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直接决定着整个电网的运行,在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还要进行定期设备维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能够有效地增强维修保护意识,进而能够有效的保证自身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引言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民生活用电和工业生产用电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所以电力系统中开始大规模应用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器领域的逐步应用,当前电气设备机组的功能越来越完善,结构也愈来愈复杂,所以对电气设备机组运行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已经慢慢成了电力系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1.1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变电站应根据电网的具体运营情况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明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目标和各岗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并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保障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变电安全运行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促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细化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生产指标分解到员工,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做到有章可循、违者必究,提高员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1.2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引发不同形式的安全事故。如,受强降雪、地震、火灾等灾害的影响,容易引发电杆倒塌、电网崩断等事故,对变电站安全运行构成巨大威胁。所以,电力企业应认真分析影响变电运行安全的各种外来因素,针对特殊情况制定应急处理预案,从而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条不紊地指导变电站恢复工作。如,在电网发生断裂时要及时对现场进行封锁,设置警示牌,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1.3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
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电力企业应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安全意识讲座、职业技能培训、安全事故简报学习等活动,让从业人员了解常犯、易犯的操作错误,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水平。同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引导从业人员正确对待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主动消除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隐患,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电力系统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运行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可以分为计划性维护与状态性维护。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的为计划性维护。计划性维护工作又可以分为定位维护与突发性故障维护。每一种工作都应该有其相对应的制度和规定,在规定和制度中因该明确时间、周期、检修时设备的状态等。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实际的工作中多数电力系统没有指定完善的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甚至有一些电力企业根本就未制定相应的制度,导致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无章可循。
2.2检修模式不够科学
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的检修模式是以计划检修模式为主,而这种检修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是检修频率较低、检修模式较为落后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今,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受重视,很多电力企业往往都会对使用时间较短且性能较为良好的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而这不仅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提高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此外,这种缺少针对性的检修模式,不仅会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会降低电力企业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
2.3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完善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对变电运行进行安全管理,以及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从而降低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还不够健全,以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更好地提高,而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二是安全管理目标不够明确;三是安全管理职责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四是安全管理内容不够全面。
3.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方法
3.1重视变电站的值班和交接班管理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变电站的管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变电站的值班和交接班。在变电站值班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值班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该制度,将变电站值班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在变电站值班过程中,值班人员需要对变电站运行中的所有操作行为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操作联系电话进行录音,以便避免在变电站运行出现问题的时候,值班人员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此外,值班人员应对值班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故障进行记录,并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这些故障进行处理,以便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交接班管理也是变电站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交接班是变电站管理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因为在交接班的时候,对变电站运行的实时管理会存在一个“空白期”,即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值班人员去实时的监控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而这也代表着如果这段时间内变电站运行出现故障,也不会有人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电力企业应重视对交接班的管理,交班人员与接班人员应当场对相关事宜进行交接,在确认无误后,双方在进行签字确认。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能够避免交接班所存在“空白期”的出现,也能够使变电运行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得到有效地降低。
3.2特殊情况下的设备维护管理
电力企业应认真分析和掌握设备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消除季节性变化或特殊情况下的设备安全运行隐患。主要包括:雨季时配备电气设备驱潮器,冬季时配备加热器,并做好驱潮器和加热器的巡视、管理工作;在寒冷季节做好充油设备的油面检查工作,避免出现套管冻裂现象;在高温季节检查充油设备的油位、油温是否超出限值,通风冷却装置运行是否正常;如遇雷击情况,要检查避雷器的工作情况,查看瓷套是否损坏;如遇连续阴雨天气,要认真检查二次回路的绝缘情况,查看端子箱、机构箱是否存在渗漏水现象,并且做好相应的防潮、防水措施,避免主变排油坑积水;在大风天气条件下,检查导线摇摆及接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以及对设备的维护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假如不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对变电运行过程进行管理,也不对电力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则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很容易发生安全故障,甚至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电力企业应当重视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等工作,以便提高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殷常敏,段振茂.基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
[2]王纯理.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5,(12).
论文作者:朱圣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交接班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从业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