烟的期限;其次要营造无烟的环境,必要时寻求家人或医生的帮助。

7.4其他

孟朝琳等[4]的研究表明,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许多,比如:病程、年龄、性别、是否在职、有无配偶、学历、医疗费用报销形式、胰岛素治疗等。这提示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和生活中,对于女性、自费、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更加重视。对于有问题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医院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定期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讲座,加大对于使用胰岛素患者心理健康教育。胡贝贝等[5]对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的调查发现,自我效能、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提示我们应该关注这些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重视以授权为理论基础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丽,孙倩月,顾思愉,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自我使用现况与缺陷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920-921.

[2] 严宝萍.社区随访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6):89-90.

[3] 葛承辉,朱月伟,潘雪凤,等.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26-2828.

[4] 孟朝琳,李明子,纪立农.北京市1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505-507.

[5] 胡贝贝,楼青青,田园,等.住院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5-228.

论文作者:李三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三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